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龙庙柳村堂徐氏
据《**沭阳县志》记载,龙庙柳村堂徐氏来源于浙江常山,时间约明朝中叶。始迁祖瓷,又名星,字文耿。
其家谱初修于清乾隆四十年,多人作序,有宝应王嵩高,六世方昕,八世履素,履吉,九世诚 ,尔昌。周崇勋写了跋,周崇勋是清代的岁贡生。
道光年间,乾隆年间举人胡殿胪作序。
后有十一世嘉琳,十世鸣球作序,但没有注明作序的时间。
光绪六年六月十六日,十世兆谦作序,光绪九年十世兆瓒作序,可能这是该谱第二次续修。
1997年第三次续修,十三世世平公作序。
据家谱记载,文耿公排行四,是迁沭始祖,初居城北鲍家巷,后迁住龙王庙及宝墩等地。文耿公生二子,雷、霆。雷公生一子,珊。霆公生四子,玉、玮、琦、珍。
其第三世玉公,任宝应县教谕,后任三水县知县,玉公三弟琦公,任太湖县训导,后任宣城县教谕,参与撰修安庆府志。琦公之孙衮公,任来安县训导。可见龙庙徐氏早早就出重要人物,后辈更是人才济济,当代有海军中将世平公,龙庙柳村堂徐氏乃沭阳真正的望族。
柳村堂堂号的来历,可能与《柳村诗抄》有关。现有两首录于下:
徐衮:《浮营废宅》
壁垒萧萧长棘榛,墙侵流水积苔茵
枯榆剥落无烟火,月冷鸦飞不见人
徐履素:《过龙王庙废宅》
紫燕飞来不见人 飘零瓦砾惹芳尘
荒园一种相思草,占断朱门旧日春
关于柳村堂,还有一副对联,不知出自谁之手:
常山秀气钟怀北
沭水书香继柳村
龙庙柳村堂徐氏家谱字辈:
嘉祉世高遵法常锡培心田修文德延继永昌作述善良接传有章统绪隆康
二、东海堂昆山支系徐氏
据《**沭阳县志》载,昆山支系徐氏来自昆山,始迁祖徐荣,明中叶司铎沭阳,遂籍沭。唐州志载,徐均、徐铎、徐泗,皆昆山徐之裔。
此家谱初修于咸丰年间,共四卷,卷一有诰命,家训;卷二、卷三为世系表,卷四为本支人物传、寿序、墓志铭等,内容丰富多彩,所选文章精炼耐读。中有吕又祥、王用宾、许乔林、袁枚等多位名流政要为之。且有多人作序,有进士出身翰林院编修张锡庚,云南同知吴登善,安东县教谕王嘉福,葛沅,荣公十世孙廷瑞,廷珂,十一世孙棠。
近于2008年大修,后增十二卷,合谱共十五卷。四个人作四序。内容浩繁、详实、丰富。前四卷,系咸丰年间的老谱,第五卷系文汇专版,六至十三卷,世系表。十四卷记载徐氏大宗谱内容,和《**沭阳县志》中所有关于本支系人物的文章,可读性很强。十五卷主要是记载本支外迁支派的世系。
沭阳昆山支系荣公以下六代单传,第七代始人丁大增,且产生不少杰出的人物。如泗公,载于《嘉庆海州直隶州志》。元煦,字和圃,世人称“徐大善人”。等等,不一而足。
沭阳昆山支系徐氏字辈
十四世起:世元增永泰,锡福际升平,文克宗纲宪,修齐治国兴,先传昭衍普,圣振启贤明。
又(分支):国安家泰,祖德永怀
三、沭阳东海堂徐氏家谱
沭阳东海堂徐氏家谱初修于明朝崇祯12年,始迁祖徐福,字永禄,自徐州迁沭。
沭阳东海堂徐氏家谱,自崇祯12年续修(第六代孙文荐主修)至2015年五修,共五次大修,其续修之早,序言之多(光序言就有十来篇),内容之规范,足见沭阳东海堂徐氏族人对家谱的重视程度。
历代续修的谱序,有的可读性很强,体现出了主修人深厚的文字功底。
2015年大修,内容广泛,印刷精美。阅后感觉像是一部百科全书。
此家谱在历次续修中,收入不少小的徐氏支派,有的支派被直接插接在某位断后的老祖下面。
沭阳东海堂徐氏家谱字辈:
耕效以为本,业修道亦新,忠达冠良祥,礼清超汉平
四、下罾徐氏家谱
下罾徐氏家谱初修于乾隆35年(1770年),始迁祖鼎公8世孙徐d作序(时年73岁)。始迁祖鼎公,有三子,珍、石、班。序言中没有说明始迁祖的来历,以及前几代人的迁徙情况,晦涩难读。后请淮北宗民宗亲译成白话文。据宗民宗亲解读,始迁祖属于明朝军转民。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线索。
**28年又大修一次。**时修的家谱共2套,皆毁于**。
2008年,我历经四年,在北京术佳宗亲的帮助下,找到了家谱,是光绪六年时的家谱,随即由术佳宗亲帮助整理成电子稿;2011年, 按电子稿的格式,由我主持续修完成。并由术佳宗亲和族兄国志写了新序。
由于我当时对家谱知识知之甚少,加上以120多年前的家谱作蓝本,属于抢救性的工程,所以除了世系作为主体以外,没有其他方面的内容充实,显得单调。且印刷简单。有待于后来者完善之。
另外,清朝同治年间,下罾徐氏参加了当时苏北鲁南的一次大联谱,即“六龙联谱”,以秦末明辅公为一世,47世善堂公为始祖,其世系为47世善堂,48世从圣,49世元文、元武,50世仁龙、义龙、礼龙、智龙、信龙、惠龙。仁龙公生三子,宾公、宦公、宽公。我们下罾徐氏属于宦公派下。
下罾徐氏家谱字辈:
文(质化德)明进大同,福国保安(天)泰,云风发(肇)其光,庆新周万代,时贤广济美,循声自英才,家在苏鲁兴,孔繁一世界,怀(敬)祖念厚图,群宗博宜(裕)爱。
五、沭阳的沂涛、马厂、周集、钱集等乡镇,有一支徐氏,属于淮涟郯新四县联谱的一支,可以称之为淮涟徐氏,其家谱初修于光绪三十年,二修于公元1962年,三修于1992年。始祖稚,二世子全,三世变,四世邈,五世元,传到三十六世胜,再到三十九世麟,麟公生震、兴,兴迁郯,产生了郯八祖,为郯城、新泰二县始祖。震公次子篪迁涟水,成为淮安、涟水二县始祖。淮涟徐氏1992年修的家谱,共9卷。内容强大,印刷一般。
淮涟郯新家谱字辈:
简靖淑慎贞,敏祗勤熙嘉,辑新绍振丕,烈祉履笃臻
光绪三十一年,淮涟支派加续十字:
显同钟锡豫,基传绪乃延
公元1962年郯新徐新增十字:
安善学宗广,锦昭庆思祥。
纵览沭阳几大支徐氏家谱,各有胜场。
龙庙柳村堂家谱,初修时的几篇序言,非常好,被《**沭阳县志》收录。最后一次大修,稍嫌仓促,有很多与本支名人相关的有一定历史和文化价值的资料没有收录在家谱中,这些资料很珍贵,没收录在家谱里,是稍嫌欠缺的地方。
昆山支系家谱续修得非常完善,丰满,内容浩繁但井然有序,洋洋大观,更好地反映出本支族人的风貌和主修人的修养和风格,值得修撰家谱者借鉴。不足之处是校对稍嫌疏忽,有**现象。
沭阳东海堂家谱,修得早而勤,内容充实,几经修葺,已臻完美。只是最后一次大修,里面加充大量的照片,还有文字错误,算是美中不足。
下增徐氏家谱,格式特别,世系完整,信息量大,印刷质量稍显欠缺。
本文是已知几大支沭阳徐氏家谱粗略的简述,旨在展示沭阳徐氏在家谱续修中的成果,以及存在之不足,同时对没有家谱的徐氏族人起到寻根问祖的引导作用。个人感觉,除了昆山支系的家谱比较完善之外,其它支派后修的家谱,在现代化优越的条件之下,并没有超越我们的先人。此乃个人管见,不足之处,敬请族人批评指正,以利于今后更好地修好我们的家谱。
(本文已经连云港徐允虎宗亲斧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下载族谱网APP,找到“圈子”加入姓氏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