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登录/注册
开通会员
下载APP
我要投稿
新闻
族谱
开始寻根
2022
09-21
新闻动态
分享

【新埠唐氏】枞阳钱桥宗祠

枞阳县的钱桥镇,河汊纵横,良田沃野。在钱桥镇的东北部,罗昌河自东北向西南蜿蜒流入白荡湖的过程中,在高丰村(古称新埠咀)中部折了一个湾,又名“唐家湾”,相传这儿就是皖枞新埠唐氏家族的发祥地。


作为家乡的母亲河,罗昌河在昼夜不停地流淌过程中,也流淌着一个古老家族——皖枞新埠唐氏家族代代相传的故事,那故事从元末到明清,从明清到民国……


我最初听说新埠唐氏家族以及唐湾祠堂的故事源于儿时父亲写过的一副对联。记得儿时过春节,人称“老夫子”的父亲庄重地写完对联“晋阳世泽,泗水家声”后,对着迷惑不解的我语重心长地说:我们唐氏家族始居于晋阳(今山西太原一带)郡,我们分支共唐湾祠堂……从此,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唐湾就一直成为我心中的一方圣地。


【新埠唐氏】枞阳钱桥宗祠


二0一六年,听说择址重建后的新埠唐氏宗祠已经在唐家湾落成,富丽堂皇,庄重典雅。欣喜之余,一直想亲临祖祠祭拜,但因忙于生计,分身乏术,常常失之交臂。遗憾之余,此事一直萦绕心中,挥之不去,成为我的一个心结,尤其是当时令进入到每年的清明、冬至前后,神往之心愈甚,以至于唐氏宗祠常常出现在我的睡梦中。


草木葳蕤,布谷催春的六月上旬,在我的堂叔——皖枞新埠唐氏宗祠重建委员会负责人唐志坚,我的堂兄——皖枞新埠唐氏六修宗谱编修组组长唐燕的邀请下,我终于下定了决心,于六月七日上午,踏上了唐湾之旅。


的士穿过风光旖旎的乡野,看着车窗外绿树掩映下恬静的村庄,闻着公路两旁田野里微风送来的阵阵麦香,在愉快中,汽车穿过“公塥”街道后,沿着钱白公路向西行进,穿过横架于罗昌河上的白湖大桥,再穿过一片碧绿的原野,缓缓驶上一个山坡之后,远远就望见一座巨大的牌坊横跨在水泥路两旁,门前两对石狮相对,这就到达唐湾祠堂了。


车子穿过“孝德牌坊”后,在唐氏宗祠前面的水泥广场停了下来。蓝天丽日下,极目远眺,远处青山为屏,河流如带:东边龙城、柳峰二山隔河相望,南边“山浮水面水浮山”的浮渡山一衣带水,西边龙眠、岱鳌二山山脉延伸相靠,北边罗昌河碧水长流。


宗祠前方稻菽连片,一望无际,视线所及,满目青翠。环顾宗祠四周,飞檐翘角,亭台玉榭,雕梁画栋,小桥流水。从正前方的田野方向回望,粉墙黛瓦的“崇本堂”在艳阳下,熠熠生辉。


堂前彩旗飘飘,国旗与族旗交相辉映,相映成趣;门前绿水,背靠青山,碧水倒映着宗祠和蓝天白云,宗祠映衬着碧水,美伦美奂,远远望去,“崇本堂”宛若一艘华丽的游轮,正徐徐行进于碧波之上……


【新埠唐氏】枞阳钱桥宗祠


在族人的引领下,我终于零距离地接触了“崇本堂”。“崇本堂”为徽式建筑,一排排粉白色的马头墙在艳阳下闪闪发光,木石结构,穿斗屋架,前后三进。进门之前,抬头就看见“唐氏宗祠”金字匾额下面的朱漆正大门上一个巨大的“孝”字,堂叔告诉我,百善孝为先,唐氏宗祠的重建本身就是唐氏后人孝心的见证,并且在新埠唐氏十五条家训中,“孝父母”排在首位,唐氏后人应该遵从以贤良方正为本,以忠孝仁义传家的祖训。


一进设有中门,中门门框上方有“承先启后”的横匾,进门右侧立着一块黑色的碑石,碑上用正楷雕刻着《崇本堂重建碑记》。《崇本堂重建碑记》记述,万物皆有本,正本必清源;新埠唐氏宗祠堂号为“崇本堂”,先祖的古训昭示子孙后代要永远铭记:家族兴旺,不忘祖上仙根,历史久长,不离宗族脉络。


【新埠唐氏】枞阳钱桥宗祠


一进中间有个称作“明堂”的天井,增强了宗祠的采光性,又体现了天气下降、地气上升的祥瑞气氛;中进大堂开阔,是族人议事、祭拜之地。


祠堂大厅正面墙壁上镌刻有一、二世祖的长大约10米、宽大约3.5米的浮雕,人物形象鲜明,栩栩如生,浮雕像背面刻有《历史的丰碑》一文,简单地叙述了唐氏渊源以及新埠唐氏家族的发展概况:新埠唐氏自始祖叔虞封于唐地而得唐姓,世居晋阳(今山西太原)一带,传至西汉高祖大夫唐厉为一世祖起,在中华大地开枝散叶,支派蕃衍,传至第五十七代富三公,于元末明初为避战乱,率五子(福一、福二、福三、福四、福五)由歙县崖市徙迁经石埭(台)县香口,再逆江而上,徙迁至桐城会里(今枞阳会宫)。


由于上始祖富三公是位有才德而隐居不士的处士,他家教严谨,处事别于他人,为让儿子各自独立,遂让五子分别做迁桐始祖,分散而居,此后福一公迁至大宥乡新埠咀(今钱桥高丰村),福一公自是新埠唐氏一世祖。从此,新埠唐氏朴耕秀读,绵绵瓜瓞,蔚为望族。


中进墙壁上以彩绘的形式张贴着新埠唐氏家规、家训以及世界上久负盛望的十大顶尖家族的家训,最引人注目的是中进两边柱子上老祖宗留下的一副祠堂楹联:

桐叶荫桐山,龙升屏障,马步藩篱,群岫菁英,

萃陶唐之浑噩俭勤,肇绪昆仑著代远;

新都发新埠,竹涧涟漪,石溪浩渺,一泓明水,

昭忠信于衣冠俎豆,溯源星宿见流长。


整个宗祠内弥漫着浓浓的书香气息,堂叔说,“崇本堂”的落成是当今政治昌明、盛世太平的结果,乱世用武,治世用文,增强“崇本堂”的文化氛围,可以彰显我新埠唐氏“重教育人”的祖训;三进“昭先灵穆”主要供奉着祖宗牌位。


【新埠唐氏】枞阳钱桥宗祠


参观完“崇本堂”之后,族叔律鹏、贻年又带着我到“崇本堂”四周看了看。只见“崇本堂”后面的山岗上,茂林秀竹,郁郁葱葱,林间鸟声呖呖,想想先祖们的英灵能够栖身于此,应该含笑九泉了吧!


在参观过程中,对家乡民俗文化颇为了解的族叔律鹏指着北边那棵槐树,南边那棵梓树,堂前那棵松树告诉我,那几棵树都是有用意的,“怀(槐)中抱子(梓)脚踏松”,喻意唐氏家族人丁兴旺、人才济济、根基稳固、后继有人。最后,族叔律鹏又指着堂前的那方池塘告诉我,该池塘是建祠时人工开挖出来的,前方有水,后方有山,取“前有照,后有靠”之意。来到池畔,定睛细看,一洼碧水中,游鱼嬉虾,怡然自乐也。


随后,我又在祠堂内请来了香纸,在祠堂左侧的“焚香炉”里焚烧了起来,望着那袅娜的香烟,我心中的柔软处不觉被触动了,随之,那氤氲在“崇本堂”背后的历史与故事也如同堂前的香烟一样在我的心头萦绕了起来……


是啊!这里曾是明朝初年一世祖的开基宅地,她的美,美在历史的沧桑,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我们的始祖,在这块土地上生存繁衍已近七百年,在时光流年的流淌中,形成了人、景、史三者相融的诗意般的栖居。


它记录着一个家族成长的模样,它是一条血脉的延伸,是整个新埠唐氏家族的生命河床,它流淌着新埠唐氏家族一代代人的悲欢离合,它是联系着散落于各地的成千上万新埠唐氏后人的根,这根丝丝缕缕,牵动着成千上万新埠唐氏后人的心,根根相系、脉脉相连,是让新埠唐氏子孙纵使远隔重洋,也始终无法忘却的乡愁。


堂叔遥指着几百米外村庄内的那方空地告诉我,那儿就是老祠堂的遗迹地,告诉我,崇本堂又名唐湾唐氏宗祠,初建于明,后毁于兵燹。清康熙初年,在嘉智公六子中以时杰、时燕、时勋、时烈为首,谨守先人之业,同捐祖居地基,于唐湾合族构造而成。


由于尊祖敬宗之风已深深地融进了唐氏族人的血液,唐氏宗祠一直植根于唐氏族人的心中,经过族人将近三年的努力,二0一六年择址重建后的唐氏宗祠融徽派、晋派建筑于一体,富丽堂皇。从此,唐氏先人始得安身。这是唐氏后人孝心的见证,唐氏先祖幸甚!唐氏后人甚慰!


在游览、祭拜完之后,族人带着我到崇本堂右侧的厢房小憩。原来,在崇本堂右侧,盖有平房三间,里面锅灶碗盏、家用什物一应俱全,可同时容纳六、七桌人就餐,堂叔说,这是为了方便春节、清明、冬至期间合族祭拜之用。


【新埠唐氏】枞阳钱桥宗祠


席间,久违的柴锅饭大大地调动了我的胃口,同时调动我胃口的还有堂叔讲述的一件奇闻:不久前,堂叔前往位于山西的唐氏始祖叔虞的祠堂——晋祠祭拜,惊奇地发现,新埠唐氏宗祠崇本堂的大门朝向竟与晋祠门向完全一致,都是背靠西北面向东南!难道这是新埠唐氏后人的孝心感动了上苍,冥冥之中天意使然还是偶然巧合?


如今,新埠唐氏宗祠作为新农村旅游开发项目,已成为文化枞阳的一道靓丽风景,以新埠唐氏宗祠为中心的唐湾中心村被批准建设成省级美丽乡村,它必将吸引越来越多世人的眼球。


返程中,回望着渐行渐远的唐氏宗祠,我的耳畔响起了“无穷岁月增中减,宇宙循环不可寻;绿水青山依旧在,几度人生哪里来”的歌谣,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家,家族,故地,永远散发着生命最初的气息,成为生死不移的眷念与诱惑,成为维系生命、血缘、亲情最牢的根。这根可以开枝散叶,长出藤蔓,向远方伸去。可不管伸向何方,离得多远,如血的乡愁,总自根系流遍枝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下载族谱网app,找到“圈子”加入姓氏圈

唐氏家族圈

全网第25大家族
已有1010万位宗亲
99+

唐氏家族圈

全网第25 大家族
已有1010 万位宗亲

下载族谱网APP,找到“圈子”加入姓氏圈

{{memberTotal}}名宗亲正在热聊 快来加入
{{t.username}}:{{t.content}}

唐氏人脉

{{item.username}}
{{item.userAddress || ''}}
{{item.userCompany || ''}} {{item.userJob || ''}}
下载APP寻找您的宗亲人脉
关于炎黄唐氏网
炎黄唐氏网(tang.zupu.cn)是族谱网旗下姓氏网站,这里汇集唐氏新闻,唐氏话题,唐氏名人,唐氏源流,唐氏文化,唐氏企业,唐氏族谱,唐氏寻根等内容,汇聚各地唐氏宗亲联谊会,打造权威的唐氏宗亲网站。
炎黄唐氏网以弘扬唐氏文化,传承唐氏文明,促进唐氏宗亲和谐为宗旨,是目前国内涵盖丰富唐氏资讯的姓氏网站,是一个综合性的、公益性的唐氏文化交流平台。
族谱网APP二维码
族谱网官方公众号
百家姓宗祠
雍氏宗祠晁氏宗祠融氏宗祠家氏宗祠湛氏宗祠松氏宗祠山氏宗祠贝氏宗祠戎氏宗祠初氏宗祠凤氏宗祠皮氏宗祠邰氏宗祠於氏宗祠荀氏宗祠漆氏宗祠谌氏宗祠訾氏宗祠利氏宗祠宾氏宗祠东氏宗祠裘氏宗祠束氏宗祠赫氏宗祠贡氏宗祠
热门姓氏
炎黄王氏网炎黄刘氏网炎黄李氏网炎黄张氏网炎黄陈氏网炎黄周氏网炎黄杨氏网炎黄黄氏网炎黄赵氏网炎黄侯氏网
族谱网(说明:不良信息举报有奖,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非法信息发布者移交公安机关处理,友情链接合作或举报请添加QQ3683158972)
客户服务热线:400-990-3919 Copyright 2023 zupu.cn浙ICP备18024415号联网备案号: 33010802010815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01008
微信登录
手机号登录
+86
    获取验证码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验证码登录
    注册表示您已阅读并同意《族谱网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您的密码过于简单,请用手机验证码方式登录,并及时前往族谱app修改密码
    点击查看详情
    扫描二维码下载族谱APP
    手机验证码登录
    下载族谱APP
    置顶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