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登录/注册
开通会员
下载APP
我要投稿
新闻
族谱
开始寻根
2019
08-31
新闻动态
分享

北宋官员余靖

余靖(1000年~1064年)北宋官员,庆历四谏官之一。本名希古,字安道,号武溪。[1] 韶州曲江(今属广东韶关)人。天圣二年进士。历官集贤校理、右正言,使契丹,还任知制诰、史馆修撰、桂州知府、集贤院学士、广西体量安抚使、以尚书左丞知广州,卒谥襄,有《武溪集》二十卷遗世。[2]  

人物生平编辑

  余靖像[2]

余靖生于1000年三月初一,少时聪慧,读书过目不忘,师从舅父黄正,后师林逋、张伯端,学业大进。

1024年(宋天圣二年)中进士第,录为赣县(今属江西省)县尉,主理缉捕盗贼,查察奸宄。不久朝廷新置书判拔萃科,余靖又中书判拔萃第一,提为新建(今江西省南昌县)知县。[3] 1027年迁任宣州司理参军。1030年6月中书判拔萃科,授将作监丞知洪州新建县。1034年到京任秘书监,负责掌管典籍文书,入崇文馆主持校勘《史记》、《汉书》、《后汉书》,并写出了《三史勘误》四十卷。1036年,2月推集贤院校理,同年5月因向皇帝上疏为被贬的礼部员外郎范仲淹辩护,与尹洙、欧阳修同被贬,降职为监筠州酒税,均是益知名。1037年12月余靖徙任泰州(今江苏省泰县)税监。1039年6月徙知英州,因其母离世,服丧三年而没有上任。

1042年3月复职为集贤院校理,同知太常礼院。1043年,擢升为谏院右正言,[3] 专门向皇帝进谏奏事,余靖正直敢言,曾多次为建言“轻徭薄赋”整顿户政,去除贪残之吏,抚疲困之民事而向皇帝抗声力争,以致唾液飞溅至皇帝的“龙颜”上仍意犹未尽。(见《宋人轶事汇编》)他的多数建议为仁宗所接受,因而与欧阳修、王素、蔡襄,同被誉为朝廷敢于进谏的“四谏”,提出‘清、公、勤、明、和、慎’的著名从政六箴。[4] 他积极提出各种谏议,主张要变更尽依“祖宗故事”的旧法。倒如举人才、去冗兵、冗官、宽租赋、厚农桑、省佛事、节国用等建议。涉及人事、治民、边政、刑法、租赋、御盗等多方面。上述种种,都为范仲淹、富弼等人后来推行“庆历新政”的改革措施,提供了先行的理论基础和准备,余本人则是“庆历新政”的积极参与者。

  余靖塑像

1044年,受命为出使契丹的使者。他巧妙地运用外交手段折服了雄据一方的辽主,从而适时的在复杂的宋辽夏三角关系中维护了宋朝的利益。1045年正月为回谢契丹使,5月知吉州。[5] 1046年7月左迁将作少监,分司南京、许居韶州,久之,改光禄少卿。1049年,升左神武军大将军、雅州刺史、寿州兵马钤辖,靖辞不就。1050年余靖迁卫尉卿知虔州(今江西省赣州市),询民疾苦,政多惠爱。

1051年8月被贬任知虔州,不久因父离世而辞官。

1052年6月,余靖于丧次被起用为秘书监,知潭州(今湖南省长沙市)旋改知桂州(今广西省桂林市)兼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后下诏经制广州。[6] 1053年2月迁任给事中,5月迁任工部侍郎。1054年2月复职加集贤院学士。1055年6月迁任户部侍郎。1056年被贬知谭州。1058年改知青州,知青州期中转吏部侍郎。1060年8月为广南西路体量安抚使、知桂州,后在狄青统属之下;狄青节制岭南各路军马,在昆仑关外大破侬智高。侬高的母、子、弟主人均为余靖遣人擒获。1061年5月授尚书左丞,广南东路经略安抚使,知广州。1063年宋英宗即位,拜工部尚书。1064年余靖回京述职途次南京,偶染风寒,病重不起,卒于江宁府秦淮亭,享年六十五岁。英宗闻讯恻然,辍朝一日追赠刑部尚书,谥曰“襄”后人尊称忠襄公。[3]  

2人物评价编辑

  余靖彩像

孔平仲谈:余靖不修饰,作谏官,乞不修开宝塔。时盛暑,上入内云:“被一汗臭汉薰杀,喷唾在吾面上。”

两京留守推官、馆阁校勘蔡襄作《四贤一不肖》诗,称誉范、欧阳、尹、余为“四贤”,以高为“不肖”。其中诗句“斩然安道生头角,气虹万丈横天衢。臣靖胸中有屈语,举嗌不避萧斧诛”大大赞扬了余靖的胆识和气概。

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撰襄公余靖道碑谓:“公为人资重刚劲,而言语恂恂,不见喜怒。自少博学强记,至于历代史记,杂家小说,阴阳律历,外浮屠,老子之书,无所不通。”

3亲戚成员编辑

余靖父亲是余庆,是翁源县主簿,后被提拔为海阳县(今潮州)县令。

余靖有三个儿子,六个女,四个男孙,五个女孙。

三个儿子分别为,伯庄,殿中丞,早亡;仲荀,太常博士;叔英,太常寺太祝。六个女儿分别为:长女郭师愈任尚书屯田员外郎;第二女孙邵任秘书丞;第三个女儿周熊任建州司法参军;第四个女儿章裕任秘书省校书郎;另外两个女儿尚幼。

四个男孙,分别为:嗣恭、嗣昌皆任太常寺奉礼郎;嗣隆、嗣徽还小。

五个女孙。[7]  

4人物墓葬编辑

墓地位于广东省韶关市武江区甘棠乡成家山。墓有半圆形封土堆,墓状庄严,  

  余靖墓照

墓碑署“宋尚书余襄公安道墓,北伐军总司令谭延题”。地面原设置的石雕无存,1960年韶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8] 1982年香港余氏宗亲会捐款修墓,并重刻欧阳修撰的神道碑竖在墓右侧。余忠襄公之祖母王氏墓,位于忠襄公墓左山脉,相隔约300米,墓碑署“下邳余姓坟墓,道光三十年重修”;余忠襄公之父庆公墓,位于余襄公墓与王氏太夫人墓之间;余忠公襄公淑配林氏夫人墓,位于忠襄公与庆公墓之间,墓碑署有“余氏祖墓,道光十五年岁次乙未重修”。

5代表诗作编辑

靖著有《武溪集》二十卷,见《四库总目》。  

  后人相关研究书籍

  

【子规】

一叫一声残,声声万古冤。疏烟明月树,微雨落花村。

易堕将乾泪,能伤欲断魂。名缰L自束,为尔忆家园。

【山馆】

野馆萧条晚,凭轩对竹扉。 树藏秋色老,禽带夕阳归。

远岫穿云翠,畲田得雨肥。 渊明谁送酒?残菊绕墙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文章来源:中华余氏网
下载族谱网app,找到“圈子”加入姓氏圈

余氏家族圈

全网第43大家族
已有670万位宗亲
99+

余氏家族圈

全网第43 大家族
已有670 万位宗亲

下载族谱网APP,找到“圈子”加入姓氏圈

{{memberTotal}}名宗亲正在热聊 快来加入
{{t.username}}:{{t.content}}

余氏人脉

{{item.username}}
{{item.userAddress || ''}}
{{item.userCompany || ''}} {{item.userJob || ''}}
下载APP寻找您的宗亲人脉
关于炎黄余氏网
炎黄余氏网(yu1.zupu.cn)是族谱网旗下姓氏网站,这里汇集余氏新闻,余氏话题,余氏名人,余氏源流,余氏文化,余氏企业,余氏族谱,余氏寻根等内容,汇聚各地余氏宗亲联谊会,打造权威的余氏宗亲网站。
炎黄余氏网以弘扬余氏文化,传承余氏文明,促进余氏宗亲和谐为宗旨,是目前国内涵盖丰富余氏资讯的姓氏网站,是一个综合性的、公益性的余氏文化交流平台。
族谱网APP二维码
族谱网官方公众号
百家姓名人
亢氏名人藩氏名人长氏名人冶氏名人展氏名人布氏名人斯氏名人盘氏名人湖氏名人刀氏名人宇氏名人庾氏名人但氏名人次氏名人佴氏名人矫氏名人正氏名人多氏名人格氏名人宝氏名人加氏名人海氏名人藏氏名人保氏名人旦氏名人
热门姓氏
炎黄王氏网炎黄刘氏网炎黄李氏网炎黄张氏网炎黄陈氏网炎黄周氏网炎黄杨氏网炎黄黄氏网炎黄赵氏网炎黄侯氏网
族谱网(说明:不良信息举报有奖,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非法信息发布者移交公安机关处理,友情链接合作或举报请添加QQ3683158972)
客户服务热线:400-990-3919 Copyright 2023 zupu.cn浙ICP备18024415号联网备案号: 33010802010815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01008
微信登录
手机号登录
+86
    获取验证码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验证码登录
    注册表示您已阅读并同意《族谱网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您的密码过于简单,请用手机验证码方式登录,并及时前往族谱app修改密码
    点击查看详情
    扫描二维码下载族谱APP
    手机验证码登录
    下载族谱APP
    置顶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