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明光西北有个司巷乡,是个山岗地较多的丘陵乡,水塘很少,水金贵。明太祖朱元璋在这一带屯过兵,屯兵地有粮无水怎么行?因此,朱元璋带人在此修塘筑坝。离现司巷乡政府所在地东4里有口郭塘,南约7里有口楚塘,西约6里有口汉塘,北3里左右有口陈塘,在周围三县交界的几十里范围内十分有名气,老百姓把它叫作司巷"四大名塘"。这每一口塘都有一段与朱元璋有关的故事。1111先说这郭塘,塘不算大,水还算清,最深处不过4尺,但再大的旱,塘里都有水,周围好几个村子都来这里挑水。离塘最近的一个村子叫王岗。王岗有个姓郭的大户,叫郭子明,和当时占据濠州的红巾军首领郭子兴是近亲。这亲戚就像一块橡皮糖,能拉长能搓短,就看你平日粘糊得怎么样了。这郭子明是个出了名的风吹子,哪边风大就往哪边转。论辈份他和郭子兴是同辈,论年龄他比郭子兴年长一岁,但人家郭子兴是统率五、六万人的大将军,郭子明不过是一个山村的肉头户,哪敢比人家大?因此,他本是属龙的人,却自动改成了马年生,称郭子兴为大哥。平日只要有三两个人在场,三句话不到就绕到他大哥郭子兴身上,以此来炫耀自己。山里人老实,自古有个"穷不斗富,富不斗官"的家训,平时都让着郭子明三分。闲话少叙,言归正转。1111这郭塘是个无名的公塘,就因有一年大旱,郭子明安排他家两个长工挑了两天土垫了几个豁口,他就把此塘起名叫"郭塘"。每年要周边村子按人头交修塘费;否则不准挑塘里的水。因收费不算太高,能负担起,虽然有背后骂娘的,可一个个也都如期交纳。朱元璋投靠郭子兴后,智勇双全,很快被从九夫长提升为带兵打仗的将军。郭子兴为扩大实力,派朱元璋到五河、明光、凤阳交界的地方,招兵买马,朱元璋决定驻扎司巷,宣传红巾军,为民办事,为民做主,打击元兵,打击乡匪、恶霸,吸引很多血性男儿纷纷投靠。一日朱元璋听人说郭子明仗势欺人,乱收乡邻钱财,很是生气,便要每家出一人,挑土修塘,免交修塘费。郭子明认为郭塘是他家的塘,没派人挑土。第二天朱元璋派士兵看管郭塘,不准郭家用水。郭子明找到朱元璋说理,朱元璋生气地说:"你派人挑土垫豁口,收周围各村近百户人家三年的修塘费,现近百户人家派人挑土修塘,你当然也得交钱用水。"郭子明想狡辩,朱元璋把眼一瞪,桌子一拍,叫士兵拉出去打板子,直打到想通为止。士兵拖出郭子明按倒在地,只打了几板子,他就大叫饶命,说想通了。郭了明挨家挨户退了三年来的所谓"修塘费"。红巾军为民办事,为民主持公道,深受百姓拥护,很多年轻人报名参加了红巾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下载族谱网APP,找到“圈子”加入姓氏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