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有限,想到哪写到哪,可能思维会有些跳跃,见谅

轻音是一部很神奇的作品,它把人之间的至爱,美好,如同花叶一般一点一点被揉碎进一杯醇香的咖啡中。对青春尚有抱憾的人可以从中寻求青春的补完,对青春尚且满意的人可以从中唤起美好的回忆,于我而言无非就是献给青春的情书。好巧不巧,除了那些情感尚未悸动,难以品读青春细腻的人,大部分的人其实对于青春始终都抱有着花茶般的青涩感,也怪不得会一把鼻涕一把泪的看完了。
其实第一部只是一个比较优秀的废萌动画,如果轻音在此刻完结,我只能说它仅仅单纯的充满了青春热情,朝气蓬勃,只会让我不仅感叹动画里平淡而闪耀的青春,一点男儿泪骗不出来。但很不巧,它真的有第二部。而且轻音很识趣地仅仅只花了第一部的13集来讲述高一高二,而整个的高三用了第二部27集+剧场版来叙述。
“回忆/离别”的主题贯穿了整个轻音第二部。从第一集开始,平时嬉笑欢乐的日常下就藏下了淡淡的离愁别绪,只等着最后几集蓄势待发,到最后,哪怕是一个空镜头,也能让你的泪腺决堤。里面多到夸张的细节,把各个角色的情感隐隐约约流露出来,每时每刻都在暗示你:她们欢乐的青春结局已经确定,而你眼前所见的已经全是过往回忆,身为她们的见证者,你是否好好珍惜她们的
身为观众的你的青春经历了呢?
看一集,少一集。
你做好“承接”她们毕业后的无尽的空虚寂寞之感的准备了吗?
我想剧场版结尾呆唯跑去拥抱阿梓时的欢喜已经回答了吧——她们可是做好了喔!
前轻音部和佐和子老师-四人组-阿梓后辈。这样的传承关系越品越有味道。往远了想,很大概率大家大学毕业了也和前轻音部一样各奔东西,有了自己的生活。从客观来看,我们就像佐和子老师一样,见证了四人组的3年时光,纵使舍不得,还想听到音乐室里传出轻音演奏的声音,也已到了迫不得已和她们说再见的时候,只能趴在音乐室外的栏杆上,静静接受着轻音部留下的最后的礼物。既藏着对四人组的期望,也有对阿梓等后辈的期望。
不仅如此,其实观众从主观上更像带入了阿梓的视角。从一开始阿梓单纯地因为轻音的表演而深深感动,加入轻音后却并不习惯放课后茶会懒散随性的风格,再从之后因为它的热情和美好而不知不觉深陷其中,再到第二集第13集的似真似幻中终于发觉了毕业的临近,自己将于四人组分别,彷佛就和梦境一般。对轻音的不舍和将要离别时的孤独如潮水般涨起。此时的阿梓全身心地归属于轻音,轻音也因此成为了完全体。所以在下一集轻音换了oped,正式进入了名为“离别”的篇章。第24集阿梓始终压抑着感情,不愿接受毕业的现实,直到看到前辈的毕业证书,才任由感情决堤。剧中的所有压力和矛盾心理在四人组身上选择了淡化
就算是呆唯占比较多,也因为她的性格而容易遭人忽视反而始终都聚集在思维和观众同频的阿梓身上,而所以我们也会不知不觉地同阿梓共情,无形之中和轻音组成了难以割舍的羁绊。
再进一步细品,越能品出这般的浪漫。大家总会禁不住去想:她们的未来是怎么样的?四人组上了大学是否能一直组乐队呢?放课后茶会会不会一直存在下去呢?唯离开了妹妹是否会成长呢?阿梓与四人组分别后,能否接下新轻音的重担呢?阿梓能不能在大学和四人组重新见面呢?但话说回来,物是人非又如何?轻音的音乐留下来了,磁带留下来了,承载着众多回忆的音乐室留下来了,三年的宝贵时光不仅留在每个观众心里,也留在了每个轻音部成员的心里,它们正因为那不确定的未来而愈发闪耀而宝贵。而且无论未来如何,轻音部总会像19年五位声优重聚一样重新出现在大家的面前,为大家带回当初久违的惊喜和感动。
这种故事残缺的一角,也成为了另一种美感。
最让我溃不成军的地方是第20集演出时,呆唯因为最后一次学院祭的不舍而不知不觉说了太多,表演后的五人组坐在音乐室地板上,几个人上一秒还在讨论以后的安排,下一秒却意识到已经临近毕业后互相抱在一起哭。还有第24集平时认真严肃的阿梓一反常态,哭着说不希望她们毕业,至此前几十集的回忆如潮水般涌回,我们才发现阿梓已经替我们承担了太多的感情,“不希望轻音部毕业”的想法也不知不觉深深刻印在心底。
从音乐的角度来说,轻音第二部也从oped分为了前半“回忆”部分和后半“离别”部分。而从后半来讲,“离别”之下却也藏着一份“感谢”的主题。《Utauyo!!MIRACLE》的激昂是前面两首op不曾有的,似乎就是接近离别之时的最后呐喊,想要在为时不长的时光中留下更多的痕迹。最为让人感动的是最后“daisuki”和背后温柔的和声,让人确确实实感受到了离别时发自真心的温柔祝福。《NO, Thank You!》的前奏恬静而又美好,彷佛还沉浸在回忆当中,紧接着电吉他和鼓声快速地将人拉出回忆,但前奏又和副歌旋律一样,感觉就像在提醒观众,不论过去还是现在轻音其实都在一直前进。
《Utauyo!!MIRACLE》中:
大好き 大好き 大好きをありがとう
最喜欢 最喜欢 因为最喜欢而感谢
歌うよ 歌うよ 心こめて今日も歌うよ
歌唱吧 歌唱吧 今天全心地歌唱吧还有《相遇天使》中:
大好きって言うなら
如果你说最喜欢我
大大好きって返すよ
我会用最最喜欢回应你这些歌词似乎打破了第四面墙,将由衷的感谢传递给了屏幕前的你,感谢你长久以来的喜欢,感谢你长久以来的陪伴,见证了她们三年的时光。不仅如此,《NO, Thank You!》的歌名也同时在说”你并不应该感谢轻音遇见了屏幕外的你,而是轻音要感谢你透过屏幕一直陪伴着她们”。
我向来都很喜欢纯粹的东西,而我从就从轻音部身上看到了那种懵懂冒失,却又对着所热爱之物特有的热情与纯粹,对友谊,生活,过去,未来所刻画出的纯粹。同时也看到了不加任何修饰强调的自然与和谐——这是所谓“四大名著”里另外3个所没有的。虽然一定程度导致了其故事与如今生活的脱节,但这种大道至简,返璞归真也因此能够为观众创造一个完美的不会改变的精神乌托邦。
如此理想,如此浪漫,如此温柔,如此“真实”。
很多观众往往过于试图改变自己的高中生活,总想做些什么大事来试图证明自己的高中生活是金瑰色般成功而美好的。但轻音已经用三年的浓缩出的时光道出了“不变”的道理——她们理所应当地立下了武道馆的目标,却带着青少年的懵懂青涩,嬉笑打闹地度过一年又一年,但并不妨碍她们最终在学校小有名气,在不知不觉中迎来了成长,为自己和观众留下了金黄色的希冀。
理所应当的日常就是可以这般美好,抓住了便是挥散不去的回忆。
敢问各位,算上有笑有泪的时光,你能否凑出和轻音一样几乎四十多集时长的回忆呢?
在不知不觉中就能拥有的宝贵事物,是否在你绞尽脑汁与生活对抗的时候就已经悄然溜走了呢?
如轻音一般纯粹的心灵和感情,你现在是否还为它们留出一席之地呢?
你是在冰冷的屏幕里不断回味着轻音带给你的美好呢,还是和现实的“轻音”一起从容前行呢?
我自认为自己在大一下学期遇上轻音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机,如果我是在高三之前看完轻音,我可能只会每天闷在被窝里用MP3反复听轻音的歌来疗愈自己,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带着高中的回忆频频啜泣。我的毕业和轻音的毕业一样,随着平淡的《相遇天使》缓缓画上了句号。相信每个人的高三也是如此,每次放学后望着窗外的夕阳和高考倒计时,总会觉得时间过的很慢,毕业其实还有一段时间,可等要真正毕业的时候,回头一看发现时间过得如此之快,一转眼就到了分别的时候。轻音也毕业了,但怅惘的不是她们,而是毕业那时望着天长抒了一口气的我。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我想看着轻音一直在天台上奔跑,我想看着轻音窝在一起睡觉,还想看她们依旧”放课后时间“,一起欢笑,一起打闹,一起烦恼——纵使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因为我亲眼看过了她们相遇,一起训练,参加合宿,参加一年又一年的学院祭演出,一起过圣诞节除夕夜,参加修学旅行,填高考志愿,参加期末考试,参加夏日祭,参加马拉松,一起拍毕业相册,一起参加高考,一起去毕业旅行,最后一起迎来毕业......我也希望能回到过去,和轻音部一样,真真切切地体会着最后一节结课铃,吃着最后一次饭,看着最后一次的夕阳,看着还尚青涩的同学,看着嘈杂的教室,昏黄的走廊,看着热闹的操场,最后就是监狱一般的学校——就算如此痛苦,也都是我的回忆,一点一点走过来的青春。
多说无益,一切的一切,正如阿梓最后的那句:
不是很精彩,但一直想听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