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渊源:
第三个渊源:源于地名,出自春秋时期鲁国阙党,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春秋时期的鲁国有邑名为阙党,有大夫被封在这个地方,其后代便以封地名为姓,称做阙氏。
根据史籍《姓氏考略》一书的考证,阙氏出自孔子故乡的阙党,而据史籍《风俗通义》的记载,阙氏是阙党童子的后代,一说传有阙巩之甲,有后代以地为姓氏,望族出于下邳。
所谓“党”,最早为西周时期“民管之编”,为两周时期官府用于管理固定居民的户籍单位,即“以五百户为”。当时曲阜之一地长期聚居着很多阙氏族人,因而得名“阙党”。
在典籍《荀子》中记载:“仲尼将为司寇,沈犹氏不敢朝饮其羊,公慎氏出其妻,慎溃氏u境而徙,鲁之粥牛马者不豫贾,修正以待之也。居于阙党,阙党之子弟罔不分,有亲者取多,孝弟以化之也。儒者在本朝则美政,在下位则美俗。儒之为人下如是矣。”在典籍《论语•宪问篇》中,也记载有“阙党童子将命”一语,意即在阙党有一童子曾向孔子请教。
到了东汉朝时期,“阙党”之称改为“阙里”,始见于《汉书•梅福传》。
在阙党的住民中,即有以“阕党”为姓氏者,称阕党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阕氏,世代相传至今。
该支阕氏正确读音作qué(ㄑㄩㄝ@)。
第四个渊源:
源于鲜卑族,出自东汉末期鲜卑官位阙机、阙居,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阙机,是东汉时期鲜卑联盟首领檀石槐所设置的大人官称,初为专职圈界牲畜之官职,阙居,亦是类似的大人官称,分职主掌安营扎寨,筑修营造。后成为军事长官之一,掌管侧翼军队和后勤保障。这两类鲜卑大人后连同所属部下逐渐形成为辽东地区鲜卑部落,首领多以“阙机”、“阙居”为姓氏。
在史籍《魏志•鲜卑传》注引鱼豢《魏书》记载:“鲜卑檀石槐分其地为中东西三部:从右北平以东至辽,东接夫余、貊为东部,二十余邑,其大人曰弥加、阙机、素利、槐头。从右北平以西至上谷为中部,十余邑,其大人曰柯最、阙居、慕容等为大帅。从上谷以西至炖煌,西接乌孙为西部,二十余邑,其大人曰置K、落罗、日律、推演、宴荔游等,皆为大帅,而制属檀石槐。”
在阙机、阙居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汉化姓氏者,称阙机氏、阙居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阙氏,在隋、唐时期逐渐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该支阕氏正确读音作qué(ㄑㄩ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下载族谱网APP,找到“圈子”加入姓氏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