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扶风
汉代右扶风秦汉时期在两汉时期与京兆尹、左冯翊合称三辅,是西汉时期的政治中心。负责管理当时京城附近地方行政事务,类似于郡太守。右扶风始由汉武帝改主爵都尉所置,治所在长安(今陕西省兴平东南)。按《汉书》载所辖:十五城,户万七千三百五十二,口九万三千九十一。葛剑雄计算,汉代右扶风总面积为24,154平方公里,人口密度密度每平方公里大约为33.77人。东汉时移治槐里县,建武六年(30年)废除郃阳、祋祤、粟邑、栎阳、翟道、谷口、鄜县、武城、沈阳、征县、云陵、怀德12县。永平八年(65年)复置武功县,永元二年(90年)复置杜阳县。据《后汉书·郡国志》记载,永和五年(140年)时,右扶风户口有17,352,人口93,091。中平六年(189年)分右扶风雍县、渝麋、杜阳、陈仓、汧县5县设置汉安郡。兴平元年(194年),漆县移属新平郡。东汉末年,右扶风领有槐里、安陵、平陵、茂陵、鄠县、郿县、栒邑、美阳、好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