赛博朋克是一个高谈理性的世界,自由的世界,它和资本主义世界的根是相同的,每个人以自由的个体形式进入市场,使得个人自由得以实现
“自由”多高贵的词语,但是代价呢?人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完全自由的权利,却没有保障自己安全的能力。想要走得远,一切只能依靠自己的理性。
理性是一切的出发点,人们把他视为真理的所在,每个主体的运用发挥,在这个世界上获得自己的“价值”
像是笛卡尔的著名命题“我思故我在”, 我们认识到的事物和真实的事物同一吗,这是很难去辨别的,所以笛卡尔干脆怀疑一切,一切都是可以怀疑的,只有‘’我思”除外,我思作为前提不能被否定,所以从我思出发,重现确立外界的真实,于是我存在的“价值”等同于我的理性认知,即我作为主体运用理性的价值。
赛博很干脆的沿袭了这一点,这种理性价值具现化在现实中以抽象资本即货币的形式呈现,人的生命被数字量化,可以看到第一集,大卫和他的母亲出车祸后,救援小组明明到现场了,却只服务VIP用户,都不愿出手帮助,因为在理性的判断中效率至上 价值至上,人的生命被物化放在价值天平上衡量。
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分明追求主体性的世界最后人反而被物化而失去他的主体性。赛博世界里,所谓的主体性其实就是“认识主体”,价值主体被看做认识主体的分支,这样的混淆遮蔽的价值主体的意义,鲜活的生命经验被抽象的货币代替,人的生命价值就受到压迫;另一方面当强调主体的同时,把思维自然的放在第一位,这也导致人可以以自己的方式解释客体,把整个世界和他人当做自己的工具和手段,于是人与人的关系,与社会乃至自然的关系,便呈现出功利的异化状态。
朋克就是对这个世界的反抗和叛逆。
边缘行者的美在于它演绎出了这个内核,观众一步步看着大卫在追逐它的价值,爱情 ,友情,事业,兄弟,这他好似获得了这些价值,但个人终究被淹没在赛博无情的世界里;大卫一步一步的改造自己,为什么不停下?因为一旦停下,他就会被他叛逆出的世界吞没,但每改造一步又何尝不是在向地狱踩下油门,也同时意味着他踩在他人的人性上,掠夺他人的生命,这是他的叛逆中无法出离的局限性,这些矛盾是故事的悲剧,他反抗着命运,但无论行否都已经注定。
随着改造的进行,他的人生、他的人性、他原生的肉体都所剩无几
“义体侵蚀了我的身体,鲜血沾满了我的双手,罪孽与黑暗缠绕了我的灵魂
我整个人已经什么都不剩了,我就只剩下爱了,于是只能把大卫马丁内斯的所有压缩成子弹发射出去,祈祷它能击穿这个无比腐朽溃烂地狱世界的那层黑幕。”
于是剧情与情感的高潮同时带来爽快的刺激,即使奔向地狱,我也无惧,甚是快哉。人性的价值在他即将毁灭的那一刻闪耀。
最后终于到了月球,在第二集和第四集两次给予观众浪漫和美好的月亮,世外桃源一般,在最后一集终于漏出爪牙,现实的引力太沉重了,月球与地上又有什么区别呢?高昂的情绪在此刻落地,徒留一地空虚,唯有意难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