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起意的一次旅行,礼拜五晚上才买票。过去三周都很想出门,但是买了票那一刻突然就不想动了。
25日中午降落新郑,城铁去郑州站。传说中的郑州火车站看起来比西客站还整洁一点,完全看不出想象中的乱。出门拐两个弯到二七广场,辐射形的一个商业区,中央是地标建筑二七塔。进去参观一圈,记载了中国工人运动的一个丰碑。在那之后革命就逐渐转向农民运动了,所以当时那些先烈和仇敌现在看来也都变了味儿。印象比较深的是一张民国郑州火车站的老照片。放在低矮的民房间更能看出钢铁、蒸汽的强大与震撼。另外就是,当时的吴佩孚也是关公再世,当时的群众看这些工人,会不会就像现在的我们看香港人或者公知呢?
从二七塔往北走了几步,在一个连菜单都没有的小铺子里吃了碗烩面,居然会是我在河南吃过最好吃的本地食品。然后河南博物院。主馆维修中,配楼里开放临时展。其实展品也已经很硬了,不少夏商周精品。但是到唐代之后展品倏地减少了很多,朱温确实影响太大。
出来之后不知道去哪儿。走了一大圈,在郑州国贸里转了半天。当时想,好看的城市还是不太多。以后不要为了出来而出来了。
然后地铁回二七附近住下。
26日一早到郑州站发现去洛阳的车票售完,只好转到郑州东站。新的高铁站比起来就娘炮得多了。不小心买到一班北京去西安的过路车,车长大姐姐的北京话颇亲切。十二点左右到洛阳,打车去龙门石窟买了门票,一摸兜只有两位数的钱了…然而龙门石窟是真的很好看。电瓶车过河的时候觉得,名气这么大的石窟群也只有这一小片。进去走过感受到这一个个的洞窟是需要何等的人力物力以及工程学知识。一进景区的时候看到一块陈抟老祖的碑,再往前走还有几个洞窟里有道教痕迹。中国人才真的是个大熔炉。
在景区勾搭俄罗斯妹子一个。大部分的碑文都看不大清,这是唯一的失望。
出门公交车去白马寺。是个很清静的僧院,佛像金碧辉煌居多,和石窟里的斑驳对比鲜明。有大和尚在做法事,禅声阵阵。旁边的泰国和印度僧院没有山寨的感觉,但一是和汉传的放在一起对比很不伦不类,二是看不到谁在修炼,只见到一个仿佛是泰国的僧侣。旁边有齐云塔,很庄严。狄仁杰不知道为什么葬在这里——我一直很好奇此人是不是过誉了。
六点不到的时候出来公交车去十字街。一进去的时候吓了一跳,这种一整条街的大排档我似乎只是09年在青岛见过一回。而且明显没这么拥挤热闹。坐下吃了不少河南特色。燕菜在期待之下,挑战浆水面完全失败,开封灌汤包勉强对得起价钱,各种水席基本都是水准之下。不过本来也就是来开开眼界的,不必认真。
八点打车回洛阳龙门站。看售票处晚上去郑州的车票已经卖完,暗自庆幸早上买好了票,没有重蹈上次南京的覆辙。

===========================================

30日在香港补上两张照片,从洛阳回郑州的生无可恋脸。
三天行程其实很松,大量时间都在无意义的漫走。似乎中国虽大,值得全天浸泡在里面的城市也只有长三角和珠三角的那些古旧名城。想了想下一次也不知道该去那里,但是心里有些事情更加清楚。脱离日常的环境之后重新审视才更看得清自己的真正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