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岳姓不是大姓,但是岳姓出了一个千秋万世共敬共仰的英雄岳飞,使岳姓在中国历史上大放光芒。岳姓虽不是大姓,却是传统非常浓厚的一个姓,岳姓在中国属于忠姓。岳姓位居百家姓第34行,第一位,在现今中国以人口多少排名的百家姓中排行第127位,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
源出于姜姓,汉族的岳氏是一个古老的姓氏。相传上古时代,尧帝时有诸侯四岳之职,又称太岳、岳伯,是炎帝神农氏的后人,四岳是一种非常庄严和重要的祭祀官,负责祭祀天下四方名山。
岳氏就源于四岳之后。岳氏最为出名者当属宋代民族英雄岳飞,是他使岳姓发扬光大,岳飞率领的岳家军一直是抵挡女真人入侵宋朝的铁血军团。至令完颜兀术发出“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无奈之语。
因为距今千年的宋朝立国310年,中华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所以各姓氏重新盛行修谱,以敦亲睦族,自宋以降,岳飞的后裔都严格按家谱行辈取名,岳飞五子都有后裔,繁衍众多,是现今岳氏宗族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
岳姓是一个古老的姓氏,在夏朝时就出现了。尽管从训诂学的角度来看,“岳”字在学术界还存在着一些争议,但所有争议都承认,“岳”字与古人崇拜和祭祀大山有关系,岳姓是以官职为姓。如今,岳姓人在全国分布较为广泛,在世界各地都能看到岳姓人的身影。
在国内,岳姓人主要分布在河南、山东和四川,河南是岳姓第一大省,四川是第三大省。四川岳姓人才辈出,最为有名的是清朝岳钟琪家族,岳钟琪和父亲岳升龙、叔叔岳超龙、堂弟岳钟璜都当过提督,可谓是“一门四提督”。如今成都的岳府街,就是因为岳钟琪的府邸所在地而得名的。
岳的释义:与崇拜祭祀大山有关
“岳”字是一个古老的文字,在甲骨文中就存在了。但对甲骨文的“岳”字,学者们有不同的解读。
袁义达、邱家儒在《中国四百大姓》中认为,甲骨文中的“岳”,同“嶽”,上面是“山”,像山峰连绵起伏的形状,下面是野兽相互夺食的形态,所以,“岳”的本义是指高大的山。
他们进一步解释说,古人对高大险峻的山充满了神秘和畏惧,认为大山是神仙鬼怪和凶猛野兽出没的地方,山是神灵,不能随便进出,更不能随意冒犯。由此,古人对大山产生了崇拜。充满神圣感的大山,成为王者们朝拜和祭祀的圣地,并产生了专门从事祭祀大山的祭司这一官职,主管四方神山,被称为太岳,到后来就产生了岳姓。
晚清经学大师孙诒让则是另外一种解读:“下从山,上则像其高俊鐖峭,与丘形相迩,盖于山之上更为丘山,再成重累之形。”
“民国”时期的国学大师罗振玉说,甲骨文“岳”字,从羊从火,是羔字。现代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丁山对孙诒让的解释深以为然,并补充解释说:“固像连峰层峦,实山字也。山下有火,燔柴于岳之象。孙氏释岳,信也。”
孙诒让、罗振玉和丁山认为,“岳”像高山,周围是群峰簇拥,主持祭祀神山的祭司太岳点燃山木,烧起烈烈大火来祭祀山神。
这种用放火烧山来祭山的习俗,使得神农氏从游牧转向刀耕火种的农业生产,所以神农氏又被称为烈山氏。“岳”字的峰下、火上,是一副大羊角,象征神农氏是最早驯化野羊为家羊,并以羊为图腾的部落。他们在祭祀山神的时候,以大羊作为祭品。
不管学者们对“岳”字的解释有怎样的分歧,但他们都认同一点:“岳”字,和远古时期人们对山的崇拜和祭祀有关。从主管祭祀神山的官职太岳,衍生出了后来的岳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下载族谱网APP,找到“圈子”加入姓氏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