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睡的明月 说: 我刚看到“欺骗世界”的时候我就想到了JO3里“波因哥”百分百发生的预知未来“被破解”的能力
虽然根本上不是一种东西,但是我感觉原理还蛮像的
可是波因哥那个是有漫画替身这个前提的,石头门里并没有说过是世界规定了必须有一个胸针满身血躺在那“这个画面”。
我认为比起胸针躺在那,我接触的更多是因果律类时间穿越作品(比如哆啦A梦),也就是“胸针死亡”明显比“胸针满身血躺在那”优先级高多了。
类似于mygo吧,mygo是把一切爆点的正当性全部集中在了祥子伏笔回收上,mygo之所以能从8.5俯冲8分就是因为续作的祥子没写好。
而石头门呢?全部爆点都集中在了胸针死亡这个伏笔上的解决,只不过相比mujicaEP7的灾难live石头门好歹一直保持了高水准的演出因此盖过了逻辑漏洞
石头门应该在前期一开始就埋下伏笔,以及中期还要反复提起好几次的伏笔,也就是作品中的“世界线收束”是依赖于“画面收束”而非“事实收束”
但结果是全部事件都是以“事实收束”为伏笔,最后突兀的来了个“画面收束”
jo3的波因哥则是从一开始的一开始就暗示了“画面收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