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象学精神病理学,跨文化精神病理学,以及反精神医学而不是从去人文本中展现的哲逼风格的视角来看待去人这部作品中的角色(即不进行哲学性分析) | nnnnn6 | 0 replies | 2025-3-17 |
可能是第一章对中原中也诗的引用或者戏仿? | 虚无主义ele | 2 replies | 2022-11-19 |
感觉第一章有点像黄昏症候群里音乐教师和学生的故事 | 冉阿让 | 0 replies | 2022-6-16 |
对个人而言仙草 | 入须冬实 | 0 replies | 2018-10-26 |
  | 更多讨论 » |
太棒了,狂气盛宴,最狂气的电波作,太喜欢了,西条大神真是太厉害了,我看不懂,也能看懂,手榴弹好评,我也想震惊读者,想从我视点离去,啊我曾经想到的一些东西能找到,能感觉到作者的精神状态,展开太惊艳了,我感受到的只有才华
一部姑且还算有故事性,身为一个罪人以及始衷终的少女读起来也能让人津津乐道,初见翠子和作者之间的meta交流就十分喜欢,角色与作者关系以及诸如自由意志、创作过程这些也给我带来了一些新的想法,另一条线“Are you recieving this”带给我的浪漫与“初次见面”的向lain致敬还是很有意思的。读完之后配合解析再看一遍能明白一些第一次忽略的细节。但第二部确实不是我的知识水平能玩的,精神病十种这章一下子登场的好几个人物再加上与后续剧情还有关联的原因,使我不得不在有解读的情况下再看一遍,了解每个角色的身份。虽然对那些术语和关系有了一定了解但在单独阅读的时候还是感到煎熬。最后围绕几个精神病人的群像心理剧,确实是不负实验文学作品的名号。打完有一种从深渊中解脱的感觉,我想也只有在同人作品中能欣赏到这类个性鲜明的作品了,分数纯粹感性。
2024.4 虚构之人用人类的精神结构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主体在构成我的客体夸耀其主体性的时候,才会成为客体并且为了争夺客体而浮现出来。”《去人たち》的故事本身无关紧要,对于普通的具备阅读能力的读者而言,他能感觉到那种精神性越轨的刺激性气质;对于具备哲学体验能力的读者而言,这部作品自身的纵深感是让人难以置信的,完全不是那些读者强行给高水平剧本家写的游戏剧本套上的文艺哲批评能拿来比较的,因为《去人たち》自身就是批评。精神病十种往后的部分是舍弃了角色塑造的,作者把整个文本都变成了一出读者作为歌队的戏剧。而这可以说是舍弃了galgame最根本维度上的东西:因为哲学观念的人格化不需要做到那种程度。取而代之的是它在脚本的写作的其他方面几乎是登峰造极,包括但不限于叙事节奏的把握恰到好处;叙事内容、哲学理念二者合并的传递的简明性和纵深感。
2025.3.2-3.15。我想看的可能正是这种精神病般的作品,拥有着破碎的叙事风格以及大量莫名其妙的专业用语的同时氛围感极佳,故事本身从第一部分到第二部分在保持趣味性的前提下越来越变态,后半部分基本不说人话。总之推荐程度极低(除非你的评分喜好跟我重合度极高)。7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