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氏重纂家谱序
谱者普也,欲普族之人周知其所生也。古者天子设官以奠世系,国有史官有谱,氏族有志,小史掌之。赵宋以后,士大夫始各自为谱,如庐陵欧阳氏,眉山苏氏二谱,虽非周制要足为后世之嚆矢也。考权氏出殷帝武丁,武丁之子降封于权,权江汉小国也,周衰入楚为权氏,楚灭徙秦,居天水略阳,秦之有权氏当自此始。苻秦之王中远囗兵,臣有安邱公翼者,有大臣之言,后有平凉公文延囗囗上庸太守荆州大都督长史焯有声名,平凉曾孙讳倕,赠尚书礼部郎中,以艺学与苏源明相善郞中生赠太子太保,讳辠,不受安禄山之污,以忠孝致大名,辠生德舆,字载之,有诗名,为唐辅相,奕叶相丞,盖莫盛于此矣①,而说者谓吾族传闻系山西洪洞人,宋末金兵南侵,长驱冀豫,因避乱西渡,迁居北澄②,世远年湮,无从稽考,疑以传疑可也。权氏旧有老谱,义例昭然,今所录叙,但仍其旧,自无可议者,独是权氏,出自华胄,遥遥可溯,而其见于后世者,生多不蕃,愚尝综揽前代诗文及国朝乡会题名录,十之中概无一二,岂一姓不再兴耶?何式微之甚也?夫根深者叶茂,源远者流长,或孔麟或陈凤③,不于其身必于其子孙,呜呼,观吾之谱者,其亦可以蹶然而兴矣。
峕
嘉庆十九年岁次甲戍新正下浣八日
十八世孙庠生 可与盥手题并书
笔者释读:
①此前一段名人的罗列皆为达到壮谱之效。为的是向当地社会说明本支历史渊源、直系先祖中有大官,以期待家人获得外姓的尊重。其二是为了后人参加科举时候,祖上有当官的经历,可能会另眼相待。明清时期家谱大都如此做法,是否与本支有直系关系,还需要另外的考证,此处不足为凭。
②此处描写细致,金兵入侵山西是1125年,随后紧接着又占领了西安。根据陕西通志第九卷所载,权纲,金国明经科进士,澄城人。确实澄城权氏是金国早期迁来,并非是明朝大槐树1368年开展的大迁移中迁来澄城。北澄即为澄城县的古名称。
③此句澄城县权贵忠宗亲解释为:原谱"或孔麟或陈凤,不于其身必于其子孙"这句系抄写之误,今以咸丰版澄城县志所刊为准:"荀龙薛凤不于其身必于其子孙。"荀龙薛凤:用於祝贺人得子的贺辞。「荀龙」,用的是东汉时荀淑有子八人,皆享才名,人称「八龙」,详《後汉书.卷六二.荀淑传》。薜凤表示薜门虎将。预祝人子文武全才,有德有才。
另、澄城老谱有的序头上有猜测会不会是宋朝的大元帅之后。据查,权邦彦(1080~1133)字朝美,沧州河间人、北宋名臣,曾任副元帅,副宰相。他的曾祖、祖父皆赠正奉大夫,父亲赠光禄大夫,是当地名儒。权邦彦唯一的儿子在金兵入侵河间县时候,随家人一起被杀害。权邦彦只有一个继子叫权五常,其孙是南宋的饶州知府权知节【有传】,权五常及其子孙世居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柳树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下载族谱网APP,找到“圈子”加入姓氏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