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学者们大多将考古遗址出土骨骼表面的牙齿痕迹归因于食肉动物或者啮齿动物的啃咬行为。然而,人类在咀嚼和啃食骨骼及其附着营养物质的过程中,在其表面也会产生的改造痕迹。本文是国内学者对人类齿痕进行实验研究的首次尝试。实验结果显示,由于烹饪方式的不同,动物骨骼上人类齿痕的大小、形态、分布范围、深度等都有可能产生差异。将本次实验所得数据与西方学者研究结果对比后发现,虽然人类与食肉类动物造成的齿痕在形态上存在较大程度的相似性,但在合理排除食肉类动物是遗址中骨骼富集与改造营力的前提之下,我们依然可以通过分析典型人类齿痕组合在考古遗址中的出现情况,对古人类动物资源利用的能力与方式、烹饪技术乃至探讨古人类的食人风俗等提供一个独特的观察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