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登录/注册
开通会员
下载APP
我要投稿
新闻
族谱
开始寻根
2019
11-05
新闻动态
分享

荣启期三乐碑

在墓的不远处,还有一通石碑,那就是著名的“三乐碑”,碑上所记,即另一位历史名人荣启期:“启期鹿裘素带,鼓琴而歌。孔子游于泰山,遇而问之:‘先生何乐也?’对曰:‘予乐甚多:天生万物推人为贵,吾得为人矣,是一乐也;男女之别,男尊女卑,故以男为贵,吾得为男矣,是二乐也;人生有不见日月、不免襁褓者,吾既已行九十矣,是三乐也。贫者士之常也,死者民之终也,居常以待终,有何不乐?’”后属“王次仲撰文并书”。王次仲为汉代著名书法家。

 

此事载于《列子・天瑞》篇中。孔子任中都宰时,曾登游泰山时路过昙山,见到了这位穿鹿皮衣服,腰扎绳子的荣启期,一边弹琴一边唱歌,觉得奇怪,便上去问他:“先生您为什么这么快乐?”启期老人回答说:“我快乐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三:天生万物人为贵,我能成为人,这是一乐;男女有别,男尊女卑,以男为贵,而我则是一个男人,这是第二乐;人生有的连日月都没有见就死在襁褓里了,而我已经活到90岁了,这是第三乐。贫穷在士人看来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死亡不过是生命的终结,守着平常的事等待着生命的结束,有什么不快乐的呢?”孔子听了深有感触地说:“说得太好了,真是能自我宽慰的人。”后人据此演化为“知足者常乐”这句成语。

三乐碑所记,与《列子》所记略有不同:“孔子游于太山,见荣启期行乎J之野,鹿裘带索,鼓琴而歌。孔子问曰:‘先生所以乐何也?’对曰:‘吾乐甚多:天生万物,唯人为贵,而吾得为人,是一乐也;男女之别,男尊女卑,故以男为贵,吾既得为男矣,是二乐也;人生有不见日月不免襁褓者,吾既已行年九十矣,是三乐也。贫者士之常也,死者人之终也,处常得终,当何忧哉!’孔子曰:‘善乎,能自宽者也。’”

荣启期活了96岁,死后葬于昙山西北坡雩娄峰,与荣缰墓不远。早在秦朝梵书坑儒时,启期之墓及墓碑就曾遭到毁坏,但到汉朝初期其墓还有,书法家王次仲刻石立碑赞颂“三乐”篇章,立于墓旁,明朝时碑已严重破损,到了“文革”时期,“三乐碑”已不知去向。现在我们看到的这通“三乐碑”,是根据原碑复制的。

荣启期和荣缍及殃忌降背闪俗约豪硐氲纳活之所,死后又都葬在这里,自然,荣氏家族便把昙山视为他们的圣山,所以《荣氏族谱》上称荣氏“肇基汶水,源发昙山”。他们把荣启期尊为鼻姐,把荣缱鹞一世祖进行供奉。先贤荣公子祺去世以后,他的后人在此为其守墓,居住在厌次岭西北5华里的地方。随着社会的变迁,荣氏后裔不断迁徙各地。值得一提的是,为我国民族工业作出过杰出贡献的荣宗锦(宗敬)、荣宗铨(德生)兄弟是荣公子祺的第七十五世孙,原国家副主席荣毅仁为第七十六世孙。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正是对昙山的写照。昙山与泰山一脉相连,由雩娄峰、厌次岭、吉宝山和几处山丘组成,方圆6公里,最高海拔286米,为汶上全境最高山峰。这是一座充满着浓郁的历史文化之山,山上除了两荣子墓之外,还有供奉碧霞元君的大庙,香火远近闻名。庙旁建有戏台,庙会期间,山上会坐满看戏的人。昙山西隅还有文昌阁,正殿供奉着文昌帝君,厢房则为学堂,从这所学堂里,先后走出了五位尚书,被传为佳话。而这一切在“文革”期间都被一扫而光,只有在风中摇曳的小草,在向我们诉说着过去的一切。现在看到的荣子墓和“三乐碑”,都是打倒“”以后重建的。有人提议重建昙山,恢复昔日的辉煌。但是“破”容易,“立”就难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文章来源:中华荣氏网
下载族谱网app,找到“圈子”加入姓氏圈

荣氏家族圈

全网第394大家族
已有12万位宗亲
99+

荣氏家族圈

全网第394 大家族
已有12 万位宗亲

下载族谱网APP,找到“圈子”加入姓氏圈

{{memberTotal}}名宗亲正在热聊 快来加入
{{t.username}}:{{t.content}}

荣氏人脉

{{item.username}}
{{item.userAddress || ''}}
{{item.userCompany || ''}} {{item.userJob || ''}}
下载APP寻找您的宗亲人脉
关于炎黄荣氏网
炎黄荣氏网(rong.zupu.cn)是族谱网旗下姓氏网站,这里汇集荣氏新闻,荣氏话题,荣氏名人,荣氏源流,荣氏文化,荣氏企业,荣氏族谱,荣氏寻根等内容,汇聚各地荣氏宗亲联谊会,打造权威的荣氏宗亲网站。
炎黄荣氏网以弘扬荣氏文化,传承荣氏文明,促进荣氏宗亲和谐为宗旨,是目前国内涵盖丰富荣氏资讯的姓氏网站,是一个综合性的、公益性的荣氏文化交流平台。
族谱网APP二维码
族谱网官方公众号
百家姓文化
海氏文化藏氏文化保氏文化旦氏文化赏氏文化尧氏文化延氏文化渠氏文化过氏文化历氏文化雒氏文化年氏文化籍氏文化令狐氏文化旷氏文化黑氏文化良氏文化靖氏文化郈氏文化上氏文化奉氏文化鱼氏文化税氏文化畅氏文化招氏文化
热门姓氏
炎黄王氏网炎黄刘氏网炎黄李氏网炎黄张氏网炎黄陈氏网炎黄周氏网炎黄杨氏网炎黄黄氏网炎黄赵氏网炎黄侯氏网
族谱网(说明:不良信息举报有奖,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非法信息发布者移交公安机关处理,友情链接合作或举报请添加QQ3683158972)
客户服务热线:400-990-3919 Copyright 2023 zupu.cn浙ICP备18024415号联网备案号: 33010802010815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01008
微信登录
手机号登录
+86
    获取验证码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验证码登录
    注册表示您已阅读并同意《族谱网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您的密码过于简单,请用手机验证码方式登录,并及时前往族谱app修改密码
    点击查看详情
    扫描二维码下载族谱APP
    手机验证码登录
    下载族谱APP
    置顶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