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吉甫(公元前852—前775)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伊是姓氏,尹是官名,部分史书上也把他称为尹吉甫,尹姓人称他为尹姓的始祖。伊吉甫不仅是《诗经》诸多诗篇的创作者,更为《诗经》的采集和编纂做出了巨大贡献,被后人誉为“中华诗祖”。
万邦为宪
关于对伊吉甫人详细介绍,史书上并没有更多的文字记载,只能从其他书籍中找出有关的支言片语。史料记载他文能治国,武可安邦,周宣王曾亲命大臣作诗为颂“文武吉甫,天下为宪”,封为太师。
庞月光在译注晋朝葛洪著的《抱朴子外篇全译·臣节》中写道:“他列举的古来的名臣有伊尹、周公、伊吉甫、召虎、魏绛、李牧、文翁、召信臣等,并认为以他们为榜样,完全可以建立如皋陶、后稷一样的业绩,可以镌功彝器,名垂肯史”。
《东周列国志》载:“宣王晚年病重弥留之际,召见老臣伊吉甫和召虎于榻前,曰:‘朕赖诸卿之力,在位四十六年,南征北伐,四海安宁,不料一病不起!太子宫湟,年虽已长,性颇暗昧,卿等协力辅佐,勿替世业!’”宣王死后,周幽王即位,伊吉甫仍是佐命之臣。
周宣王五年(公元前823年),伊吉甫奉命出征玁狁,率军反攻到太原而返,驻防今平遥城一带。至今尚存的山西平遥古城墙,史载就是伊吉甫修筑的军事工程。《诗经·小雅·六月》就描写了他带兵出征,凯旋庆功的史事。诗云:
六月栖栖,戎车既饬,四牡骙骙,载是常服。
玁狁孔炽,我是用急,王于出征,以匡王国。
比物四骊,闲之维则,维此六月,既成我服。
我服既成,于三十里,王于出征,以佐天子。
四牡修广,其大有颙,薄伐玁狁,以奏肤公。
有严有翼,共武之服,共武之服,以定王国。
玁狁匪茹,整居焦获,侵镐及方,至于泾阳。
织文鸟章,白旆中央,元戎十乘,以先启行。
戎也既安,如轾如轩,四牡既佶,既佶且闲。
薄伐玁狁,至于大原,文武吉甫,万邦为宪。
吉甫燕喜,既多受祉,来归自镐,我行永久。
饮御诸友,炰鳖脍鲤,侯谁在矣,张仲孝友。
伊吉甫为宣王南征北伐,最受重用。《汉代长安词典》载:“周宣王时,伊吉甫讨伐玁狁,亦用巨型战车十乘为前导,冲开敌垒。《诗·小雅·六月》有:‘元戎十乘,以先启行’”。《汉书辞典》载:“‘伊吉父’、‘伊吉甫’。宣王五年(前823),北方玁狁攻周,至于泾水北岸。他受命率军反击,大获全胜,威震百蛮,使之纷纷臣服周王。宣王大加犒赏。
《诗·小雅·六月》即述其事。又曾奉命在成周(今河南洛阳东)征收南淮夷等族的贡赋”。山西平遥《文武吉甫赋》称吉甫“兵家之战神”,后人称赞他“文以服众,武以威敌,事业文章,炳然千古”。
吉甫作诵
伊吉甫开创了中国诗歌先河,《中国古代文学》载:“《诗经》的作者,有姓名可考者只寥寥数篇。如《大雅·崧高》中有‘吉甫作诵,其诗孔硕’,《小雅·巷伯》中有‘寺人孟子,作为此诗’,《小雅·节南山》中有‘家父作诵,以究王讻’,由此可以断定这些诗是伊吉甫、孟子、家父等所作”。
伊吉甫创作的都是长篇政治抒情诗,表现的仁人志士基于国政民生的关怀和思考。其思想内容、艺术手法和诗学风格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他在诗作中既有对君王功业的歌颂,又不乏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君王的劝谏,奠定了《诗经》政治诗的美刺传统和“温柔敦厚”的诗风。
他的诗歌在艺术上的特色更为突出,其诗往往发端突兀,笼罩全篇,笔力雄健、气势宏伟。如《崧高》起首二句“崧高维岳,骏极于天”为后人所激赏。如《烝民》的开篇“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天监有周,昭假于下。保兹天子,生仲山甫”,可以看出他天命思想对后人的影响。
如今,湖北房县、河北南皮县、山西平遥县、四川泸州都展开了对伊吉甫出生地和墓葬陵之争。
煌煌吉甫,中华诗祖,自铸伟辞,震烁今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下载族谱网APP,找到“圈子”加入姓氏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