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作风建设新成效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 党的作风和形象关系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决定党和国家事业成败。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之际,《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以下简称《摘编》)出版了。这部重要著作分9个专题,收入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论述299段,集中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持之以恒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化作风建设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要求,全面系统阐明了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大意义、目标要求、路径方法等,为推动作风建设走深走实提供了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
解题破局要强化精准思维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提及“精准思维”,强调“要强化精准思维,坚持‘致广大而尽精微’,做到谋划时统揽大局、操作中细致精当,以绣花功夫把工作做扎实、做到位”。精准思维,是在全面认识和深刻把握客观事物本质的基础上,统筹大局和局部,以科学的战略谋划和精细的实践操作,推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的一种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从脱贫攻坚“六个精准”到疫情防控“科学防治”,从营商环境改革“靶向攻坚”到城市治理“绣花功夫”,从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到提高国防和军队发展“精准度”,精准思维已成为贯穿新时代治国理政各领域的关键密码,是新时代取得伟大成就的重要法宝,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方法论支撑。
修好共产党人的终身课题 党性修养也称党性锻炼,是党员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完善,是对共产党的本质属性的内化,是党员在改造客观世界中自觉运用党性原则规范自己的行为,克服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想,不断改造主观世界,不断开创实践和认识新境界的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性修养问题,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关于党性修养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为修炼新时代共产党人的“心学”提供了根本遵循。2012年11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一文中强调,在各级党组织的全部活动中,都要坚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自觉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党的意识、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切实做到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
发挥中医药作用助力银发经济发展 银发经济是向老年人提供产品或服务以及为老龄阶段做准备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和。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我国自20世纪末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老年人口数量和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增长。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碳市场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作为2025年要抓好的重点任务之一,明确提出“建立一批零碳园区,推动全国碳市场建设,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碳标识认证制度”。建设全国统一碳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核心政策工具。目前我国碳市场已初具规模,但其在优化资源配置、激励技术创新和引领产业升级方面的潜能尚未充分释放。
美国滥施关税及中国反制措施的法理视角透析(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主席指出:“关税战、贸易战、科技战违背历史潮流和经济规律,不会有赢家。”近日,美国加征所谓“对等关税”,挑起贸易战,严重损害国际经贸秩序,给全球经济带来巨大负面影响。美国此种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行径,不仅冲击国际经济格局,更暴露了美国贸易政策和实践在国际法及美国国内法框架下的合法性和正当性缺陷。
坚持多边主义正道 捍卫国际贸易秩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主席在会见国际工商界代表时指出:“多边主义是解决世界面临困难挑战的必然选择,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中国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致力于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近期,美方对全球范围内的贸易伙伴加征所谓“对等关税”,尤其是对中国产品加征的关税不断加码。
“大思政课”何以为大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促进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进一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面对新要求,要与时俱进地开展“大思政课”建设,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深入理解并切实解决好“大思政课”何以为大、何以善用等根本问题。“大思政课”何以为大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大思政课”是实现校内校外、线上线下同频共振的系统工程。
加强基础研究要坚持“两条腿走路” 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面临的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根子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源头和底层的东西没有搞清楚。”现代科学技术是一个系统,可分为“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工程技术”三个层次。
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 4月17日,察哈尔读书会第22期暨《胸怀天下: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新书发布会举行。本次读书会聚焦王义桅教授所著、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胸怀天下: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如何再造中国、中国式现代化如何再造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对全球南方现代化的真正启迪等议题展开讨论。活动由察哈尔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高级研究员柯银斌主持。
“中国文化综合创新的回顾与前瞻学术研讨会”举行 近日,“中国文化综合创新的回顾与前瞻学术研讨会”举行。本次研讨会由中国哲学史学会张岱年学术思想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国哲学史学会现代哲学专业委员会、南开大学哲学院、北京语言大学中国文化综合创新研究中心、河北师范大学张申府张岱年研究中心主办,北京语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学者们就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与中国哲学现代化、马克思主义文化综合创新论的基本内容与实践方式,马克思主义文化综合创新论与中国文化主体性以及典型个案等主题进行研讨。
第三届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青年论坛在苏州召开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与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当代阐释”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青年论坛在江苏苏州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苏州大学主办,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研究分会、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承办。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郝立新,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张志强,苏州大学党委副书记邓敏,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副会长兼马恩哲学思想研究分会会长、苏州大学特聘教授任平,以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