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20
10、朱序(?-393年),字次伦,义阳郡平氏县人,东晋名将。朱序平定司马勋之乱,因功升任征虏将军,封爵襄平子。太元三年(378年),前秦攻打襄阳,朱序率军固守襄阳,后兵败被俘,被前秦天王苻坚任命为度支尚书。肥水之战中,朱序暗中帮助晋军,使晋军大败秦军。朱序投归东晋,历任龙骧将军、琅邪内史、豫州刺史等,屯兵洛阳。9、朱桓(177年-238年),字休穆,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朱桓代替周泰任濡须督。夷陵之战后,曹仁率领几万步骑出征濡须,朱桓手下只有五千军队,他设计引诱曹仁派兵攻城,在濡须打败曹仁,斩常雕,生擒王双,斩溺魏军千余人。后又助陆逊破曹休,吴军斩获万余人,官至前将军、青州牧,假节,封为嘉兴侯。朱桓为人高傲,不喜欢为人所驱使,而又善养士卒,轻财重义,与人一见,数十年不忘,死时部下无不哭啼。8、朱儁(?—195年),字公伟。会稽郡上虞县人。东汉末年名将。黄巾起义爆发后,朱儁担任右中......
在福建漳州市东山县西埔镇宅山村有一座朱氏家庙,建于明正德年间,至今已有近600年历史。朱氏家庙前广场有11座明清时代朱氏后裔中举当官而竖的保存完好的石旗杆,十分壮观。目前,朱氏家庙及石旗杆已被列为东山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朱氏家庙根据《紫阳朱氏族谱》记载:宅山祖先,始于黄帝之孙颛项(公元前2550年),传51世至曹侠(公元前1029年)在山东曲阜,立邾族为国,邾侠传20世至邾夷鸿,去邾字右旁为朱(约公元前403年)在安徽相县生柁,立沛国,称正公,这是朱氏始祖。家庙大门传至朱熹长房十二世裔孙朱孟章,是云霄火田大洞村三世祖,也是宅山村始祖。出身布衣的朱孟章没有想到的是,他的后裔在传承若干代以后竟成为了享誉地方的书香门第。朱氏家庙前的广场左侧屹立着的11座明清时代保存完好的石旗杆,正是这段历史的最好佐证。据宅山村二十世裔孙朱永璋介绍,这些旗杆石多数立于清朝,从康熙年间到光绪年间。在这些旗杆石群中,......
应该有很多人都听过高桥古代发生的“严、朱二姓跑马争地”这个故事。少部分人是从丹徒县志里看到的,大部分人都是听别人口头说的。而县志的记载其实也很不完整,大家口头上再传来传去,难免出现误传。今天,就把这段历史拿出来,纠错、释疑、解惑、推测,供大家参考!先把相对比较完整的故事内容介绍给大家。1、故事背景很久以前,顺江洲旧有的四万余亩田坍塌到长江。后来,在明朝成化、弘志年间,这些坍掉的地方,又陆续复涨出了万亩芦柴滩。那么问题来了,这复涨出来的地方算谁的?原住户肯定说是自己的,新占者也不愿意轻易让出来。甚至,问题可能还要更加复杂。因为当时的高桥,处于丹徒和江都两县的交接处。高桥的北部属于江都,南部属于丹徒。那么,高桥中间从江水里长出来的这个块地方,是属于丹徒的,还是江都的呢?2、事情经过南面(丹徒)有姓严的,北边(江都)有家姓朱的,这两家闹得最凶,争地抢的最厉害。于是,由丹徒、江都两地的县官,亲临分......
翻开历史的长卷,我们可以看到,朱氏一族历经数千年的沧桑,依然熠熠生辉,朱氏家族名人辈出,人才济济。朱姓曾经建立过两个王朝,除了朱元璋建立的明朝,另一个则是五代十国时期朱温建立的后梁。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他聪明而有远见,神威英武,收揽英雄,平定四海,纳谏如流,求贤若渴,重农桑,兴礼乐,褒节义,崇教化,制定的各种法规都很相宜,前所未有。明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大明王朝自1368年建立,存世二百七十六年,历经十六位皇帝。明朝的建立使得汉人推翻了蒙古人统治的元朝,在整个中国封建历史算是比较长寿的朝代,其中更有两位皇帝在位时间超过四十年(嘉靖45年、万历48年),是中国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朱元璋雕像明朝繁荣昌盛,军力强大,重振汉唐雄风。尤其是永乐一朝,经过洪武年间的励精图治,形成了万国来朝的局面,周边众多国家每年都向明朝纳贡称臣。在当时世界的地位可媲美当今的美国,唯一不同的是,......
【易文斋】黑龙江往事,朱开山大院兰西县,梁宏达故乡。位于黄崖子民俗文化旅游村东部有朱开山大院,朱开山大...
最后一个星期全国各地总攻疫情战,朱氏思想:我最后一次讲新冠肺炎,最后一个星期全国各地总攻疫情战!早两天武汉市一个...
这是我爷爷碑上写下的,我只知道这么多了,即刻扫码,参与朱氏家族话题讨论!...
今天走访浮梁县江村乡严台村,今天走访浮梁县江村乡严台村,蛟潭唔溪口水库,勒功乡朱溪村,朱氏理学发源地和隐学大...
...
...
...
...
萧山朱氏—文博世家朱家坛位于新塘街道东北部,这里生活着朱熹的后人——萧山朱氏。宋元时期,这里以金姓为主,因地形深凹,所以当时的村名叫“坛里金”。元朝末年,理学家朱熹的七世孙朱寿从当时隶属古徽州的江西婺源迁居到此,朱寿就是萧山朱氏的第一代。后来,朱姓后族在此发迹,“坛里金”就逐渐演变成了“朱家坛”。这个小小的村落里,走出过“萧山相国”朱凤标,孕育了朱文钧、朱家溍等文博大家,颇具传奇色彩。...
邾国故城,位于山东省邹城市,俗称纪王城。古城平面近似长方形。遗址总面积约9平方公里,东西横距2530米,南北纵距2500米,城周长约10公里。邾国故城遗址内台墓、土冢、陶片、灰烬到处可见。邾国故城内中部偏北有一高地,东西长约500米,南北宽约240米,俗称“皇台”,地面暴露有大量陶片、建筑瓦片、花纹砖、云纹瓦当等,断崖上发现夯土层,间有少量础石及陶排水管道等,考为宫殿区所在。故城内东北角,地形高低悬殊,多为黄土断崖,且多土冢。建国前后曾在此发现古墓,并有周代带铭铜器多件出土,考为邾国贵族的墓葬区。故城内西南角金张庄村附近的金水河两岸,曾发现多处古陶窑遗迹及制陶工具、大量陶片等,考为邾国制陶作坊区。故城东北城墙处,有两个周长10多米的土台,俗称“炮台”,台上发现东周陶片,据考当为邾国防御设施,邾国故城自春秋建立,至北齐迁徙共延续了1100余年,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代都城。邾国,(又称邾娄国),......
现在嘉兴的朱氏已经不是汉朝会稽太守朱买臣的后裔。嘉兴朱氏先世自下邱迁吴郡,明景泰四年(1453)朱煜自苏州吴江县盛泽三佳村赘于秀水(今嘉兴)商河荡陈氏,从事农桑。明代万历以后,朱姓子孙盛于科甲,如明代宰相朱国祚,清初著名学者朱彝尊均为其族人。其族衰于清代乾嘉以后。另一支朱氏,相传望出吴郡,先世居徽州歙县之黄墩,始祖为朱瑰。其二十四世后裔一支朱长福迁居嘉兴,其二十六世后裔一支朱昌彝迁居嘉善。此外尚有海宁朱氏、桐乡朱氏。...
...
...
...
浙江杭州·紫阳朱氏武林派宗谱十二卷首二卷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南京市图书馆浙江省图书馆(存卷1—4、9—12)(清)朱封修清嘉庆八年(1803年)刻本浙江杭州·武林朱氏世谱不分卷藏地:人民大学(清)朱廷庆原辑清钞本浙江余杭·唐楼朱氏家谱藏地: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清)朱执庵修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刊本一册浙江富阳·富春灵桥朱氏副谱藏地:日本清乾隆间写本六册浙江富阳·富春灵桥朱氏副谱一卷首一卷末一卷藏地:美国(清)朱鼎武等补辑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介锡堂木活字本六册浙江富阳·东安朱氏宗谱四卷藏地:浙江富阳县南津乡南四村(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木刻本浙江萧山·朱家坛朱氏宗谱文集四卷系图六卷行传六卷藏地:日本美国(清)朱振麟等修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敦伦堂刊本四册浙江萧山·朱家坛朱氏宗谱文集五卷系图七卷行传八卷藏地:浙江省图书馆日本美国(清)朱锤朱风标等纂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
江苏溧阳朱氏忠字号宗谱二十一卷、福建紫阳朱氏建安谱、安徽徽城朱氏族谱、安徽泾川张香郁朱氏续修族谱三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等。...
一.清远佛冈上岳古村落上岳古民居位于广东佛冈县民安镇上岳村,始建于南宋,盛于明清,距今已超过720年的历史。占地面积约45000平方米的古建筑群气势恢宏,保存相当完好。全村由十八“里”组成,建筑风格有着浓郁的岭南风情,是南宋抗元名将朱文焕后裔的居住地。芭蕉古宅,和谐组合。锅耳墙,修锅耳墙可以保佑子孙当官,蕴涵富贵吉祥丰衣足食。又称为“鳌头墙”,有“独占鳌头”的寓意。在元明清时代,锅耳墙并非由百姓随意建造,拥有功名的人才有此资格。官位大小决定锅耳的高低,有的锅耳墙在额角上雕龙画凤,可见屋主当年的地位显赫。祠堂,屋脊上的雕刻十分精美登高看古村全景,锅耳越高,地位越高二.五华朱氏珍公瑛华楼客家人从中原而来,一路颠沛流离,通过勤劳的双手在客都地区开辟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围龙屋,就是客家人精神文化的象征,方中有圆,圆内有方,汇聚了“方圆”“凝聚”“家国”“和谐”等客家人的智慧。为了在陌生的土地上扎......
1、沛国堂宣威朱氏宗祠沛国堂朱氏宗祠,位于宣威市城郊东北两公里的环城路边,系落籍于宣威杨家屯的朱姓始祖,钦封怀远将军的轰祖第九世孙象贤祖个人投资百金兴建而成,其建设规模于其时堪称一流,系土木结构的三间两耳上乘优质木材建盖的四合大院,室内木板吊顶,雕龙画凤,屋脊扣檐起翘,气势恢宏,祠堂内的器皿设置完整配套、香炉、供桌、牌位、牌匾一应俱全。2、广东省东莞市朱氏宗祠建于明朝距今550余年朱氏宗祠大门坐北朝南,两旁各有1个土灰色的石门墩,大门顶上有一幅造型生动的浮雕和褪了色的遒劲有力的“朱氏宗祠”四个大字,这就是附近有名的颇有神秘色彩的南粤古建筑群了。走进祠堂的大门,光阴瞬间轮回,门外是人间朗朗乾坤,门内却是悠悠千年历史。抚摸着祠堂的一根根楹柱,凝视高高在上的斗拱、雕栋、檐柱、屋脊,观赏雕刻在房顶木梁、窗棂和门楣之上的细腻纤巧、精美绝伦的鸟兽花草和古代戏文图案,一股怀古之情就滋生在心头了。据同行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