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Bangumi 番组计划
登录注册

零崎玖识 »日志
【羽海野千花✕西尾维新】特别对谈——〈物语〉系列与『3月的狮子』之间出人意料的关联


2025-4-20 18:47 /

特别对谈
羽海野千花 ✕ 西尾维新
女主角们都是真实存在的——
〈物语〉系列与『3月的狮子』之间出人意料的关联


收录于『アニメ〈物語〉シリーズヒロイン本「其ノ肆 千石撫子」』2014年1月31日发售


试阅如下:


〈物语〉系列的战斗武器是「对话」

西尾:前几天『囮物语』的抚子End Card真是多亏您绘制了。实在太精彩了。

羽海野:谢谢您。这次对谈要刊登的刊物,就是抚子主题的那本吧?

西尾:是的,所以今天想请您聊聊〈物语〉系列,特别是关于抚子的话题。

羽海野:我最初接触〈物语〉系列是看了动画『化物语』开播,之后立刻补读了原作小说。带着动画影像的印象去阅读尚未动画化的部分,整个人完全被吸引进去了。关于抚子(作为女主角)的『囮物语』......尤其印象深刻的是她和月火的对话。当抚子说「如果我不够可爱的话就不会和我做朋友了吗」,月火立刻反问「啥?你这话什么意思?」。我平时被人说些惊人发言时总是会沉默以对,导致对话就此终结。但读到这段时突然意识到,其实遇到震惊发言时应该当场反问才对。后面读到月火连珠炮般的台词「你根本没在听人说话吧?还是说对我的问题没法回答、不想回答?」「我要的可不是道歉。怎么?是我问法有问题?都怪我吗?还是说你心里有鬼才道歉?」「好。往肚子揍一拳吧」这些时,真的让我茅塞顿开——原来应该这么回应啊。

西尾:月火确实是个不能随便搭话的角色呢。现在她的糟糕性格在〈物语〉系列里堪称榜首(笑)。属于那种随便搭话就会遭到猛烈反驳的类型,我甚至觉得可以让她当主角单独写个故事了。她就是能替人说出那些难以启齿、难以落笔的尖锐台词的存在。

羽海野:读到「『如果不可爱就不会做朋友吗』这种假设性问题本身就自相矛盾毫无意义,倒不如说会问出这种问题的时候就已经完蛋了,所以我拒绝回答」这段时,真的深有同感。还有「即便如此非要我回答的话,只能说『不会做朋友』。(中略)让我说出这种话就是抚子赢了吗?」也让我感叹太厉害了......这些对话对我实际工作场合特别有参考价值。我经常被卷入类似对话时就选择沉默,总觉得要是戳中对方心思或痛点就完蛋了。但读完这段对话才明白,其实「沉默」才是关系的终结。有时候即使说着吵着也要继续对话才行。以前总觉得戳中痛点会让对方受重伤所以选择沉默,现在觉得或许应该再往前多走一步、再多说一句试试。


『囮物語』第4话End Card




不仅是台词,连内心的「自问自答」也融入作品

西尾:说到画外音,羽海野老师的作品里不是有种表现手法吗?把分格框线外侧涂黑,用横向文字写入与格内对话不同的独白。我特别喜欢那种表现。虽然不算多重音轨,但两种信息同时涌入的感觉读起来特别舒畅。

羽海野:和人交谈时,比如「悲伤」的理由可能有一百种,但被问「为什么伤心?」时往往只能说出一两个。我就是没法把思绪浓缩成一点。现实中如此,漫画里也总处理不好这种状态。
西尾:那种「两种情绪同时涌现的感觉」在小说里无法呈现,所以觉得特别厉害。不过实际说出口的台词与本人真实想法存在偏差的情况确实存在。虽然月火她们会直接点破,但日常交流中言语与心思也未必一致呢。

羽海野:是啊。漫画里像刚才的场景,单凭抚子一个表情就能画出「其实不是这么想的」。所以有月火在真是帮大忙了,她能替抚子说出真心话。

西尾:不过那个场景毕竟是用文字表现的,理解方式很依赖读者的解读。同样的文字描写,也有人觉得月火太过分、抚子太可怜。

羽海野:我当时觉得「月火干得漂亮」(笑)。

西尾:能有观众这么想就太好了。月火真是说了痛快话,不然她就只是个讨厌鬼了。

羽海野:但那个场景里我同时也会感到难堪。因为自己有时也会像抚子那样逃避,读的时候觉得两边都像自己。对了,这正是西尾老师作品的魅力吧。〈物语〉系列里明明有各式各样的女主角,却每个都让人产生共鸣,太厉害了。我个人特别在意羽川(翼)和抚子,最喜欢羽川,觉得「真想成为这样的人」。而抚子总让我莫名感到「难为情」……

西尾:(笑)「难为情」啊。

羽海野:所以才会对月火产生「快帮我说出来啦」的心情(笑)。

西尾:在〈物语〉系列里确实是月火这种直言不讳的人更强,但写对话时我基本不会预设辩论胜负。虽然整体故事框架会有大致规划,但角色开始争论后的走向全凭各自立场和辩论能力决定。

羽海野:那刚才场景里月火的「好。往肚子揍一拳吧」也不是事先想好的?

西尾:没有。是她自己突然说出来,我写着写着都觉得「这家伙好可怕……」(笑)。

羽海野:原来对话堆叠到那儿自然形成的啊。那句「往肚子揍一拳吧」真是绝妙台词(笑)。


虽然一向用「烦恼到无法呼吸」的方式来解决烦恼

羽海野:当漫画家后经常要带着年轻女孩们(当助手)帮忙画原稿,发现她们都在为未来焦虑呢。虽然想成为漫画家,但很多人都像抚子那样畏手畏脚的。

西尾:羽海野老师自己有过作为漫画家的职业迷茫期吗?

羽海野:我最烦恼的时期是「没有朋友」的时候,所以一直和自己对话。反复自问「如果别人找我商量这种事,我会怎么回答呢」。

西尾:自问自答得出答案了吗?

羽海野:嗯。严格来说不是「得出答案」,而是在自问自答过程中不得不继续烦恼。就是说当烦恼到「快要窒息」时,就不得不行动了。所以我总是对助手们说「尽管烦恼吧」。鼓励她们尽情烦恼。因为我觉得等她们烦恼到窒息时自然就会行动了。不过我自己也因此耽误了很久才成为漫画家。现在想想,要是当时能狠狠训诫那个烦恼中的自己,或许能更早鼓起勇气。

西尾:现在还会烦恼吗?

羽海野:每天都在烦恼。不过现在编辑就像心理咨询师。他说我从前思想特别消极,现在正转变为「消极中带着积极」。可能因为倾诉对象变积极了吧。以前消极的我向消极的自我咨询,思维总是往死胡同钻。编辑曾震惊地说「难道人必须烦恼到这种程度才能画稿子吗」,我就是这种体质呢。

西尾:这种烦恼反而成就了创作?

羽海野:至少作品里全是满脑子烦恼的角色呢(笑)。我从前比现在更像抚子,完全不敢和人说话。所以现在阅读会觉得「好难为情」。特别是抚子被批评「装受害者」这点。我也常像刚才说的那样中途停止争论,好几次被人说「立刻摆出受害者姿态」。被当面指出「你是想缩进壳里扮演受害者逃跑吧」时特别难受。虽然我觉得「总比吵架好吧」。

西尾:不惧冲突的人很强大啊。

羽海野:(笑)确实强大。我这辈子就遇见过两个。不过随着年岁增长,遇到抚子这样的年轻人机会变多了,现在反而在思考该怎么帮助她们。以前总是逃避争论,现在或许该像某个场景里说的「好。往肚子揍一拳吧」(笑)。

西尾:会引发案件的……(笑)。


关于彼此作品中喜欢的部分与相近特质

羽海野:西尾先生作品里让我觉得「特别喜欢」的地方,奇妙地恰好都是我自己也想描绘的面向。那种对角色毫无偏颇的态度——虽然这非常困难——但西尾先生为每个登场的女主角都倾注了强烈而珍重的感情呢。新角色登场时总会细致入微地慢慢刻画。所有女主角都真实存在着。读者能像感知真实人物体温般,看着她们在故事中不断成长变化。羽川同学最终走向也完全出乎意料。这些部分我特别喜欢。还有就是「绝不敷衍了事」的处理方式。比如羽川和战场原之间明明那么令人揪心,却能看出两人都在拼命构建关系、认真思考着对话。像触摸活生生的人般极其细腻的笔触,正是我向往的。我自己创作时也时刻想着要让每个角色都真实活着,所以读到这样的故事特别开心。按理说羽川和战场原根本不可能相处,但战场原完全没有「嫌麻烦就切断关系」的态度。这点很棒。读〈物语〉系列时我总是过度偏心羽川,看小说哭看动画哭,整天哭着感叹「唉...真是没救了」(笑)。无论如何都太喜欢羽川了。

西尾:说到羽川这个角色的显著特质,我认为『蜂蜜与四叶草』与我的作品有个共同点:那些令人揪心却又忍不住喜爱的,正是作品中那些拥有卓越才能的人未必获得幸福,反而会遭遇更多不幸的描写。虽说用「喜欢」来形容可能会被误解成享受他人的痛苦(笑),但更准确说是「令人信服」的感觉。该怎么说呢,怀抱着「不断向上」的进取心,或是像肩负使命般持续创作的人,或许本质上都是「持续败北的人」吧。通过败北获得成长。所以才能继续前进。比起胜利更深刻铭记失败的人,才会成为前行者——我从羽海野老师的作品里也感受到这点。


「画『3月的狮子』第八卷时,全程都在听inst的「しでの鳥」」
羽海野千花

「没想到您如此深爱〈物语〉系列……」
西尾维新



「『鬼物语』动画中画卷风格的演出真是太棒了」

羽海野:〈物语〉系列最近的动画改编也非常出色呢。尤其是那段令人震撼——(忍野)忍酱初到日本时,用画卷形式演绎她过往经历的部分。当看到横向滚动的画卷无限延展时,我不禁感叹「……居然能做到这种程度。太精彩了」。原本还在想小说里的叙述要如何影像化,没想到竟以这种形式呈现。

西尾:是指『鬼物语』第二集吧?听说对动画制作团队而言那也是极具挑战性的表现手法。

羽海野:确实既挑战又创新!!因为画卷的绘制密度极高令人百看不厌,有种可以一直欣赏下去的感觉。如果是简笔画的话视线会比滚动更快看完,但当时是「……啊等等,我还没看完这部分」的状态。惊讶于这样的画面竟能完美承载忍酱的独白,边看边感叹「实在太美了」。和风画卷中,忍过去的形象姬丝秀忒穿着洋装,却与古老影像的氛围奇妙融合……让我惊叹原来还有这种表现形式。

西尾:第二季每集都有角色独白,如何表现这个也是重点之一……我自己也常觉得这是部很难动画化的小说呢(笑)。

羽海野:每次看到能改编得如此精彩都觉得厉害。充满各种突破性尝试,比如空无一人的街道采用绘景般的图像处理……总是边看边羡慕「原来这样表现会这么美」。普通情况会直接把文字转为影像,但这种重新解构的改编方式很棒。战场原家的表现手法也令人震撼,简直像舞台剧布景。流淌的音乐、台词与构图都完美咬合的影像化。

西尾:每当看到动画展现的非凡之处,就会深刻体会到团队的强大。反过来说,也不得不感受到个人创作的局限……

羽海野:这就是相乘效应引发的爆发性化学反应吧。就像举办了一场精彩的众筹派对。就拿抚子酱来说,我听了「恋愛サーキュレーション」后连歌词都觉得「好可爱」而喜欢上她。喜欢上月火酱也是因为「白金ディスコ」,在家看着歌词听时不由自主脑补故事哭到不行……自己的作品被这样改编时也深有感触,影像化的力量太强大了,会把人深深吸引。『蜂蜜与四叶草』最终回创作时,正好收到Spitz完成的电影主题曲,听完立即觉得「不能以悲剧收场」,于是重画了所有剧情线。想着既然收到这么棒的歌,就该让世界延续下去,之前构思的结局「不作数」了……最终回的温度因此与原案截然不同。真的很感激,原本会是更悲伤的结局,却因此让全员都获得了更光明的未来。

西尾:通过自家作品的动画化,常能深刻体会到音乐的力量。有时一首歌就能完美概括一本小说的内容,让人困惑「……咦?我写了350页的小说竟被几分钟的歌曲完整表达了?……太离谱了」(笑)。

羽海野:创作『3月的狮子』第八卷时,描写那位在胜负中反复浴火重生的老棋士,周围同伴陆续引退,被寄托的「接力带」过多缠绕身体的场景时,全程都在听纯音乐版「しでの鳥」。

西尾:……诶,真的吗?

羽海野:真的。甚至想指定「しでの鳥」作为第八卷主题曲(笑)。〈物语〉系列DVD不是附赠过无人声的伴奏CD吗?那个非常珍贵。收录的「白金ディスコ」器乐版是精简的管弦乐编曲,和风旋律兼具戏剧性,边听边画特别有感觉。因为要刻画反复浴火的沉重角色,与「月火不死鸟」篇搭配的「しでの鳥」再合适不过。

西尾:没想到您对〈物语〉系列爱得如此深沉……非常感谢。


『アニメ〈物語〉シリーズヒロイン本「其ノ肆 千石撫子」』

Tags:访谈
#1 - 2025-4-21 12:46
饿弄外道
赞美!
#2 - 2025-4-22 18:07
决明(能给我带来感动的作品都是好作品)
感谢

关联条目

© 2008-2024 Bangumi (a.k.a.Chobits), some rights reserved | r543
注册时我很沉默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