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
最新 | 567 | 2018年 | 无 | 2014年 | 无 |
2013年 | 无 | 2007年 | 无 | 2006年 | 459 |
1995年 | 435 | 1987年 | 无 | 1982年 | 395 |
明朝 | 无 | 元朝 | 无 | 宋朝 | 无 |
北宋 | 无 |
种丹妮
一、种(種)chóng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辛集、黑龙江之泰来等地有分布。汉族、傈僳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姓氏考略》注引《姓源》云:“仲山甫之后,避仇改为种。”郑樵所注尤详:“本仲氏,或言仲山甫之后,因避难改为‘种’。”仲山甫,周宣王之卿士,姬姓。“种”即为仲氏所改,知其亦当系出姬姓。(按:种、種,古为二字:种,音chóng;種,亦音zhǒng、zhòng。皆为姓。今“種”,简化为“种”。作为姓氏。种、種不应相混。)《中国姓氏大全》注“种”姓之源:“(1)战国时齐国大臣田种之后;
2、东汉时种羌之后。”所注实乃“種”姓之源,其音zhǒng,不读chóng。
二、种(種)zhǒng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黑龙江之嫩江县,辽宁之清原,山东之平度、平邑、山西之太原、大同,陕西之韩城,甘肃之永登,四川之长寿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壮族姓氏。《姓氏考略》亦收载并注其源:
1、其引《姓考》云:“齐威王臣田种首之后。”此当以名为氏,系出妫姓。
2、其据《后汉安帝纪》又注:“后汉有种羌,败车骑将军邓,其后当亦以为姓。”
3、《中国姓氏大全》注称:“周代仲山甫之后,因避仇改姓种。”(按:此义本作“种”,非“種”之简化,《汉语大字典》音chóng。)一音chóng,亦为姓。元代有种索。
四、种
种姓分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种姓起源:周宣王时卿士仲山甫之后,避仇改为种。
种姓名人:
种嵩,东汉时河南洛阳人,官至司徒。种师道,宋时洛阳人,累官京畿河北制置使。
郡望:河南。
五、种(種)
种姓分布:台湾有此姓。
种姓起源:
1、战国时齐威王臣田种首之后。
2、汉有种羌,其后以族名为氏。亦见《姓苑》。
修谱小百科:家谱、族谱世系图表的五种常见体例版式
2024-05-16
现代的世系图表有五种基本记述格式,即欧式、苏式、牒记式、宝塔式、现代式。
芒种|“芒”丰收、“种”希望
2024-06-04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九个节气,也是指导农事耕种的重要节气。一、芒种含义“芒种”的含义是“有芒之谷类作物可种,过此即失效”。此时气温显著升高、雨量丰沛、空气湿度大,适合水稻等谷物种植。“芒种不种,再种无用”,芒种过后,种植的成活率就越来越低了。芒种还有一个含义: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芒种也称为“忙种”,芒种到了,全国各地都在忙,北方忙着收小麦,南方忙着种水稻。这是一个神奇的节气,是一个能同时看到播种和丰收景象的节气。在这个六月,我们“芒”着上半年的丰收、也“种”下下半年的希望。二、芒种三候一候螳螂生:螳螂卵因气温变化而破壳生出小螳螂;二候鵙jú始鸣:喜阴的伯劳鸟开始在枝头出现,并且感阴而鸣;三候反舌无声:反舌鸟感应到了气候的变化,慢慢停止了鸣叫。三、芒种习俗芒种时节的传统习俗有:送花神、安苗、打泥巴仗、煮青梅等。芒种喜逢高考,族谱网祝所有的学子们金榜题名、光宗耀祖!“芒”碌三年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