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飘色欢腾,筵开250多围!
沥滘403岁卫氏大宗祠迎来豪气元宵节!
拿百元利是,老人笑开怀
海珠区沥滘村卫氏大宗祠是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去年历时8个多月的修葺后,首次举办如此大型的庆典活动。
沥滘牌坊
上午起,祠堂的工作人员就在内外进行布置,摆下了超过250多张宴席桌。而祠堂外的侧面通道,则被临时改造成厨房,烹饪队从早上就开始准备着可供超过2500多人晚宴的食材。
据介绍,元宵节沥滘卫氏族人的村宴已经有三百多年历史,是村里传播孝道、敬老尊老的传统活动。
“85岁以上老人在吃饭之余,还能收到一封100元的利是和一个保温杯。” 卫氏宗亲管委会会长卫志雄表示,沥滘村卫氏族人希望通过设宴让族人有一个相聚沟通的机会,传承族人一直坚持的孝道。
看“色仔”表演,共享节日欢腾
下午,活动仪式正式开始,各地宗亲开始祭拜祖先,并参观修葺后的祠堂容貌。此时,祠堂内外,张灯结彩,鲜花、年桔、春联,处处都透着过年的喜庆气息。
“人长大了,总觉得年味越来越淡,每年元宵节来祠堂祝寿聚会才感觉到热闹,像小时候过年的气氛。”现年22岁的卫氏村民小敏说。
今年,活动还加入了传统民俗飘色巡游的环节。
飘色,脱离地面,尽展凌空之美,是不同于一般民间艺术的一种色彩感强烈、互动性效果佳的真人秀表演艺术。
下午4时许,飘色巡游队伍拉着表演台从卫国尧小学出发,抵达南洲路的沥滘牌坊后向卫氏大宗祠走去,表演台上面的小演员们都在4-8岁左右的小孩。伴随着铿锵的锣鼓声响起,飘色表演开始,表演者扮演着不同人物故事,十分有趣。
一路上,色仔们吸引近千名的路人围观,观看表演的市民、游客众多,一边大赞神奇有趣,一边拿出手机拍下精彩的瞬间。
吃“十全十美”,联络宗亲邻里情
6时许,晚宴正式开始。祠堂前鞭炮齐鸣,伴随着锣鼓声,栩栩如生的狮子通过一系列的表演,获取悬挂于高处的“利是”。随后,来自城中各个艺术团的演员为乡亲们献上一个个精彩演出,为节日助兴。当晚,除了卫氏族人可以在祠堂碰面叙旧,不少亲朋好友也前来感受这场盛宴。
早年就前往智利发展的成叔表示,“今年赶在过年期间回国与亲朋团聚,还有机会参加这场盛会,一来可以联络宗亲的感情,二来让亲朋好友一同感受春节热闹的民俗气氛,延续了过年的热闹,很开心。”
那么,晚宴吃什么呢?
现场的工作人员表示:“菜式食材每年都差不多,有鸡、清蒸鱼、炒丁、焖猪手、西生菜、虾等一些有好意头的菜式,寓意十全十美。”
在沥滘村长大的阿燕表示,广州人过年吃的都是“意头菜”,是对新一年的美好祝愿。例如,吃鱼意味着“年年有余”,炒丁意味“丁财两旺”,生菜有“生财”之意,“猪手”则意指“就手”,即得心应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下载族谱网APP,找到“圈子”加入姓氏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