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姓起源
包的字形从“庖”字。庖在古汉语中是烹调的意思。包与庖在用法上是通用的。传说中的庖羲也称为包羲。包羲的后代就形成了包姓。包姓的另一起源来自于春秋时楚国贵族申包胥,申包胥的后代取中间一包字作为姓氏。他们的发祥地应该在当年的申邑,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南阳一带。
另据《后汉书》记载,丹阳鲍氏在西汉末年为避王莽之乱改姓包氏。
中国历史上,包氏人才辈出,备享盛誉。有东汉的大鸿胪包咸,唐代的诗人包融、包何、包佶,宋代的理学家包恢被誉为“包青天”的清官包拯,清代的书法家包世臣等。
包姓郡望堂号
丹阳郡:秦时置鄣郡,汉时更名为丹阳郡,治所在宛陵(今安徽宣城)。上党郡:战国时韩置上党郡,治所在壶关(今山西长治市东南),西汉时移治长子(今山西长子县)。
包姓的郡望主要有丹阳郡和上党郡。
包姓的堂号有“刚毅”和“孝肃”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下载族谱网APP,找到“圈子”加入姓氏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