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扫墓这7大禁忌您一定要知道!4月将至,传承两千多年的清明节也快到来了,清明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具有缅怀先人、礼敬祖宗的重要意义。清明节扫墓是必不可少的,但扫墓也是有一些禁忌和避讳的,要知道有些讲究未加注意,就可能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下面一起来看看扫墓的七大禁忌吧!1孕妇避免扫墓;孕妇最好避免清明的扫墓活动,这不仅仅是阴气重的影响。从别的方面来说,清明时节是非常拥挤的,为了胎儿的安全,并不建议孕妇去参加,再者扫墓的气象和周边的环境均不利孕妇的健康。此外是女性有例假,也要避免此类活动。2不可在墓地拍照;大家扫墓的目的都是为了祭祀祖宗,而非玩乐。举头三尺有神明,大家扫墓的时候,最好心怀敬意,专心谨慎,千万不要在墓地合影,甚至随意拍照,否则引来了不好气场,就有阴阳失衡的可能,会损害个人的运势。3忌穿大红大紫;清明节是不能穿大红大紫去上坟的,相信大家也不会穿这样的衣服去参加此类活动的。4外人不要参与他人的扫墓;清明的时候作为
清明节祭祖扫墓主要有这样几个重要意义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其主要形式是“祭祖扫墓”。人各有其祖,但“祭祖”不仅仅是个体行为,而是有其深刻的文化大背景。春秋以降人们便在这个“气清景明”的节气中,年复一年地对先人进行着“祭之以礼”的追远活动。而自清明节成为法定假日以来,其更是成了增进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途径,不少海外侨胞、华裔,都有清明回乡扫墓的习惯,以示不忘先人、不忘故土的敬祖爱国之情。在这个前提下,基督徒正确认识清明节便成了一个非常重要而又敏感的问题,如何回应这个传统节日呢?笔者斗胆作一些查考,所得结论并非正解,唯愿抛砖引玉,助人解疑抒困。祭祖扫墓的意义;“祭祖扫墓”既然是清明节的重要活动形式,那么认识“祭祖扫墓”的性质,对于基督徒来说便甚为重要,简单来看,其性质有三。文化道德性:绝大多数以酒食进行祭奠的孝子贤孙其实都是明知一滴也无以到九泉的事实,但却宁愿相信亲人、先祖能够领受自己的情意与祭奠,正如现代新儒家
恩平人“行山”的文化习俗,一个不一样的清明祭祖扫墓又是一年清明时,每到这个时节,都有绵延不绝的思念。外出工作的乡亲或出国的华侨、港澳同胞都十分看重清明节,纷纷回乡扫墓祭祖。在我市,清明扫墓祭祖用恩平话一般称为“行山”。下面请随记者来了解一下我们恩平人“行山”的文化习俗。2日,曾先生一家大小抬着烧猪,挑着卤鹅、烧饼及其他祭品,来到自家的祖坟。曾家的男丁先将坟头的杂草清除干净,然后依次摆上烧猪、卤鹅、熟鸭蛋、烧饼等,挂上白色的“山纸”,再点燃香烛、纸钱等祭品。接着,一家人在坟前一字排开,大家双手合拾虔诚地向祖先行拜礼,同时,家中长辈还会在一旁说一些祝福的话:保佑一家人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大吉大利等。整个“行山”活动按照先辈言传身教的礼仪、风俗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曾先生表示,“行山”既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又重在倡导敦宗睦族的孝亲理念与感恩情结,增进了彼此的宗亲情感。“行山”所有的程序完成之后,参与“行山”的人一般会围在一起吃吃烧饼、烧猪,聊聊近况
各地发文暂停现场祭扫活动,今年清明节崇尚线上扫墓导语:再过不到一个月就是清明节了,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往年很多人都开始着手准备祭祀活动,缅怀已故的亲人或祈求先祖的庇佑。但今年受疫情影响,直到现在很多村子还处于封闭式管理状态,那么今年的清明节祭拜活动,是否会受疫情的影响呢?如果不能亲临现场祭扫,我们又将如何表达追思?多地叫停现场祭拜活动连日来,天津、汕头、苏州等多地民政局、疫情防控指挥部已陆续发布通知,暂停清明节现场祭扫祭祖活动。为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推行科学文明的祭祀方式,营造安全、有序、文明、和谐的良好祭扫氛围,多地向市民群众发出“不现场祭拜、不踏青祭拜”等清明节文明祭扫倡议。“祭扫能否恢复,什么时候恢复,要根据疫情情况而定。”某地民政局一名工作人员就表示,祭扫重在表达感情,不管在什么地方祭扫,只要是真挚的情感,同样可以追思亲人。目前大家做好自身防护,确保身体健康,就是对逝者最好的告慰。相关部门倡导网上祭拜其实早在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