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登录/注册
置顶

芦氏起源

( 芦氏百科 )

  • 姓氏芦〔 蘆 〕
    拼音
    人口约 120 多万〔 最常见姓氏 〕
    排名148 位。
    位于尚姓之后,成姓之前。
    扫一扫手机查看

    芦姓百家姓排名

    时间排名时间排名时间排名
    最新1482018年2014年
    2013年1992007年2006年140
    1995年1191987年1151982年149
    明朝元朝宋朝
    北宋

    芦姓起源

    芦姓主要源自:姜姓。

    芦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一十五位的姓氏,人口较少,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出自姜姓,齐桓公之后。芦姓郡望有一,乃河南郡。

    芦姓起源一

    出自姜姓,齐桓公之后。齐桓公之后有以芦蒲为姓者,后改单姓芦。

    芦姓起源二

    出自他族或他族改姓而来。据《魏书·官氏志》及《太平图话姓氏综》所载,北魏时改代北莫芦氏为单姓芦;今瑶、苗、朝鲜等民族均有此姓。

    芦姓分布

    据《姓氏考略》和《郡望百家姓》所载,芦姓郡望有一,乃河南郡。郡望指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世居某郡之望族,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制度的产物。即为了标明自己出身大族,祖先显贵,家族人丁兴旺,亦为了作为自己晋升或入仕之本而产生。由莫芦氏改姓而来的芦姓人得姓于北魏首都洛阳,是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的产物,也是民族大融合的产物。由于洛阳原由河南郡河南县管辖,这便是芦姓以河南为其郡望堂号的原因,并使之成为古今芦姓人使用的唯一郡望。历隋唐经宋元,芦姓除以中原地区为其繁衍之中心外,还向西北、华南等地迁徙。元末明初,由于红巾军起义,瘟疫肆虐,军阀纷争,另外再加上明成祖靖难之役等导致北中国人口锐减,大明甫定江山,即从山西移民,芦姓作为明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北、河南、陕西、湖北、北京等地。清康乾年间以后,伴随闯关东与走西口的风潮,有冀、鲁之地的芦姓和三晋之芦姓入迁东北三省和内蒙等地。一九四九年,蒋介石败退台湾时,有芦姓随之赴台。解放后,伴随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军垦西北、农垦、开发北大荒,逃荒等原因,芦姓人在全国分布之地渐广。如今,芦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河南、甘肃多此姓,上述两省之芦姓约占全国汉族芦姓人口的百分之三十三。另外,此姓在湖南、山东、湖北、广西、山西等省亦多见。

    芦姓名人明星


    • 芦芳生

    • 芦菲

    • 芦秀梅

    芦姓郡望

    河南郡——治所在雒阳(故城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辖境相当今河南黄河以南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黄河以北原阳等地。

    芦姓堂号

    堂号:“河南”等。

    芦姓姓氏源流

    一、(蘆)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东之龙口、平邑,内蒙古之乌海,湖北之监利,湖南之益阳,广西之田林,云南之河口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收载。郑樵注“卢”云:“……河南后魏《官氏志》有莫卢氏(按:《姓氏考略》引作‘莫蘆(芦)’,当是),虏姓也。后改为‘蘆(芦)’,后去艹,而为盧(卢)。”《续通志》亦注:“(北)魏莫蘆(芦)氏改为蘆(芦)氏,通作盧(卢)。”是芦、卢或同源。

    芦姓历史名人

    芦姓古代名人

    芦才兴明朝,山东商河人,金吾后卫前所千户。

    芦荫文清朝,山东德州人,1789年(清乾隆五十四年)进士及第,中第三甲二十七名。

    按姓氏首字母选择:
    | 芦氏族谱地区分布更多>>
    | 芦氏百科更多>>
    关于炎黄芦氏网
    炎黄芦氏网(lu6.zupu.cn)是族谱网旗下姓氏网站,这里汇集芦氏新闻,芦氏话题,芦氏名人,芦氏源流,芦氏文化,芦氏企业,芦氏族谱,芦氏寻根等内容,汇聚各地芦氏宗亲联谊会,打造权威的芦氏宗亲网站。
    炎黄芦氏网以弘扬芦氏文化,传承芦氏文明,促进芦氏宗亲和谐为宗旨,是目前国内涵盖丰富芦氏资讯的姓氏网站,是一个综合性的、公益性的芦氏文化交流平台。
    族谱网APP二维码
    族谱网官方公众号
    百家姓百科
    热门姓氏
    族谱网(说明:不良信息举报有奖,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非法信息发布者移交公安机关处理,友情链接合作或举报请添加QQ3683158972)
    下载族谱APP
    置顶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