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Bangumi 番组计划
登录注册

手冢治虫 »日志
跟风+逆反情绪对排名的影响


2024-11-30 15:00 /
从总体打分上看,大众出圈作、三次元商业电影(典型如漫威电影)的评分都是明显偏低的。圈子内大众的,虽然也有黑的,但评分上影响比较小

若要说原因,就是大家对热门电影「祛魅」了,但对冷门作品没「祛魅」。有些很闷的冷门作品,即使不喜欢也不敢黑。很多青漫也是。想当然的认为青漫一定好于少漫。
大家容易对着热门作品挑毛病,热门作品的缺点很容易传播,对冷门作品则倾向于吹优点。对于冷门作品的缺点非常包容(就像《火之鸟》黎明篇,主角姐姐选择与间谍一起生孩子,原因是被屠村,所以要生一个村子。估计7分以上作品中都没比这更逆天的情节。即使在60年代这也是非常烂的情节,哪怕对比下六七十年代附近的国产电影)


歧视热门的现象在电影圈也存在。
《肖申克的救赎》在imdb豆瓣第一的原因,一方面本身质量确实不差(但不差的可不止肖申克),根源因为其票房不高,又没有获什么大奖,导致imdb评分用户的补偿心理,而国内豆瓣用户大量跟imdb的风打分的。排名上去了,就容易“马太效应”,跟风打分的增加。
《泰坦尼克号》票房高还拿了一堆奥斯卡,但imdb评分很不待见,豆瓣用户因为大多观影晚,没在当时没形成逆反风气,《泰坦尼克号》还是催泪系,所以评分很高。
而因为《肖申克》太大众,又不是什么老电影,所以专业影评人评“最伟大电影”时根本看不上《肖申克》。当然专业影评人也非常看不上《泰坦尼克号》。2001年的《穆赫兰道》倒是在专业影评人中排名很高。
从imdb豆瓣评分和专业影评人的排名,也可以看出【逆反心理+跟风现象严重影响电影排名】,bgm评分也差不多。

其实要说豆瓣,很多八九分电影,在我看来都不如7.4分的《你好李焕英》,甚至不如《囧妈》


吹捧冷门的现象,跟以前吹捧外国人的原因也相似。
因为天天接触国人,很多人看到了国人的缺陷,于是觉得这些缺点是国人特有,天天喊“国人劣根性”,同时又有很多人吹美国人很优秀,就信以为真。
热门作品因为总有人挑毛病,热门作品的缺点被人反复念叨,冷门挑毛病的少,于是很多人就觉得冷门作品多么优秀。

若要细究其中原因,可以说:普通人的一大特征,就是喜欢跟普通人划清界限。
很多收视率低的电视剧,也因被小圈子吹捧,而被高估。

至于VIB,不仅不敢黑靠前的cjb作品,反而对热门出圈作打分更低,只能证明VIB整体水平更加不行。
© 2008-2024 Bangumi (a.k.a.Chobits), some rights reserved | r543
注册时我很沉默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