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登录/注册
开通会员
下载APP
我要投稿
新闻
族谱
开始寻根
2019
09-07
新闻动态
分享

佘氏郡望大全

简要介绍:“郡望”,就是“郡县”与“望”的合称。“郡县”是一种行政区划,“望”是名门望族。“郡望”,就是“郡县”中为众人所仰望的显贵家族。

 

佘氏郡望
      中国夏商周时间,“姓”与“氏”合二为一 。
一个家族在获得姓氏之后,便开始繁衍发展。由于各种原因,同一姓氏的人不可能始终居住在同一地方,而居住在不同地方的同一姓氏的人,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原因,其社会地位也不可能完全一样。秦朝的时候,郡县制正式建立。清代钱大昕在《十驾斋养新录.群望》中说:“自魏晋以门第取士,单寒之家,屏弃不齿,而士大夫始以郡望自矜。”故而魏晋唐隋时期,
     
那些地位比较高的人为表示自己这一支高于其他地区的同姓人,便在自己的姓氏前加上所居住的地区(郡、县),这样就有了郡望。如陇西李氏,即居住在陇西郡(今甘肃天水一带)的李姓人;又如汝南周氏,即居住在汝南郡(今河南上蔡一带)的周姓人。
      “郡望”,就是“郡县”与“望”的合称。“郡县”是一种行政区划,“望”是名门望族。“郡望”,就是“郡县”中为众人所仰望的显贵家族。
      根据目前我们看到的全国各地的佘氏族谱及有关史志资料,我们得知,魏晋唐隋时期,佘氏的郡望主要有三个:
1、雁门(属今山西)
      佘氏的郡望最早、最突出的就是:雁门(属今山西)。
     
雁门郡,战国时赵武灵王置,秦时治所在善无,今山西旧代州宁武之北部、及朔平南部、大同东部北部皆其境。汉亦为雁门郡,治善无,在今山西右玉县南,辖:善无、沃阳、中陵、阴馆、楼烦、武州、剧阳、崞、平城、马邑、疆阴等县。后汉移郡治阴馆,在今山西代县西北。三国魏移治广武,在今代县西十五里。后魏移治古上馆城,即今代县治。隋开皇初废郡为代州,大业初复置。唐时多次废置,宋时称代州雁门郡,金时废郡。
     
湖南康熙年间《邵陵太平佘氏族谱》在“邵陵佘氏得姓源流考”中记载:佘氏源于“人皇支裔”,“受姓固久矣,派出于山西代州之雁门”,唐代“朝奉公为今太平佘氏鼻祖,方来自雁门”;湖南邵陵道光年间续修的《佘氏族谱》序中云:“佘氏之兴至雁门始”。贵州《黔湄佘氏族谱》在“黔湄佘氏世系”中亦称佘氏源于“人皇支裔”,夏后氏时,佘氏先祖“失官居于北方戌狄之间(即今之内蒙古大佘太、小佘太一带)”,“合人示为佘”,“至周时始南迁,初到山西代州雁门关,子孙繁衍至盛,遂立雁门为郡”;贵州遵义凤冈天桥《佘氏族谱》的“佘氏木本水源”则云:“我佘氏源出山西雁门”。
     
广东阳江《佘氏族谱》在“佘氏肇姓南迁考”中以余讽为始祖,东晋明帝赐都尉余讽“姓为佘氏,更名顽”,顽“生子昭元”,“历官至镇海大将军,以功赐雁门为郡”。《雁门佘氏宗谱》第一册“重修宗谱序”亦云:“稽我佘氏,乃夏禹季子余侯之裔。历商周秦汉至东晋,雁门郡都尉余讽功勋卓越,闻望日隆,明帝太宁三年乙酉赐改佘氏。是讽公为佘氏得姓始祖。”
安徽《五松佘氏重修族谱序》中则以西晋余昭元为始祖,云:“铜陵佘氏者,自西晋昭元公为镇海大将军,却脱忝判找子辔佘。”
     
湖北蒲圻佘氏宗谱铜陵堂镌:一世昶公,伯高之子,封为佘令郡(即雁门)将军后以佘为姓。《江西修水佘氏源流》亦记载:在“群望”时兴的“魏晋”之前的夏商之际,佘氏先祖“佘昶”,即已镇守雁门,被“封为佘令将军”,雁门被称为“佘令郡”。
      从上可知,北宋以前,无论是“合人示为佘”姓者、“余改佘”姓者
,还是“伯高之子封为佘令郡将军后以佘为姓”者,都在不同时期以“雁门”为郡望,即如:《广东通志》云“佘望出雁门”,和《安徽古歙严镇佘氏本宗图谱》记载“佘姓望雁门”。
      那么,北宋以后流徒在神州各地的佘氏支派,无论他们是否直接从“雁门”迁出,自然也大都以自己的祖先郡望“雁门”为荣,故有“天下佘氏宗雁门”之说。
2、新郑(属今河南)
     
新郑,即今河南新郑市。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封弟弟姬友于郑(今陕西华县),曰郑桓公,此郑建国之始。东周初郑武公迁都河南,曰新郑(今河南新郑,距郑州市三十八公里),以别于原陕西省之郑地。秦置新郑县,又分置苑陵县,同属河南郡。晋省新郑入苑陵郡地。隋朝开皇十六年(丙辰,公元596年)复置新郑县,隋朝大业初年(乙丑,公元605年)省苑陵入新郑,后不复变。唐、宋诸朝以来或属郑州、或属开封府、或属钧州,时有变动。
      新郑,在中国历史上没有作为郡设置过,而是郡下的“县”设置。但出自新郑的佘氏望族一般都将其作为重要的郡望之一。
     
贵州《黔湄佘氏族谱》在“黔湄佘氏世系”中记载:“唐时有河南之新郑郡”;贵州遵义凤冈天桥《佘氏族谱》的“佘氏木本水源”则云:“我佘氏源出山西雁门”,“初迁河南郑州(新郑郡)”。
     
湖南康熙年间《邵陵太平佘氏族谱》在“邵陵佘氏得姓源流考”中记载:佘氏“流衍日广,其在金陵地则谱于华亭新安者最著,在中州则陈留新郑特盛,在楚地则富川有之,高成有之,零阳诸邑亦有之,而吾族则演于资阳者也”。湖南邵陵道光年间续修的《佘氏族谱》序中云:佘氏“大嗣后派衍铜陵”后,“又衍为新郑”。
3、铜陵(属今安徽)
      铜陵,作为县设置,中国古代有两个。
     
一个在今广东。隋开皇十年(590年),龙潭县改称铜陵县(县治迁至今广东阳春市石望镇),属端州。唐武德四年(621年)铜陵县属勤州,武德五年(622年)撤销勤州,铜陵县属春州。万岁通天二年(697年)恢复勤州,铜陵县属之。长安二年(702年)又撤勤州,铜陵县改属春州。开元十八年(730年),又复置勤州,铜陵县又属之。天宝元年(742年),勤州为云浮郡。铜陵县属之,乾元元年(758年),云浮郡复勤州,铜陵为州治。宋开宝五年(972年)撤销勤州,铜陵县改属春州。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撤销春州,铜陵县改属新州。天禧四年(1020年),再复春州,铜陵县属之。宋熙宁六年(1073年)铜陵县并入阳春县。此后广东再无铜陵县设置。
      
另一个在今安徽。南唐保大九年(951年),改旧义安县为铜陵县,县冶移于江浒(即古铜官镇),属升州。宋,属江东路池州。元,属江南道池州路。无末陈友谅部将赵普胜克县城,邑令陶起祖迁县治于顺安。明,属池州府。明初邑令时守道复迁县治于五松镇(今五松镇)。清,属池州府。民国元年(1912年),直属安徽省。民国3年6月属安徽省芜湖道。民国21年(1932年)10月,属第二专区。民国27年(1938年)8月6日改属第八专署。1949年4月21日铜陵县解放,县城为江南解放第一城。5月13日属皖南行署池州专区。1952年2月4日改属皖北署安庆专区。1958年9月5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铜陵县建制,并入铜官山,改名铜陵市。
佘氏郡望铜陵是指今安徽铜陵。
     
创修于光绪31年的湖北蒲圻《佘氏宗谱》,溯源其一世祖昶公,为伯高之子,封为佘令郡将军后以佘为姓。26世福公战国时仕秦,有功封铜陵郡守。28世近公字有信仕秦为大将军战伐有功封铜陵侯。31世松公生于汉为河东太守转迁铜陵太守。54世五十四世壁(字联珠)忠诚辅国,徙征讨贼,屡建大功,帝嘉丕积,晋封为铜陵王。是以铜陵为郡望。江西南昌、修水佘氏自认为湖北蒲圻佘氏展转迁入,亦以铜陵为郡望。
     
湖南邵陵,贵州遵义、黔湄等地佘氏,溯祖源为人皇氏,也都以铜陵为郡望。贵州《黔湄佘氏族谱》在“黔湄佘氏世系”中记载:佘氏先祖“至周时始南迁,初到山西代州雁门关,子孙繁衍至盛,遂立雁门为郡”,“唐时有河南之新郑郡”,“安徽之铜陵郡”;湖南邵陵道光年间《佘氏族谱》序亦云:“佘氏之兴至雁门始”,“大嗣后派衍铜陵”。
     
唐末以后,由于“选官不问郡望,婚姻不分阀阅”,标榜郡望已失去了实际意义,于是郡望的含义发生了变化。从此以后,郡望演变为姓氏的一种标志,不管是不是居住在同一地区的人,都可以“言李必称陇西,言周必称汝南”,言佘必称雁门,而不必在意真正的居住地如何了。
(资料来源各地《佘氏族谱》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文章来源:中华佘氏网
下载族谱网app,找到“圈子”加入姓氏圈

佘氏家族圈

全网第282大家族
已有26万位宗亲
99+

佘氏家族圈

全网第282 大家族
已有26 万位宗亲

下载族谱网APP,找到“圈子”加入姓氏圈

{{memberTotal}}名宗亲正在热聊 快来加入
{{t.username}}:{{t.content}}

佘氏人脉

{{item.username}}
{{item.userAddress || ''}}
{{item.userCompany || ''}} {{item.userJob || ''}}
下载APP寻找您的宗亲人脉
关于炎黄佘氏网
炎黄佘氏网(she.zupu.cn)是族谱网旗下姓氏网站,这里汇集佘氏新闻,佘氏话题,佘氏名人,佘氏源流,佘氏文化,佘氏企业,佘氏族谱,佘氏寻根等内容,汇聚各地佘氏宗亲联谊会,打造权威的佘氏宗亲网站。
炎黄佘氏网以弘扬佘氏文化,传承佘氏文明,促进佘氏宗亲和谐为宗旨,是目前国内涵盖丰富佘氏资讯的姓氏网站,是一个综合性的、公益性的佘氏文化交流平台。
族谱网APP二维码
族谱网官方公众号
百家姓文化
咸氏文化璩氏文化木氏文化鹿氏文化邸氏文化才氏文化牧氏文化蒯氏文化宰氏文化巢氏文化毋氏文化沃氏文化智氏文化殳氏文化益氏文化堵氏文化慎氏文化厍氏文化乜氏文化莘氏文化苍氏文化凡氏文化豆氏文化越氏文化由氏文化
热门姓氏
炎黄王氏网炎黄刘氏网炎黄李氏网炎黄张氏网炎黄陈氏网炎黄周氏网炎黄杨氏网炎黄黄氏网炎黄赵氏网炎黄侯氏网
族谱网(说明:不良信息举报有奖,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非法信息发布者移交公安机关处理,友情链接合作或举报请添加QQ3683158972)
客户服务热线:400-990-3919 Copyright 2023 zupu.cn浙ICP备18024415号联网备案号: 33010802010815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01008
微信登录
手机号登录
+86
    获取验证码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验证码登录
    注册表示您已阅读并同意《族谱网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您的密码过于简单,请用手机验证码方式登录,并及时前往族谱app修改密码
    点击查看详情
    扫描二维码下载族谱APP
    手机验证码登录
    下载族谱APP
    置顶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