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人题材,配角写得偏工具人,故事也写成了似乎跟案情重现一样的东西,矛盾到达顶点后匆匆包个饺子,但末几卷重新回归到的女主线实在深得我心,母女海边对峙的两回看得心惊动魄。有些推情节的地方可能有点投机取巧,然而却能不时出现打动人心的意外时刻,并于此处发现作者的狠辣与匠心。总之是非常喜欢的故事。感叹人才是最完美的消费品,消费他们的情绪,消费他们的欲望,消费他们的身体,最后还可以消费他们的故事。资本主义在完成对人的奴役后,终于摧毁掉了一切真实和浪漫。(要是有百合线就好了,残念(真的可以有吧))
熬夜看完的漫画。为虚荣,为金钱,和为爱,以日本此类亚文化背景,创造出了一幕幕细致入微的群像剧,每位主角的动机、心理历程都得到了足够的描写。像我这样想要了解日本此类文化的读者来说也不会感觉到很虚构,十分贴近现实,满足满足。漫画中的人物可能互不相识,但作者却用一种巧妙的方式将她们联系在了一起,就像一个微缩社会一样,不可思议而又理所当然
在疫情下人与他人越发疏离,每个个体都越发孤独的时代洪流中,匮乏贯穿了整部作品,所有不完美的人构筑起一部百味人生的沉痛物语。读下来如同在看另一种诠释的《东京贫困女子》,所描述的女角色又几乎都是风尘女子,其对每个角色的挖掘与塑造可以说是毫不留情面,对她们“另一面”的描绘总是尖锐地刺伤每一个读者,每每阅读,都会让内心变得无比沉重。我究竟为什么会着迷于身上有不可修复的“疤痕”的人呢?或许答案就和本作给出的解答一样,正如她脸上无法磨灭的烧伤一般,内心无法被填补的空洞使她变成了不完美的存在。我爱着这样的不完美,以时刻填补着我残破的内心。书中似乎每一个人都是那么的“普通”,似乎真实存在到可能会和我擦肩而过。但她们却又似乎拼尽一生,追寻着名为“普通”的事物,在这样由他人的期待所造就的无间地狱中,努力地挣扎着活着,那样的姿态让我移不开双眼。
看完了,所有人的人生都还在继续,像一个永无止境的故事,喜欢这样的结局//在新店偶遇乙女七星后一个人回去的路上,优爱想起的是那天的四人约会......我真的好恨啊,凭什么春日获得的是普通人的生活,而不是和优爱一样下地狱
“那宝石之路的最深处,是名为年轻气盛的路,吸收了这里的毒害 如同迷路的孩子般前行,真好啊 变得特别了,真好啊 变得漂亮了,听着啊 与生俱来的不安定,不知道如何才能受人喜爱的我,年轻时蔚蓝而深不见底的池塘,其实只是浅浅的游乐沙坑,就这样被丢弃在公园里,生活在这不知方位的小镇,有些寒冷,全都是一场缥缈,足以让我的心摩擦耗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