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莹
祖莹(?-535年),字元珍,范阳遒县(今河北涞水县)人。北魏大臣,著名文学家。他出生在世代做官的人家,小时候既聪明,又勤奋,8岁就能背诵《诗》和《书》并且还会做诗写文章。亲属们都称赞他是“圣小儿”,意思是小神童。
据《魏书》记载,祖莹读书非常刻苦。他总觉得白天的时间不够用,因此常常夜里攻读。父母怕他累坏身体,多次阻止,不让他夜里看书。但他学习如饥似渴,觉得晚上不读书太可惜。父母为这事常犯愁。一天,父母把家里的灯盏、烛台都藏了起来。祖莹知道这是父母不让他夜读,就悄悄地把火拣在小炉子里,然后盖上一层薄薄的灰。一到夜晚,他拨开灰层,将炭吹红,再用衣服被子把窗户遮上,不让光线透出去。就这样刻苦攻读,博览群书。
为了学到更多的知识,他又拜当时的中书博士张天龙为师,学习《尚书》。祖莹投师后,学习更加刻苦用功。有一次,老师清早就要给同学们讲《尚书》,祖莹由于读了一夜没有睡觉,昏头昏脑地把另一个同学的一本《曲礼》当作《尚书》拿去上课。到了课堂才发现自己拿错了书,可是老师很严格,他不敢回去换书,只好硬着头皮听讲。这堂课刚好老师叫他读《尚书》。由于祖莹平时非常努力,早就会背《尚书》了,他虽然没带课本,可是凭自己的记忆,照样准确地把《尚书》背诵了三篇,一字不漏。
北魏当政人物很注意这个远近闻名的“圣小儿”,就选拔他去做“中书学生”。这使祖莹获得了更好的学习环境,加上他刻苦不懈地攻读,长大后终于成为一个很有知识的学者。他才华出众,远近闻名,很受当时皇帝的赏识,被任命为太学博士、殿中尚书、车骑大将军,并有文集流传于世。
祖珽
祖珽,字孝征,范阳遒(今河北涞水县)人。东魏护军将军祖莹之子。南北朝时期北齐诗人。
祖珽自幼天资过人,事无难学,凡诸才艺,莫不关心,好读书,工文章,词藻刚健飘逸。于文章之外,又工音律,善弹琵琶,能作新曲。并识懂四夷之语,擅阴阳占侯之术,而医术尤为所长,为当时名医。其人之博学多才冠绝当时,为南北朝时的一大奇才,人又神情机警能断事,故少有美名,为时人所推崇。
祖皓
祖皓(?~550)南北朝时期范阳遒(今涞水县)人。祖父祖冲之,父祖暅之,并为著名科学家。祖皓从小志节慷慨,有文武才略。少传家业,精通算术历法。梁大同年间(535~545),任江都县(今江苏扬州)令,后升任广陵(治今江苏扬州)太守。太清三年(549),原东魏大将侯景降梁后复叛,攻陷建康(今江苏南京)台城,祖皓亦在城中,几乎被害,逃归广陵。百姓感其旧日恩惠,常相隐蔽藏匿,使其免遭伤害。大宝元年(550)正月,广陵人来嶷[ nì ]劝祖皓举兵反对侯景,匡复梁室。祖皓遂与他纠合勇士百余人,袭杀侯景任命的南兖州刺史董绍先,占据广陵城。旋又推举前太子舍人萧勔(miǎn)为刺史,散发讨侯景檄文,并结东魏为后援,密连京城南康嗣王萧会理为内应。侯景恐惧,即派部将郭元建率众突袭广陵,不克。二月,侯景再派部将侯子鉴率水军8000,自率步兵1万,围攻广陵。3日后城破,祖皓被俘,车裂而死,城中居民全被活埋射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下载族谱网APP,找到“圈子”加入姓氏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