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秦始皇26年(前221)统一六国后,以内史掌治京师附近地区,即今陕西渭河两岸地区。相当于郡守。
西汉建元六年(前135年),分内史为左右。
西汉太初元年(前104年)将左内史更名左冯翊。为京师“三辅”之一。
西汉左冯翊治所在长安(今西安市东北),辖高陵(陕西高陵县鹿苑镇小古城),栎阳(西安市阎良区武屯镇官庄村与古城屯村之间),翟道(陕西黄陵县仓村乡),池阳(陕西泾阳县西北二里),夏阳(陕西韩城市南古少梁遗址),衙县(陕西白水县彭衙村一带),粟邑(陕西白水县城以北37.5里一带),谷口(陕西泾阳县口镇附近),莲勺(渭南市临渭区交斜镇来化村),鄜县(陕西洛川县东南七十里),频阳(陕西富平县美原镇古城村),临晋(陕西大荔县),重泉(陕西蒲城县钤铒乡晋城村),郃阳(陕西合阳县洽川镇莘里村),祋祤(陕西耀州河东堡),武城(陕西华县赤水镇郭村),沈阳(陕西华县侯坊乡),怀德(陕西富平县华朱乡怀阳城附近),徵县(陕西蒲城县西头乡避难堡),云陵(陕西淳化县铁王乡故城村),万年(西安市阎良区)。长陵(咸阳市东北),阳陵(咸阳市渭城区正阳镇),云阳(陕西淳化县城前头村北,凉武帝村东)等24个县。辖境相当今陕西韩城、黄龙以南,白水、蒲城以东和渭河以北地区。
东汉移治高陵,辖高陵,池阳,云阳,祋祤,万年,莲勺,重泉,临晋,郃阳,夏阳,衙县,粟邑,频阳等13县。
三国魏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左冯翊改名冯翊郡,治临晋,辖临晋、合阳、夏阳、重泉、粟邑(陕西白水县彭衙村一带)、下邽(陕西渭南市故市镇附近的故县村)、莲勺、频阳等八县。
武帝时(公元265年——公元290年)临晋县更名为大荔县。晋冯翊郡仍属雍州,领县如故。
北魏移治高陆,辖高陆(陕西高陵县城),万年,频阳,莲勺,鄣县(西安市临潼区西北),广阳(西安市临潼区北25公里)等6县。
北周仍治高陆,辖高陆,广阳,鄣县,富平(陕西富平县城区),三原(陕西三原县西北清水谷),华池(陕西三原县东北)等6县。
隋开皇三年(583)废郡。
隋大业三年(607)改同州为冯翊郡,治冯翊县,领冯翊(陕西大荔县),韩城(陕西韩城市),郃阳(陕西合阳县),朝邑(陕西大荔县朝邑镇),澄城(陕西澄城县)蒲城(陕西蒲城县),下邽(渭南市临渭区下吉镇),白水(陕西白水县城以北37.5里一带)等8县。
唐武德元年又为同州。
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同州为冯翊郡,治冯翊,领冯翊,朝邑,韩城,郃阳,河西(陕西合阳县东部黄河沿岸一带),白水,澄城,奉先。(陕西蒲城县)。
乾元三年(公元780年)复同州.。冯翊郡不复存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下载族谱网APP,找到“圈子”加入姓氏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