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铲海关全景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孙朝方 张林 王晓云
这是在中国地图上怎么也找不到的孤零小岛,静伫在浩瀚的珠江口伶仃洋。大铲,这个面积仅0.9平方公里的小岛上,有着“全国唯一365天都全天候工作的海关,海上中途监管占全国总量的80%”。
大铲岛面向南海,左前方是香港,右前方是澳门,是珠江口磨刀水域、南沙水域以及东江、西江、北江的交汇点,也是来往港澳小型船舶进境的第一关和出境的最后一关,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早在清朝光绪25年(1899年),清政府就在大铲岛上设立了“九龙新关大铲厂”。改革开放30年来,这片水域一直是南中国海上缉私的主战场,被誉为海上“打私桥头堡”。
新中国海关海上缉私发源地
从岛上五人合抱的参天古榕和刻着“九龙新关大铲厂界”的石碑上,依稀可见它的久远。
大铲海关关长广战介绍,大铲海关(缉私分局)自1999年3月成立以来,主要肩负对来往港澳小型船舶实行中途监管和珠江口水域海上缉私两大职能。其中,中途监管任务涵盖广东、广西,6个直属海关,44个隶属海关的62个口岸的来往港澳小型船舶和货物;年均监管进出境小型船舶约11万艘次,约占全国海上中途监管业务总量的80%。
“看水客”是海上缉私的“老对头”。为打击“看水客”,严寒酷暑,关员们都常常泡在水里,有时要埋伏大半天。每次行动,为了“不打草惊蛇”,关员常常要故意驾艇绕一周避开“看水客”,而不是直奔目标。因为行动多数在深夜或凌晨,海上风高浪急,关员开着关艇常常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危险,一出艇至少一整夜甚至一两天,只能啃干方便面,但“收获”往往很少,多数是扑空的。
广战告诉记者,大铲海关是新中国海关海上缉私的发源地,也是主战场之一。“在建立电子监控室之前,要人工检查,每天有上千艘船只停在海上,一到晚上,海上灯火通明”。
据介绍,20世纪80年代初,大铲海关率先打响了打击群体性走私活动的第一枪,至此,海上查缉走私高潮的序幕在广东沿海地区陆续拉开。广战介绍,当时,大铲海关曾在担杆水域连续查获三宗当时全国最大的外轮走私香烟、洋酒案,案值近5000万元,抓获多名外籍嫌疑人,从此树立了大铲海关人“国门卫士”的形象,震慑了猖獗一时的海上走私活动。??
2008年北京奥运安保期间,大铲海关通过舱单和风险分析,查获一宗来往港澳小型船舶船员夹藏走私进口氰化亚金钾案,经缉私局专案组侦查扩线,成功打掉一个走私400多公斤剧毒氰化物、案值近5000万元的犯罪团伙。
2011年1月,大铲海关通过情报经营,成功查获走私出口国家重要战略物资产品锡锭100余吨,案值1800多万元。大铲海关(缉私分局)2012年查获案件数位居全国第一。
成绩背后,是海关的监管关员24小时坚守在海图监控、舱单分析、轨迹回放、风险布控、登船检查的岗位上,正是他们长年的坚守与默默的付出,确保了每年约11万艘次进出境小型船舶的正常通关,为泛珠江区域水上物流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大铲海关的武术队正在训练
生活条件艰苦,他们自建家园
“由于地处海岛,远离总关,大铲海关的工作、生活条件挺艰苦。”广战告诉记者,海岛四季潮湿,蛇虫出没,这座普通的关员宿舍是解放前的建筑,房产证是由叶剑英和陶铸签发,经过多次维修翻新后如今仍在使用。
“我们是真正的自建家园,自己种果树、菜地,自己养殖,鸡苗、花木还是兄弟海关友情赞助的。”广战说,岛上每位关员,都是工作时各司其职,得闲时兼任绿化工、清洁工、电工、菜农、果农……自己动手可以省下部分钱,做更多的事。
广战坦言,大铲岛有个尴尬的“两怕”:怕人上岛来,没钱接待;怕人不上来,不了解岛上的情况。大铲岛地处经济特区深圳,拿的却是广州海关发的工资,难以享受特区待遇。多年来,关员们养成了自力更生的习惯,岛上的一草一木、一路一栏都凝结了驻岛关员的心血与汗水。
长期生活在岛上,关员们难免感到一丝与世隔绝的清苦与寂寞。“岛上一位干部去北京出差3个月,回来发现,自己的被褥、枕头已经长出了小蘑菇,岛上的潮湿即便是在最好的季节,外面的人恐怕也受不了。”广战说,直到2008年才结束水船运水的历史,直到2010年才结束依靠柴油机自行发电的历史。
“守得住清苦、耐得住寂寞、挡得住诱惑、管得住小节”,广战感慨,小广场墙上印着的这句话是几代驻岛者的真实写照。至今,岛上的办公条件仍然不足,几个人共用一台电脑,两个人共用一张床,最豪华的场所是约60平方米的会议室。
近年来,海岛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2008年实现公网供水,结束大铲百年无水的历史;2010年实现公网供电,结束大铲60多年依靠柴油发电的历史;2011年5月监控中心大规模改造胜利完成;监管观通站拔地而起、沿海路顺利开通……如今的海岛,鸟语花香、果树成荫、天堑变通途。
岛上缺医少药,他们相依为命
刘海川,现任广州海关缉私局海上缉私处处长,并兼任大铲海关缉私分局局长、大铲海关副关长。
初见刘海川,他剑眉大眼,站如松、坐如钟,让人很远就能够感受到强烈的气场,交谈中才了解到,他自幼习武,至今已坚持四十余年。现在,只要在岛上,他就会带领岛上的武术队员进行武术训练,风雨无阻,从不间断。
广州海关关长高融昆曾评价他“有血性”,同事们说他干起工作来是个拼命三郎。从事缉私警察工作以来,破获多起重特大案件。
“人在大铲,大家感情非常好。以前岛上的条件非常艰苦,关长的工作就是给大家舀水、分水,一方面水贵如油,另一方面喝了就掉头发,当时编的还有顺口溜……”刘海川告诉记者,那时的通讯也是大问题,年轻关员只能通过来往港澳的船只把信带回去给恋人。
有一次,在宿舍楼旁的草地上,一条竹叶青蛇咬了正在练三节棍的男关员,毒素很快让他的腿肿了起来,岛上没有医生,大家立即把他送到了深圳人民医院,又转到深圳中医院,医生说:“晚来10分钟就死了。”刘海川说:“离岛离家,无医生,这是天然的苦,还有精神上的苦。”
几年前的一个早上,40多岁的船管组组长钟锦嘉没来吃早饭,等有人推开他的宿舍门时,发现他坐在椅子上已经安静地去世了,大家都十分悲痛。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公司简介 |人才招聘 |旅游合同 |投诉监督 |预订方式 |补充协议 |付款方式
更多精彩尽在深圳国际旅行社-深圳旅游集散地中心
最新最好最划算的旅游线路尽在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www.kmguol.com2002-2019昆明国旅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