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爱家访?谁爱时刻表?所谓的全书百分之八十推理就是靠这两灌的。直到第四章的反转之前推理部分也没什么亮点,只有两个人被烟灰缸砸死甚至没有密室这种朴实无华的谜面。对于一个双胞胎身份、烟灰缸、水壶、行凶时间线索的一个翻来覆去的利用以达到多重反转,或许在上帝视角看很厉害?可读者看来就是弯弯绕绕,一共就几个线索,一个线索发生变动就有哔哔一大堆。逻辑流我认为是需要美感的,或像Y的悲剧药瘾侦探那样惊人的切入点,或像体育馆杀人死刑犯之谜那样简明的划线,而本作这方面显然不行/6.0
对国推的期待值+0.1。读了很久也读的很累,少有的我认为需要在推理上做减法的作品,纯逻辑演绎的密度极高(体感近半本以上),至中后期几乎要被作者编织的逻辑迷宫绕晕了,翻个几页大脑就开始宕机,乐理知识的炫学反而起到缓和节奏、给读者以喘息时间的作用。穷举可能性并逐一排除,双胞胎诡计达到了相当高的复杂程度,不过还是缺少了些让人印象深刻的逻辑点位,例如凶手在行凶中确认时间的方法,其自然融入了故事情景与古典乐内容又往往位于读者的盲点。本土化做的比较好,没有国推惯常的日式文风,性别议题方面虽然有意去展现女性主义,男性视线依然很浓厚(某个关系反转倒是真惊到我了)如果作者日后愿意精简推理内容,把逻辑链条间的关系理的更清晰,在故事的趣味性上更近一步,我相信能够完成一部佳作。
逻辑流,但是逻辑链条很多地方不太能让人信服,如果现实中真的这样追凶,也太不靠谱了。不过受害者的厌女情结能写成解谜的一环还挺巧妙的,性别议题算是没有白写(真是国产特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