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族谱网
登录/注册
置顶
首页 >专栏首页 >历史综合
古代教育的特点
古代教育的特点 导读:

教育是人类文化传播的首要手段,人类创造的文化,比如经验、知识和技能等,斗是依靠教育手段来传承和扩播的。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当中,原文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这里的教育就是教诲培育的意思。将中国古代的教育方式加以归纳,主要有三个特点:注重伦理道德教育;传授知识偏重于理论;以文科知识为主。

从教育的内容上看,中国古代的教育以人的思想品德教育为主,强调仁义礼智信,最初将“孝”作为教育的核心,春秋时期空气提出“礼”为道德模范,“仁”为最高道德准则。隋唐时期推崇儒学,将孔子的思想作为政治指导思想,注重伦理道德教育。中国古代的教育内容其实相当丰富,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古代的学堂会传授儒学、文学、史学、算数学、医学、画画、武学等多种内容。元朝时期规定科举考试从《四书》中出题,说明当时的科举以文科为重点,注重知识的传授,却忽视了理论。明清时期的教育具有束缚人的思想的特点,科举考试也以八股作为问题,更加僵化。总的来说历史上中国的教育在不断地发展完善,中国古代教育是政教合一的教育,也是一种伦理教育、综合教育和实用教育。


...
热点动态
国学经典对现代的教育和传承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随着互联网和网络文学的兴盛发展,简单有趣的网络文学越来越受年轻人的喜欢,以致于较为晦涩难懂的国学经典读的人越来越少,所以,弘扬国学经典成为我们势在必行的举措。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必然有其流传干古的意义,让子生学习这些现在读不懂的文言经典,就是为了让其学习其中的学问与坚持。苏轼在《送安惊落第诗》中说道:“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学生现在不理解,在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慢慢体会,也就明白了。就像当初我们在学习鲁迅先生的杂文时,年纪也不算大,看到那些有深意的语句,当真是分开来每个字都认识,组合起来
1495次浏览查看阅读>>
古代私塾的教育方式是什么样的?和现代一样吗?
私塾乃我国古代私人所设立的教学场所。它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对于传播祖国文化,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启蒙儿童,使学童在读书识理方面,起过重要的作用。私墊的学生多六岁启蒙。学生入学不必经过入学考试,一般只需征得先生同意,并在孔老夫子的牌位或圣像前恭立,向孔老夫子和先生各磕一个头或作一个揖后,即可取得入学的资格。私塾规模一般不大,收学生多者二十余人,少者数人。私塾对学生的入学年龄、学习内容及教学水平等,均无统一的要求和规定。私墊的教学时数,一般因人因时而灵活掌握,可分为两类:“短学”与“长学”。教学
2800次浏览查看阅读>>
文史图集精选
古代的私塾是如何教育学生的?对现代的教育有什么启示?
古代的私塾是如何教育学生的?对现代的教育有什么启示?
私塾乃我国古代私人所设立的教学场所。它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对于传播祖国文化,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启蒙儿童,使学童在读书识理方面,起过重要的作用。私塾的学生多六岁启蒙。学生入学不必经过入学考试,一般只需征得先生同意,并在孔老夫子的牌位或圣像前恭立,向孔老夫子和先生各磕一个头或作一个揖后,即可取得入学的资格。私塾规模一般不大,收学生多者二十余人,少者数人。私塾对学生的入学年龄、学习内容及教学水平等,均无统一的要求和规定。私塾的教学时数,一般因人因时而灵活掌握,可分为两类:“短学”与“长学”。教学
古代女子能否接受教育?探究中国古代女学
古代女子能否接受教育?探究中国古代女学
明代陈继儒在《安得长者言》中有言到:“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无才便是德。”中国古代是典型的男权社会,女子的一切社会活动都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教育尤甚。古代女子大多受困于深闺院墙内,秉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妇道理念,即使想要出门,也必须严格遵守“女子出门必拥蔽其面”的教条,或乘坐车辇,或佩戴帷帽。因此,女子不能同男子一般前往私塾读书。在此社会背景下,形成了我国古代独特的“女教”模式。家庭教育是女教的起始。对古代女子来说,母亲就是她们的第一任老师。唐朝的女子教育书籍《女论语》中就写到:“训诲之权,实专于母。
9月28日孔子诞辰,孔子的教育智慧你知道多少?
9月28日孔子诞辰,孔子的教育智慧你知道多少?
9月28是伟大教育家孔子的诞辰,借此机会,我们来聊聊孔子的教育智慧。首先,孔子的教育智慧关涉人、关涉人生的体认,直抵人发展的目标。《论语》的思想精髓在于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华融入人的内心,使天、地、人成为完美的整体,人的力量因此而无比强大。其一,孔子给我们描述了人生的轨迹:“吾十有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智慧让我们去追求完美的人生,完美的人生使生活有价值、有智慧。其二,孔子把智慧指向人的生活态度。颜回“一笔食,一瓢饮,在陋巷”,而“回也不改其乐
古代名人是如何教育子女的?有何启发?
古代名人是如何教育子女的?有何启发?
古代有德有才的名人往往后代也兼具同样的品德和才华,那是因为古人尤其是有名望的人痘很注重对子女的教育,族谱网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古代名人是如何教育子女的~诸葛亮:教育子女俭以养德三国时期西蜀丞相诸葛亮一生忠心辅佐刘备、刘禅两代帝王,鞠躬尽瘁,死而后己。诸葛亮晚年得子,取名瞻,字思远,希望自己的儿子“志存高远”。诸葛亮非常喜爱自己的这个小儿子,但同时又对他的成长充满了担忧。他在给其兄诸葛瑾的信中曾说道:“诸葛瞻今年八岁了,十分聪慧可爱,但我又担心他过于早熟,最后成不了大器!”可见,诸葛亮十分重视子女的早期教
相关专栏
·
赵炅读音
·
成吉思汗的大将们排名
·
舞龙舞狮起源于什么时代
·
郭氏家谱40个字辈
·
穆姓的来源和历史
·
2022年最新春联
·
佴姓氏读什么
·
冰球比赛用球一般是由什么材质
·
吕不韦吕氏春秋
·
浦姓在百家姓排第几位
·
春节是几月几日的
·
简文帝萧纲
·
祭灶王
·
正月初二是什么星座
·
桂花糕是哪里的特产
·
有哪些族谱制作编辑工具
·
小寒代表的寓意是什么
·
王羲之后代
·
兰亭序跋文
·
钱泳简介
·
过年吃什么水果
·
雷祖祠
·
立冬当天吃什么传统食物
·
腊八节是几月几号
官方小程序
官方公众号
Copyright2022zupu.cn  浙ICP备18024415号
关于族谱
族谱网是宁波族谱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网站,定位打造人类族谱大数据,记录百姓家族历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平台(老百姓的档案馆)。 目前公司已经推出族谱网、族谱APP、族谱软件、祭拜网等产品,分别获得相关发明专利及著作权,汇集超过十万册族谱及上千万页家族档案资料,是一家专业查谱修谱平台,同时也是基于族谱大数据的网上祭拜平台。公司将通过云计算存储族谱、家庭谱,VR / AR技术建设网上陵园、宗祠,区块链打造遗嘱及生前契约,大数据寻根等服务。
族谱网APP二维码
族谱网官方公众号
族谱网(说明:不良信息举报有奖,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非法信息发布者移交公安机关处理,友情链接合作或举报请添加QQ3683158972)
客户服务热线:400-990-3919 Copyright 2023 zupu.cn浙ICP备18024415号联网备案号: 33010802010815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01008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