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自子姓索氏出自子姓,是汤王的后代。商朝的王公贵族有七支,形成七姓公族。商朝灭亡后,周朝建立。周武王把周公旦的长子伯禽封在鲁(今山东曲阜),建立了鲁国,并且把殷商七族中的六族迁徙到鲁国,这六姓分别为徐姓、条姓、萧姓、索姓、长勺姓和尾勺姓。其中的索姓定居于鲁,于是繁衍开来。二、出自少数民族南北朝及唐时胡人入居中原,改汉姓时有由姓氏音译而改姓索者;清朝满族有改姓索者;今满、藏等民族均有索姓。...
索姓起源分布,索姓起源分布 索姓起源有二:出自子姓商殷的七公族之一,汤王后代。据《元和姓纂...
索氏姓氏渊源,索氏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子姓,出自商殷王朝成汤后代七公族之一,属于帝王赐...
...
...
...
2022-06-08
内蒙古赤峰索氏清明迁坟祭祖祖坟乃先人英灵之居所,后人情思之寄托,百善孝为先。祭奠祖先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之美德,修坟立碑是我们后人的善举。祖坟地既是家族血脉之根,也是体现根源的实物载体。...
河北磁州索姓是目前中华索氏最多的聚集地之一。据邯郸市公安局户籍处2017年5月登记,邯郸市索姓人口在籍19549人,且大部都源于古磁州(现磁县)境内的白土镇、陶泉乡、都党乡域内的周边乡村,犹以白土村、索庄村、大水头村、齐家岭村、北莲花村,中岔口村居多。1999年,白土村索姓与邳州索姓合谱联宗,先行迈出中华索氏天下统的步伐,但磁州境内的其他索氏由于历史久远、辈份失准、缺少联络等原因,没有实现磁州索姓成一统的格局。2018年首届中华索氏宗亲会(徐州)之后,由中华索氏宗亲会副会长索拥军、索雅臣、索春林等人主动牵头、积极联络,族内宗亲热情响应、修谱订谍,加快了磁州索氏联谱合宗的步伐。拥军、书然、雅臣、春林等宗亲合影。2019年10月28日,陶泉索姓在索拥军独资慷慨奉献、其父索志勤先生亲自监理下,历经数年辛苦、耗资40万元,终于建成了陶泉村索姓第一座索氏祠堂。祠堂占地约250平方米,坐南向北,开阔三......
翠峰饦饦属于西安周至名特小吃,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传唐贞观年间,扶风索村一索姓姑娘因抗婚逃到周至翠峰山,过着自食其力的隐居生活,唐太宗李世民打猎到翠峰山时,因马惊迷途,闯入索姑住地,索姑娘以自己平时的主食饦饦相待,李世民食后赞不绝口,赦封索姑为“全贞娘娘”,并下旨保护其地。此后,翠峰饦饦传到宫廷作为御宴之品,在西北地区广为流传,成为我国西部的美食佳肴。翠峰饦饦用料极其考究,必须是翠峰塬上的优质小麦加工面成,面是起硬撬软,搓条盘到,再揪成小的面疙瘩放入水中,等锅开时,巧妇用手均匀撕开,如饺子皮一般下入锅中,纯属手工制作。民间有诗云:“手里撕着薄闪闪,下在锅里莲花转,捞在碗里似银盘、吃在肚里真舒坦”。翠峰饦饦以“薄、筋、光、酸、辣、香”等特点享誉三秦。好吃,面只是其一,色香入味,全在调汁。今天的翠峰饦饦已有炒饦饦、烩饦饦、酸汤饦饦、蘸汁饦饦等多种吃法。饦饦煮熟盛在碗里,加入汤汁,只见底......
...
...
...
...
...
...
...
...
武威郡:西汉朝元狩二年(庚申,公元前121年)在原匈奴休屠王的地域置郡,治所在武威(今甘肃民勤),为凉州的州府所在,历史上曾称“西凉”、“姑臧”,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黄河以西、武威以东的地区。西汉朝元鼎年间(公元前116~前111年)以后辖地在今甘肃省黄河西部、武威东部及大东河、大西河流域地区。东汉时期移治到姑臧(今甘肃武威)。十六国时期的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诸国皆建都于该地。...
敦煌郡,治敦煌县,在今敦煌西。属凉州刺史部。最初的敦煌只是一个很小的郡,但它的发展很快,领六县:敦煌、冥安、效谷、渊泉、广至、龙勒。其东以籍端水与酒泉郡为界。重大意义:敦煌为盛大之意。秦代敦煌地区为月氏人驻牧地,随畜移徙,与匈奴同俗,此处是月氏人的属地,亦称月支、禺知的属地,月氏人游牧于河西走廊西部地区,实力强大,为匈奴劲敌。西汉初年,匈奴人入侵河西,两次挫败月氏,迫使月氏人西迁徙于两河流域(锡尔河、阿姆河)。...
东府指的就是同州府。关于这名称,还有一个比较复杂的历史演变过程。史载,西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始把关中分为京兆、左冯翊、右扶风三大板块,因地属畿辅,因而又称做“三辅”。虽然三辅机关都设在京都长安,但管辖区域却不同。...
某支索氏字辈:内蒙古赤峰市某支索氏字辈:精继明良慧,佳孝依玖传。湖北沙市:恢弘龙祖绪,生明远大清。湖北郧县:元良卜传基,永兴景光明,联宗方可继,习文自守成。河南安阳:蒙鸿封奎文,重祖士孝存,安怀振佳宝,光言守简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