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氏碉楼,当地人俗称炮楼或大楼,位于阳春市马水镇石田村委会黄皮山自然村,是该处湛氏宗祠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据湛氏族谱记载,该碉楼由居于此处的湛氏先祖主持,合族人之力,于乾隆二年(1737年)左右为避贼匪而建,距今已有280多年历史。
该楼位于湛氏宗祠之后左侧西南方向,长10.45米,宽15.67米,占地面积160多平方,大楼最高处12米,共分三层,每层内部空间平均高3米。建筑面积约500多平方。地基整体(或碉楼水平投影)如一个平放的“哑铃”型布局,或如英文字母“H”型布局。碉楼墙体分别用不同的建筑材料和方式筑建。底层墙体为夯墙,全部用黄泥、石灰、黄糖等按一定比例混合夯实而成,高约5米。这样夯筑的墙,坚实、坚韧,普通枪弹,只能伤之皮毛。夯墙以上墙体全部用青砖砌成。整幢楼四面墙体均厚约50公分(0.5米),都设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枪眼和瞭望孔。
楼下有一小圆拱门可供人出入,每层楼楼面用木板铺成,有木梯与各层相连。若遇贼匪袭击,村人即可上楼躲避,并利用枪眼射击抵抗,因此,在古代冷兵器时代,该大楼极具军事防御功能。
可惜,因饱经风霜,年久失修,该楼已有所损毁。墙体野草、杂树丛生,顶层个别地方已崩塌,楼内木梯及各层楼面俱已损毁无存。为了保存这个文化遗产,经过多方努力,该碉楼已被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省有关部门计划拨款50多万,对碉楼进行修缮。相信经过修缮后,碉楼一定会重新焕发出原有的光彩,成为人们凭吊历史的又一去处。
文章转载自网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下载族谱网APP,找到“圈子”加入姓氏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