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第二部和结局…… | ryuju | 1 replies | 2016-5-4 |
  | 更多讨论 » |
说实话在二次元的世界里我并不雷“父嫁“这个概念,但惟独这个故事里不希望是这样的结局。一方面作者缺少这方面的气氛描写和铺垫,大吉始终是一个父亲的形象,很难想象大吉和凛进一步发展时怎么过得了自己心里这一关。另一点就是大吉和光辉妈妈不能走到一起实在是太令人遗憾了。他们本可以构成像《义妹生活》里那样幸福的一家,现在却走上了注定充满遗憾和扭曲的道路。
高中篇之前的育儿篇观感很好,作者没有选择放大社会对这个特殊家庭的恶意,而是侧重于大吉本人的感悟和经历。大吉对凛笨拙却无微不止的照顾很触动人心,与光辉母子的相互鼓励与帮助也给故事带来了更多温情。后半的高中篇观感不佳的原因可能是前半段的父女感情过于写实,导致父嫁结局似乎粉碎了真实的部分,显得刻意和荒谬
前半8,后半5。第6卷开始的高中篇和前5卷的育儿篇几乎是两部漫画。在育儿篇中,不仅是主角看着难懂的年幼生命在自己呵护下安稳成长所体会到的感动,育儿与工作的平衡问题,陌生繁琐的入学流程,甚至是单身母亲的职场压力、全职主妇的家庭压力,那些没做好心理准备就生下孩子又不愿担起责任的父母,这些相当写实的困境都被纳入其中,内容出乎意料丰富。然而进入高中篇后一路下坡,用排除法回答主观题,再抓住时机抛出都合主义的真相,将花费十年稳步建立不曾动摇的相处方式随意付之一炬,提出两年的缓冲期,却又狡猾地一笔带过。既然不能合理描写挑战世俗观念的感情线,还不如适时结束。
結局好雷,當時在沒有預警和劇透的情況下看了漫畫,直到現在也難以接受。前面一大半都在養女兒,結局有種被作者一直以來描寫的"父女情"欺騙了的感覺,還談及要生小孩我真的很無語,前面有多喜歡 結局就有多討厭。如果是已知有父嫁的前題下看的話應該能接受吧,但這就是我當時最真實的想法,寧可自己沒看過漫畫。
动画我有多喜欢,漫画我就有多失望。说实话接触这部作品我完全是冲着父嫁的tag来的。看完动画,五卷,六卷,直接给我一个大逼斗,哦,这是少女漫啊,原来发展成这样了啊……大半夜的看的我心梗啊,不夸张地说我甚至是全身颤抖着。什么啊,原来凛一直喜欢光辉啊!看到凛和光辉接吻我嘴角一直抽搐着,后面放弃光辉喜欢上大吉时我已经对这部漫画不感兴趣了,所有人物的结局我都不在乎了。说回漫画本身,后面直接走向少女漫的发展:女主喜欢男主,男二喜欢女主,男主最后也会喜欢女主。不过一般少女漫舔女主的只有男二,男主不会积极行动,这里的男主却“舔”了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