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利一则amuro对太阳王子及其动画史地位的分析 | 他说nil没法调用IsNil | 1 replies | 2020-2-29 |
  | 更多讨论 » |
在制作上基本无可挑剔,宫的画面设计和高的演出调度都很强劲,画面上可以说几乎看不出是60年代的作品,前期的战斗场景都特别厉害,不过中段的静止画表现也是宫高真实功力的极佳展现 / 不过在剧情设定、桥段安排和角色展现上就很不成熟了,正邪间苦恼的女主设计本来很有想法,但剧情展开和台词设计并没能让她得到应有的塑造,着实可惜
标记了一个历史节点的动画史名作。各种意义上都是跨时代的作品。本作的开头可称伟大,直接不由分说地以一场霍尔斯和狼群的战斗作为故事的开始,不仅作画十分优异,而且在结构上突破了以往作品上来先介绍世界观或主人公的定式。赫拉这一女主角形象也是开创性的,这样一个亦正亦邪的复杂两面性身份和相对完整的人物弧光塑造在当时也是十分少见的,对后来者影响深远。宫高等人为代表的东映动画人让动画向“映画”靠近而做的努力,以及高畑勋面对资金问题的坚持(话说原来高畑勋从初监督作就开始这么干了吗www),让本作的作画也达到了超越时代的程度,狼群战和怪鱼战的表现太精彩了,哪怕有因为客观原因做出的妥协,但和同时代的一部分有限动画相比,那已经是云泥之别了。不过本作的意味不明的剧作实在是硬伤,和女主角相比,男主角形象的过于扁平化也是问题。我一直觉得对我来说看这类作品更接近于是在“圣地巡礼”
“要团结!团结就不怕任何可怕的事情了”。高畑勋的监督处女作,少年霍尔斯战银狼、灭巨鱼、联合众人打倒冰魔的王道故事,诞生于共运暂缓、越战动荡的60年代,东映第十部长篇动画电影作品,25岁的宫崎骏,30岁的高畑勋,耗时三年的拉锯战,日本动画摆脱传统风格、开创未来形式的“晨曦”。不少关键场面由于成本、工期缘故只能以静态画面呈现。开场的宫老画的“霍尔斯手持飞斧独斗狼群”挑战了当时动画制作的诸多极限,多点运动的动作设计、追摄手法被后来无数动画效仿。大塚的“帧率变换”技法直接影响到后面的一拍二技法的演进,也是让日式动画开始区别于全动画的真正开始。“谜之森林”的演出、“2.35:1”的画幅比非常前卫,赫莉复杂的人设影响了无数日本动画。与剧中大圆满的结局不同,本片商业成绩惨淡,但这份失败又在客观上促进了吉卜力动画的诞生,意义深远。
久仰大名,突出的部分也确实没有失望,很难想象是1968年的画面,年轻的吉卜力三剑侠真是不得了 但中间大段ppt演出落差严重,使得观感异常割裂 尊重其开创性,但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其对人性的探讨还是略微流于表面了,可能跟篇幅也有关系,虽然并不是想否定高畑勲对日常的执着,种种细节确实很到位,但在本作中还是感到详略失当,特别到最后10分钟才走过场似的草草了事打完boss 没有坚实的剧本,不管再怎么喊回到人民中去也只会觉得空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