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真给有些人看出兴复东亚、保卫东亚,播放东亚民族进行曲的感情了?这部电影的右翼复活色彩还不够明显吗?为什么《动荡的昭和史》是一部精彩的反战电影呢?整个电影的高潮就是神风队员对记者的话,以及最后东条对裕仁的那决死一战才有希望的话的时候,最后插入原子弹爆炸的图像,充分说明了昭和史这部电影是彻彻底底的在反思“战争为日本、为日本人民带来了什么”;而你永远的零可好,男主角寻访老头的故事,最后都把男主角感动了,全篇都在告诉你“八嘎呀路我们只是没打赢罢了”,而那个零式战机里英勇的祖父敬礼这个画面你给我说这不是幻想再次大东亚战争我改叫近卫门/一郎/右卫门。
他飘散的生命,由他拯救过的人,一片一片拾起,拼凑出“永远”。要不要为国牺牲?之于受害者,这个问题是“牺牲是为了换来什么样的国”,答案明确且唯一,那不再需要拼上性命的明天;之于侵略者,这个问题是“什么样的国才值得为之牺牲”,答案难言却无他,根本没有这样的国;之于神风,若自己保护的人是为了让他们更壮烈地送死,则问题本身都不复存在。曾听闻日本青年“呼吁国民为国捐躯的国家,让它先去死”,又回想起从小到大思政课上学过的东西,或许我们双方至今都没有真正地从自己的过去中走出来过。褪去了敌对身份的我们,一方在荧幕上,一方在现实中,一个头埋进土里缅怀于昔日的荣光,一个被蒙住双眼沉溺于当下的盛况,即使从未倾听过彼此的独白,却都被迫思考着曾经属于对方的问题。如果有一天,当我们能够光明正大地言说对方的难处,那段并不遥远的过去,这场不必别扭的如今,可能才会是我更喜欢的模样吧。
优秀的双线叙事,一边是战后存活的老兵对小队长的回忆复现,一边是小队长后代对自己祖先的追忆,以一幅沉重的滤镜表现了新兴工业国面对成熟老牌工业大国的无助感,零式一次又一次的出击,取得了早期的一些战术胜利,但对手的飞机,舰船,火力却变得越来越强,队友一个又一个的毙命,兵员的素质飞速下降,从珍珠港的那一天开始,小队长夕阳下的不安神色就暗示着帝国的命运。最后片头,现代日本街头上盘旋的队长幻影,让敌人炮方惊呼的零式,与结尾的零式补上呼应了,告诉观众那架突破防空网的零式就是小队长,电影的最后小队长贴海飞行、拉近、爬升、最后俯冲航母,面带笑容,电影就这样结束了,这笑容,还有网络讨论已久的反战与反战败话题让我有点难以琢磨,以后有机会再观摩吧,总的来说,这真的是意味无穷的电影。
★7.0 / 【剧透注意】主角珍视生命珍视亲情,主动远离没有意义的战争,但后期又被他人因自己而牺牲的负罪感击垮,因此选择放弃自己的生命,把亲人托付给他人。军国主义的疯狂时代下,富有人性的主角最终还是死去,也蛮有传奇色彩的。通过描写宏大时代下,一个渺小的零战飞行员之命运,来体现与反思战争、人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