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诚维护了以往那些说烂了的画面上的优点,在此之上在维护自己风格的同时迈出了很大一步。
以往的新海诚其实不是很会把控叙事节奏,从言叶之庭开始只是“把一件事讲完了”就浅尝辄止(言叶之庭好就好在新海诚知道自己讲不好故事,但是在君名和天气之子里这种让步反而减少了),对于很多观众来说缺乏说服力;一方面新海诚的剧情本身拘泥于青少年男女的恋爱情感,这种做法限制了诚哥讲故事的路数。
但是本作里做出了十分明晰的起承转合结构,整个故事的节奏是很“缓急缓急”的,观众看了有余裕(当然我对于这个故事的节奏依然是有微词的)。
再来这个作品里其实恰恰是把男女关系这一点弱化了,强化了角色的“自言自语”,我个人觉得这一点对角色的塑造来说强化了很多的说服力(就是说通过这种做法新海诚想强调的恰恰是“角色就算不是恋爱脑其实也会做出剧中的行为”),作为证据,这其实也呼应了新海诚在剧中通过“猫”表现的对自然的印象——讲的恰恰不是“我爱(欲)你//你爱(欲)我”的悲剧/喜剧(甚至是否定了曾经的这种结构),而是“我爱,(故)我爱「」”的结构,在此之上我要强调:这种“唯我论”的互动性恰恰让新海诚的角色具备了更加强烈的多元性与深度,赋予了真正的“交互性”,因为角色恰恰是在这种冲突中获得了选择与责任——也就是角色的自由,对于角色的台词的解读的自由(换句话说,我觉得先入为主认为角色之间一定是恋爱感情,一定是基于恋爱才说出那些台词,这样子的做法是过于独断的并且恰恰失去了作品的内涵)。
——称职的动画宅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