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族说帝王】民间文学故事《狸猫换太子》,竟然是源于这位皇帝!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今天阿族,就先带大家来了解下北宋。北宋王朝(公元960年-1127年),始于宋太祖赵匡胤,终于宋钦宗赵恒,共9帝。北宋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又在中国形成了大一统的王朝。北宋皇帝列表一、宋太祖赵匡胤宋太祖赵匡胤(公元927-976年),中国北宋王朝的建立者,庙号宋太祖,赵弘殷次子。948年,投后汉枢密使郭威幕下,屡立战功。951年郭威称帝建立后周,赵匡胤任禁军军官、殿前都点检。周世宗柴荣死后,恭帝即位,建隆元年(960年),他以镇、定二州的名义,谎报契丹联合北汉大举南侵,领兵出征,发动“陈桥兵变”,,代周称帝,建立宋朝,定都开封。赵匡胤称帝后,先后攻灭南平、后蜀、南汉、南唐和湖南等割据政权,统一全国,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混战局面。赵匡胤统治时期,吸取唐朝宦官专权、藩镇割...
白云区的萝岗钟氏是宋朝先锋将领钟轼的后裔在广州白云区的萝岗一带,有不少钟姓人家,这些人世代在这里生活了一千多年,据他们的族谱记载,他们的始祖是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派往岭南的先锋将领钟轼,说起这个钟轼,萝岗钟姓人家可是自豪得不得了。(萝岗二世祖钟玉岩(1155-1225),名启初,字圣德,号玉岩,为钟遂和之子,钟轼之五世孙。)那是在五代时候,中原政权更替频繁,整个中国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广东地区也由刘姓南汉国皇帝割据,自成地方帝国。后来宋太祖赵匡胤设计,通过陈桥兵变,夺得后周政权,并逐步统一了北方,可是还有一些偏远的地方还有一些政权没有归附,南汉国也是其中之一,到了宋孝宗宣宝年间,为了征服南汉国,皇帝派潘仁美率军前来岭南,潘仁美有一个女婿叫钟轼,很有些文滔武略,潘仁美向皇帝推荐,派钟轼做了征南先锋。钟轼得令之后,带领五千先锋兵,一路上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浩浩荡荡,直奔岭南杀来。潘仁美是北宋王朝派往岭南的统帅,钟轼是他的女婿,同时又是...
为什么“赵姓”始终是百家姓前首!为什么百家姓上姬姓最贵,李、王姓氏人数最多,而且上古八大姓氏能排在前十的,一个都没有,反而是没什么亮点的赵姓排名第一。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这是百家姓的前八个字,似乎找不到什么规律,找答案有个小窍门,就是从问题的源头找起。《百家姓》和《三字经》还有《千字文》是古代儿童启蒙的读物,合称三百千。既然是儿童启蒙的读物,那就要符合易读、上口、简单的要求。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多读几遍你就会发现,读起来很上口,也就是符合韵律,这样就便于儿童诵读、记忆。但是,仔细一研究,也不全是按照韵律来排序的。这就说明百家姓的排序不是按照一种规律来的。《百家姓》成书于北宋初年,是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书生编写的。宋朝的国姓是赵,这就很好解释了为什么《百家姓》排名第一的是赵姓,宋朝时期,文化经济很发达,相比其他朝代,因为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是靠着手中掌握的军事力量上位的,因此赵匡胤当权后制定的国策就是抑制武风,...
【阿族说帝王】陈桥兵变后,柴荣的儿子神秘失踪,柴姓后人现今何处?公元960年2月2日(后周显德七年正月初三),大周禁军在开封城北的陈桥驿发动兵变,拥立殿前都点检赵匡胤为皇帝。两天后,周恭帝柴宗训被迫让位给赵匡胤。北宋建立,仍定都开封。赵匡胤“陈桥兵变”之时,周世宗柴荣还有3个儿子活着,可在宋朝建立后不久,其中的2个居然神秘了。这2个曾经的“皇子”究竟去了哪里?他们的背后又有怎样的隐情?在欧阳修所著的《新五代史》中,关于柴荣的后人,有着极为诡异的记录:从这段记录中可以看到,周世宗柴荣一共有7个儿子,前3个都被后汉政权杀了;剩下4个中最大的一个就是后来的小皇帝柴宗训,还有一个柴熙谨在柴荣活着的时候(乾德二年)就夭折了。也就是说,柴荣去世时还有3个儿子活着;可在北宋建立后,柴宗训的另外2个活着的居然了。如何处理前朝皇族,特别是皇子对历朝开国皇帝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事情,稍有不慎就会引发国家动荡。数百年后,一个不知所踪的建文帝就闹得朱棣一生心神不宁;而清朝初年那...
【百家名人】赵--宋太祖烛影斧声的历史迷雾宋太祖赵匡胤(927年-976年11月14日),中国宋王朝的建立者,庙号太祖,汉族,出生于洛阳夹马营,祖籍涿州(今河北),河南洛阳人。出身于军人家庭,高祖赵朓,祖父赵敬,赵弘殷次子。948年,投后汉枢密使郭威幕下,屡立战功。建隆元年(960年),他以“镇定二州”的名义,谎报契丹联合北汉大举南侵,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定都河南开封。在位16年。在位期间,加强中央集权,提倡文人政治,开创了中国的文治盛世,是一位英明仁慈的皇帝,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杰出人物。太祖的赫赫功绩大家都知道,主要讲讲赵匡胤之死,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烛影斧声”.先让我们回到1000年前皇宫中的案发现场,回溯一下发案的经过。这一年开封冷得很早,到了10月19日,已经北风骤起,大雪纷飞。官家(当时的臣民,特别是宫内的内侍和宫女都习惯称皇帝为官家)当天一个人宿于寝殿,召晋王(当时臣民习惯称赵光义为晋王)入宫一边饮酒,一边商量国家大事...
今天,我们一起去拜访,广东越秀区赵宗祠广东赵氏族谱版本虽多,所记载的先人均追溯到赵匡胤、赵匡义、赵匡美三兄弟;而早在公元前204年秦军副帅赵佗就在广州建立了南越国宗祠自述“百家姓”编于宋朝,皇帝的姓氏是国姓,当然放在第一。“百家姓”的第一句:赵钱孙李,“赵”指“权”,“钱”指“金钱”。世间万事权和钱的问题是首要问题。广东赵氏族谱版本虽多,所记载的先人均一致追溯到赵匡胤、赵匡义、赵匡美三兄弟。据考证,赵氏入粤源流有三派,而我所在的增城市中新镇高车村之本地赵氏,是三派之一的魏王派。高车村是赵姓单姓村,现有村民600多人,分为本地赵和客家赵两支,本地赵约占三分之二。本村人称客家赵为“二房”(太宗为二子),本地赵为“三房”(魏王为三子),彼此关系融洽。我始建于清,后有维修。坐西朝东,五间三进,总面阔17.5米,总进深31.9米,建筑占地558.25平方米。硬山顶,镬耳封火山墙,灰塑龙船脊,绿灰筒瓦。青砖、土坯砖砌墙(俗称“金包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