蠕蠕。据考证,茹氏一姓传自古代北狄蠕蠕族。《通志·氏族略》记载,北狄蠕蠕族人迁入中国,自称为茹氏,望出河南。我国的茹氏家族除了源自蠕蠕的一支之外,同时期另有一支外来的种族即普陋茹氏改姓茹,《河南官氏志》也有“普陋茹氏必变茹。”的记载。这支茹氏也是以河南为他们的开基之地。望族居河内郡(今河南省武陟县西南)。茹氏后人尊蠕蠕为茹姓的始祖。...
茹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三百三十一位门阀。北魏前身的游牧鲜卑族中有普陋茹氏,其后人简为“茹”氏,此为茹氏的最早起源。另外当时有部落为柔然族,也被称为蠕蠕,芮芮,及茹茹族,北魏时,进入中原并建立柔然国。而族人就以前族名为姓,或为柔,或为茹,或为芮,茹氏也就随之产生了。对于汉人,茹姓也有相对独立的起源和发展,在汉朝,河内郡县境内,出了一位姓名为如淳的人,他的后代就将他的姓氏上加了草字头,变为茹字,源此汉族也产生了茹姓。...
茹氏起源(八):出自杨姓,出自杨姓,《周书》载,杨忠赐姓普六茹氏。其后代有支改为单姓茹。 ...
...
...
2021-05-17
在百家姓里面,“茹”这个姓排第338位,排名非常靠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茹”姓全国仅有11万人。在14亿如此大的基数里,可以说是非常罕见了。然而如此罕见的一个姓氏,他的背后却藏着中国历上的一大乱世:东晋十六国与南北朝。在中原大地三国并立,曹操、刘备孙权等群雄并起的时候,北方的草原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被吊打了四百年的匈奴人终于扛不住了,取而代之的是鲜卑,最鼎盛时期一度完全占据了匈奴故土。中原八王之乱后,鲜卑各部南下在中原大地上建立了前燕、后燕、南燕、南凉、西秦、北魏等一系列国家,并最终由鲜卑人完成北方的统一。而草原就由原先的鲜卑附属柔然接管。柔然就是守仁君要说的“茹”姓的一大源流。柔然接管草原后迅速壮大,国土面积最大时向西到阿尔泰山,南接北魏,东达朝鲜,北接西伯利亚高原。是继匈奴、鲜卑后的草原第三个霸主。作为曾经的草原一霸鲜卑族,终于体会到了当年中原王朝的痛苦。柔然在草原称霸近百年,给北......
这部宗谱收录了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港澳台及海外的茹氏族人,约10万余人,规模宏大,卷帙浩繁。...
茹姓出自古代柔然部族。早在西周时期,在我国西北有一个部落“柔然”,也称作蠕蠕、茹茹等,柔然部族源出东胡,为游牧部落,常居于阴山一带。公元4世纪中叶,柔然部落势渐强大,于402年创立了强大的集权制国家“柔然汗国”,其政权中心在今敦煌、张掖一带,成为继匈奴、鲜卑之后控制我国北方大草原的强大民族,雄居北方一个半世纪。西魏废帝二年(553)柔然部族为突厥所破,其部族一部分留在漠北的后裔逐渐融合到突厥和契丹的部落中;另一部分流徙到山西境内。《嘉庆一统志》中有关于“茹越山”“茹湖”的记载,在通往魏都平城即今天的山西大同一带,有“茹茹人”当年活动留下的地名,如“茹越口堡”“茹越寨”和“茹村镇”。柔然汗国鼎盛时期就与北魏南朝各政权有着频繁的经济文化联系和交往,并有相当数量的“茹茹”人进入中原通商贸易、定居生息。在柔然政权分崩离析的年代里,更有大批人投奔北朝,进入中原。明初洪武、永乐年间,茹姓开始迁移到河南...
《华夏茹氏通谱》由黄河水利出版社出版,该书理清了茹氏发展的脉络,追溯了姓氏的源流,记录了古今名人,确定了茹氏民族分布,收集了茹氏家训...
浙江嵊县古剡茹氏四修宗谱三卷,始修于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民国)茹良铨等续修,民国八年(1919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南开大学图书馆、哈尔滨师范大学图书馆、浙江省嵊县图书馆。浙江绍兴越郡茹氏家谱,(清)茹泰纂修,清道光六年(1826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浙江绍兴山阴桃寨下茹氏宗谱四卷,(清)茹棠等重修,清光绪四年(1878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浙江嵊县古剡茹氏宗谱三卷,(清)茹宗治等重修,清光绪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二册。现被收藏在四川省图书馆。浙江慈溪梅川茹氏宗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留香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残存一册。现被收藏在浙江声慈溪县文物管理局。...
河内郡,中国古代地名、行政区划。是对中国古以黄河以北的称呼。战国时河内为魏国领地,秦末司马卬被项羽封为殷王,都城在河内。汉高祖即位时设置殷国,次年改名为河内郡,位于太行山东南与黄河以北。...
粤桂两省茹氏字辈:“崇华常芝……宏启毓基植淳和耀典庆国恩延世业泽承祖德荫云初”。湖南衡山茹氏字辈:“万国胜人其昌永大德泽傅芳功名纪载湘岳咸钟英贤斯在景法先民家声益泰”。茹氏一支字辈:“正德传家承天洪恩光辉世泽万代长兴”。凤凰镇(陕豫)茹氏字辈:“从前派未祥,行彦廷胜芳。仕含先德远,官显国恩长。孝友光前烈,诗书裕后昌。功勤高宇宙,永世锡霞觞。”...
浙江嵊县古剡茹氏四修宗谱三卷,始修于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民国)茹良铨等续修,民国八年(1919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南开大学图书馆、哈尔滨师范大学图书馆、浙江省嵊县图书馆。浙江绍兴越郡茹氏家谱,(清)茹泰纂修,清道光六年(1826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浙江绍兴山阴桃寨下茹氏宗谱四卷,(清)茹棠等重修,清光绪四年(1878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浙江嵊县古剡茹氏宗谱三卷,(清)茹宗治等重修,清光绪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二册。现被收藏在四川省图书馆。浙江慈溪梅川茹氏宗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留香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残存一册。现被收藏在浙江声慈溪县文物管理局。剡县古剡茹氏宗谱三卷,(民国)茹良铨等修,民国八年(1919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广东龙门茹氏族谱,(......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