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氏图腾释义【释义】舒的本义是伸展,延伸。形声字,其引申有舒缓之义。舒也同徐。可以看作徐徐、慢慢。金文的舒字像一个人肩扛一根木头,在土台上建屋子,不但可以徐徐而上,也可防虫蛇及避潮湿,使人感到安全和快意。【起源】周朝,皋陶的后代被封于舒国(在今安徽省庐江县西),公元前657年,舒子平被徐国所灭,后又复国,称为舒鸠国。公元前552年,又被楚国所灭,子孙以“舒”为氏。得姓始祖:皋陶始祖地:安徽庐江郡望堂号:京兆、庐江、巨鹿;平阳堂太湖县舒氏丹赋堂太湖县新仓镇舒氏始祖铭公元末明初,朱洪武与陈友谅大战鄱阳,百姓遭殃。舒姓先人为避战乱,从江西鄱阳湖瓦屑坝迁徙到安庆一带。当初,铭公在宿松县黑羊河安了家,黑羊河有个叫舒铭嘴的地方,即因舒铭公而得名。后来迁到太湖县新仓镇龙林村舒家大屋,铭公后人枝繁叶茂,分居全县各地。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新仓镇舒氏字派:明良允世必久芳,忠厚其心福德长;华国文章征济美,家声克振......
在众多的历史文献和诸多舒氏家谱中,都有很大一部分尊奉皋陶为舒氏始祖。而且,众多的古代文献如《尚书》、《论语》、《左传》、《史记》、《世本》、《风俗通》、《论衡》、《路史》、《通志》等等,都记述了一系列关于皋陶及其世系的有血有肉的事迹,显示出他是一个活生生的历史人物。这些文献都指称皋陶为偃姓,承认舒氏出自偃姓。当代学者在整理和解读皋陶的历史资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皋陶为上古时代东夷族团的首领,已成学术界的定论。为了简明扼要,我们依据一些主要的历史文献资料,参照学术界的最新成果,梳理出“始祖皋陶说”的一个基本线索。中华舒氏始祖皋陶1、东夷起源概说东夷是我国上古时期一个庞大的族团。东夷族团和西羌族团融合,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的主体。中华民族的其他构成部分如南蛮族团、北狄族团、东胡族团和百越族团等几乎都是从这两个族团中分出去的。西羌族团的始祖是炎帝和黄帝轩辕氏,东夷族团的始祖是太昊......
舒邵(东汉名士)曾为好友伯膺****杀人,事发后,为弟兄争死,被誉为义士。舒元舆(唐代御史中丞、诗人)婺州(浙江金华)东阳人/兰溪人。元和中,登进士第,调鄠尉。裴度表掌兴元书记,拜监察御史,再迁刑部员外郎,改著作郎,分司东都。李训与元舆善,训用事,再迁左司郎中。御史大夫李固言表知杂事,固言辅政,权知御史中丞。不三月,即真,兼刑部侍郎,专附郑注。月中,以本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甘露之变,为仇士良所害。诗六首,编为一卷。舒瞵宋代时称“第一教授”奉化(今属浙江)人,南宋官吏、学者。乾道八年(一一七二)进士,为徽州教授,时称“第一教官”。官终宜州通判。谥文靖,有《舒文靖集》。舒邦佐(南宋官吏、学者)隆兴府靖安(今属江西)人,淳熙八年(一一八二年)进士,历任蒲圻主簿、善化主簿、衡州录事参军。治事廉明,去官之日,百姓痛哭流涕。有《双峰猥稿》。舒清(明代廉吏)江西德兴人,成化进士,授工部主事,历营缮郎中,......
...
...
...
2022-06-14
在安徽黄山市黟县城区四周,如群星拱月般围绕着众多古老氏族聚居的自然村落。它们分别用自己悠久的文明历史,独特的村落特色,秀丽的自然景观,向世人展示着无穷的艺术魅力,。素有“小桥流水,人杰地灵”美称的屏山村,就是其中一座典型的古文化村落。屏山村,地处黟城东北约4公里的吉阳山、屏风山下,因村北向有屏风山,其状如屏风而得名为屏山村。又因此地明清时建制属黟县九都,村又多为舒姓聚族而居,故又名九都舒村。菜花香处屏山村与黟县桃花源中众多聚族而居的古老村落一样,也有悠久灿烂的文明史。相传上古颛顼时期的伏羲氏九世孙,名树子。叔子曾被颛顼任命为“纾”地的地正。纾即现今安徽省庐江县西南,地正即地方的行政长官。后改“纾”为“舒”,子孙后裔便以地为姓。按此算来,舒氏得姓已有四千五百多年历史了。傍晚村景春秋时期,宋僖公三年,舒国被灭,舒氏散迁。汉武帝时,舒氏九十九世祖舒骏,性格贤良,志大才高,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
舒氏为任丘八大家族之一,也是典型的科举家族。据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舒成龙所修《任丘舒氏族谱序》记载,该姓始祖舒道武于“前明永乐中由小兴州移家任丘之石村”,舒成龙为九世。舒氏家族在官场没出过朝廷权要,官位最高者为九世舒成龙及十世舒其绅,官至道员(从二品或三品),政声皆好。此外,还有几个人做过知县。舒成龙(公元1700—1771年),字御天,号刑南,晚号洗心居土,任丘议论堡乡石村人。一生勤政爱民,廉洁奉公,政绩卓著,深得民众称道和拥戴。他自幼举止端庄,不苟言笑。五岁随其父学《论语》,二十多岁到京城,以忠信好义闻名于京都,怡亲王和硕听说他的忠义之名,请入府中,问以时事政见,舒成龙陈述了几条,都很中肯,得到亲王的赏识,称赞他为“经济之才”,想“特荐”他去做官,舒成龙“力辞”。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朝廷考派职官,授予舒成龙州同职衔,先在户部营田司效力,因有成绩,吏部核议以知州用,分到兵部......
第一节舒氏旧谱中关于叔子的材料目前见到的舒氏旧谱中关于叔子的材料主要有:一、民国安徽池阳《京兆舒氏家谱》(池阳谱)包括:1>《京兆舒氏统修宗谱》,民国二十三年安徽贵池、石埭等县的舒天才等人编辑。2>《京兆舒氏重修宗谱》,民国三十六年,舒高烺等人补修。贵池、石埭等地历史上曾属于池阳郡,加之这两部谱系沿习同一谱头修订,主干记述基本一致,因此统称为民国池阳《京兆舒氏宗谱》或池阳谱。民国池阳《京兆舒氏宗谱》中收录了较多的关于叔子的历史材料,其中最早的有署“晋成帝咸康二年(336年)”的。我们就按这些材料所署的时间来陈述。1.据称是宋代以前的材料:①舒逖奏表。晋成帝咸康二年(336年)三月,诏索天下谱,尚书右仆射舒逖奏上《京兆舒氏大宗血脉谱》。这是迄今见到的所署时间最早的“叔子说”材料。②舒赞奏表。唐贞观十二年(638年),光禄大夫舒赞奉诏向朝廷表奏舒姓旧谱。③邢广宗奏表。这是在舒逖表奏家谱之后,尚......
2017年4月3日湖南双峰重建舒氏宗祠奠基仪式舒氏宗祠风水诀三山五岳自昆仑,五湖四海容三江。千里来龙降吉祥,福地结穴现祠堂。周武天子封祖地,舒嗣春秋播四方。根植上湘结硕果,沧海桑田生生旺。舒风宗祠风水局千里来龙福地结穴。阴阳交合龙凤呈祥。舒氏宗祠风水龙虎山虎踞龙盘石,五湖四海护龙头。前有蚂蚁台,是龙凤呈祥势。石江二支合流处有舒公洲,是二龙送宝。前有侍形山上四十八峰,是四十八侍臣,伏侍真龙。2017年4月4日中华舒氏宗亲2017年(深圳)第一届交流聚会进行时...
览余平阳,本属望族。说礼敦诗,家庠党熟,秉性温良,存心浑朴,焉用格言,再三是渎,枝茂叶繁,恐染时俗,越矩偭规,或有伪鬻(育),仰体祖先,家训刊録,贤无逾闲,愚当佩服,愿我宗人,性情陶淑,忠厚世传,淳风永卜。尊卑不可紊乱。务须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语言必顺,饮食必让,步趋必徐行,坐立必居下。勿恃膂力之刚强,以卑凌尊;勿依身势之赫濯,以贵傲长,族人其共勖哉。亲九族所以敦本也。虽五服之杀不无亲疏,而一气之分,原无厚薄,务期吉凶相庆吊,疾病相扶持,患难相周息。如有孝子贤孙,义夫孀妇及齿德俱尊者,族人当匡冀辅持,乞恩旌表。至若后进卓有大志,嗜学从师无奈,困乏莫遂,族人当多方资助,以底於成,切勿重财疏义,漠不关心。父母居五伦之首,而孝道为百行之原。生当及时尽孝,病宜亲侍汤药,至於既终,必从容料理,沐浴更衣,然后移向中堂,致祭举哀。及敛棺时,凡衣衾棺椁务要亲自捡点,不得诿诸他人,致生后悔。择吉地......
null...
舒家村由来舒家村位于舒家村乡的中部,距县城35公里,锦江河贯穿境内,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日照适中,无霜期240天左右,适应发展农业生产,盛产稻谷、柑桔、无籽西瓜、红糖、花生、油菜、大棚蔬菜、冰糖橙。解放前,舒家村与大桥江乡一并属晴云乡管辖。新中国成立后,1958年建立乡级政权,舒家村属舒家村人民公社的一个大队,1980年撤公社建乡,现为舒家村乡的一个村。舒家村的地名是由姓氏舒姓居多而取名的。据其族谱记载,舒姓是黄帝的直系后代。在周代,周武王攻灭商朝后,大封诸侯国,封古帝皋陶的后代于舒(今安徽庐江县西),建立“舒”这个诸侯国,爵位为子爵。公元前657年徐国灭舒,公元前552年,复国后的舒国再次被楚国灭亡,舒国的公族后代子孙就以国名“舒”为姓。此后舒姓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均以安徽庐江为其繁衍的中心,后逐渐昌盛为舒姓历史上的第一大郡望———庐江,舒家村舒姓先祖舒翁便迁往现江西的吉......
靖安舒家号称舒半天,是因为靖安的居民以舒姓的居多。县志记载舒姓南宋年间从舒城迁到靖安,已经差不多有七八百的历史。靖安县城的所在地双溪,又是舒姓居住比较集中的地方。舒家先祠原址在现靖安县西门老教育局里面,人们习惯称舒家大祠。大祠的头门为一座斗拱榫接庑殿式门楼,门前正中上方悬挂着书有“舒氏先祠”四个大字的金匾。西门老街残留的舒家大祠堂柱子下面的石头物件。木门楼据靖安县志记载:舒懋官,字长德,号萸房,靖安县西门外太史第人,其父麟祥,靖安县“木门楼”(《白香词谱》的编纂者舒梦兰的出生地)人,可见,木门楼就是舒梦兰先生的故居。舒懋官受其影响,学业颇有造诣。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中进士,嘉庆五年(1800年)开始,先后任广东英德、丰顺、新安、香山等县知县。太史第太史第是古时文人待进士及第并出任京官后,择基另建新居。靖安太史第座落于江西省靖安县城西清湖巷系马桩后,是一座五幢(重)直进、两层砖木结构......
...
...
...
...
舒氏和公通谱
舒氏大成宗谱 [13卷,首10卷]
嵩山舒氏宗谱 [6卷]
永川舒氏宗谱 [8卷]
舒氏宗谱 [6卷,含卷首]
永川舒氏宗谱 [8卷]
舒氏宗谱 [6卷,含卷首]
舒氏宗谱 [6卷,含卷首]
石江舒氏族谱 [5卷]
舒氏四修族谱 [25卷,首7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