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虞氏“松鹤堂”族谱修于民国二十年(1931年)。始迁祖为虞守哲公,字濬吾,在清朝顺治初年(公元1648年前后),从江西豫章(现名南昌)迁入合肥,疑是躲避当年清兵血洗南昌的战乱。
族谱上记载:合肥虞氏清朝以来,一直聚居在合肥小东门(威武门)一带,当时全族的男性人口已经八百多人,已经生育到了“善”字辈。族谱自豪的写到:本族“户众支繁,族茂人丰。士农商贾,各有专业。书香传家,科第蝉联。军功卓著,赞扬鹊起”。
族谱列出了治家格言:“居身务必勤俭,教子要有义方”,“读书志在圣贤,岂图科第为官”。规定全族要立义田、建义学。非常重视族人的自我修养、对后代的教育以及教育的方法和目的。并列出了从八世祖开始执行的十六字排行辈分:“士维克孝,积善光先,承宗保室,学道希贤”。
合肥虞氏文武双修,不乏在历史上有重要影响的人物。
虞本,字体丰,号敦菴,乾隆己卯年(1759)生,乾隆甲寅恩科举人,滁州学正,云南即補县令。
虞典宸,字慎五,嘉庆壬戌年(1802)生,道光甲午科副举人,署宿州训导,授望江县教谕。
虞运文,字液波,号绮卿,嘉庆己巳年(1809)生,邑附贡生,候选府同知,知府銜,历署江苏淮安府通判、宿迁沐阳江都上元等县知县、杨州府知府,题補江宁府南捕通判。
虞运枢,字叔垣,嘉庆丙子年(1816)生,郡优增生,试用训导,道光甲辰恩科举人,揀选知县。
虞运华,字棣园,号季唐,嘉庆己卯年(1819)生,附贡生,直隶州即选知县,任直隶肥乡曲周元城等县知县,署理大名府知府。
虞恩霈,字伯雨,号润民,亦号召棠,道光辛巳年(1821)生,咸丰辛亥恩科举人,拣选知县。
虞士骧,一名云骧,字步衢,道光甲午年(1834年)生,六品銜,江苏候选从九品由淮军军功洊保参将,改巡检指,分浙江象山县巡检,蒲门县巡检,云和县典史兼云和县官。
虞恩霖,字采臣,道光丁酉年(1837)生,太学生,五品衔同知,直隶州升用即选知县,特授四川黔江知县。
虞士焯,字炳光,号晦亭,道光庚子年(1840)生,赏顶戴花翎,侭先都司,历任江西永丰与国龙泉各营都司。
虞恩湛,字彤甫,道光壬寅年(1842)生,布政司理问銜,江苏候补典史,宣德郎。
虞士龙,名恩裕,字云衢,道光甲辰年(1844)生,直隶候补县丞,署抚宁县典史。
虞维和,字雁行,号金波,咸丰癸丑年(1853)生,花翎守备,建昌千总。
虞恩海,字袖东,咸丰己未年(1859)生,郡庠生,五品銜,江苏候选府经历。
虞维鋐,一名维铎,字春汀,同治癸酉年(1873)生,日本明治大学毕业,一等二等大绶宝光嘉禾章,历任山东高等检察厅厅长、绶远财政厅长、塞北关税务监督、国务院参议。
虞克谐,一名钺,号舜知,光绪己卯年(1879)生,四等嘉禾章,历任云南大理、楚雄、中甸、丽江、凤仪、保山等县知事,腾冲县长。
虞恩纶,字谦六,号綍臣,光绪丁亥年(1887)生,郡廩生,同治庚午科举人,拣选知县,文林郎。
虞克仁,字润之,光绪丙申年(1896)生,陆军少校,历任陕西安康、畧阳各县警佐,署理镇坪县县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下载族谱网APP,找到“圈子”加入姓氏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