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谭子
(古谭国国君、谭氏开姓祖先)
编辑 锁定
谭子(Tánzi),(约公元前740―660年),春秋时期谭国人(今山东省章丘市龙山镇人),古谭国国君。中国古代政治家、军事家。
人物生平 编辑
相传尧时中原洪水泛滥,尧派鲧治水,鲧采用堵的方法,结果失败了。递舜即位后任用鲧的儿子禹治水。据说鲧的妻子梦食薏苡,醒来后有了身孕,生下了禹。禹治水成功后,舜赐姒姓于禹。周初大封诸侯时,姒姓的一支被封于谭国(今山东省章丘县西),爵位为子,史称“谭子”。其分土在今济南历城之间,实为齐国的附庸,入春秋三十九年,周庄王之十四年、鲁庄公之十年,见灭于齐桓公,而谭子投奔莒(周代诸侯国名),谭子为齐所灭,子孙遂以国名为姓氏。谭子从此成为中国谭氏开族立姓的祖先。
轶事典故 编辑
在春秋时期,谭发扬光大了古谭国的制陶业、农业、制酒业和畜牧业;构造了谭国政权严密而完整的组织管理体系。使谭国都城的经济发展成为中国古代东方的一颗明珠和古代东方的中心城市。在大国诸侯以强欺弱、争夺霸主的春秋时代,首次提出了“尊王抑霸”的政治主张,得到了中小国家的一致响应和支持,周平王东迁后,谭子极力倡导“抑曲扶直,激浊扬清”的政治口号,不参与大国诸侯强加的联盟。积极主张大小国家均应和平共处,睦邻友好,平等互利,共谋发展。公元前684年,指挥了著名的反侵略战争―谭国都城保卫战,使侵略者闻风丧胆。避莒后周王而不去其爵, “盖因谭无取灭之道,是为大国横逆所加”。但谭子从此成为中国谭氏开族立姓的祖先。
谭国所在地,自伯益皇覃氏始,历唐虞以迨夏商,其分属不有同。龙山文化时期有“皇覃”、 岳石文化时期有“犭覃”、商代只有墓地,故地可能已属邢国。自周穆王再分封谭国,历史延续时间较长。灿烂的谭国文化是谭子的祖先和后裔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创造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结晶。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艰难跋涉中生存、延续、丰富、发展着的谭国文化象波澜壮阔的千里黄河奔腾不息。谭文化是东夷文化渊源主干的延续,是齐鲁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谭文化丰富、充实了龙山文化的宝库,使之似喷发不息的源头,注入了中国文化的历史长河,谭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而又独具丰姿卓立不群。
春秋时期谭国都城的内城址。城始建于龙山文化的早期,距今约4500年左右。经历了龙山时代全过程,并不间断地进入了夏代。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城墙的修葺不断进行,后修的城墙或叠压在早期的城墙之上,或紧贴在早期城墙的内外两侧修筑,最早筑的城墙在遗址的最西部,墙基宽约10米,现残高约3米。后经历年修筑,夯层逐渐规整,其上圆形的弧底夯窝至今仍历历可辨。形象地反映了龙山时代筑城技术渐进发展提高的具体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