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姓源自山西曲沃,历经战国、汉、魏晋至隋唐,逐渐扩展至河南、陕西等地。两宋后,曲姓大量南迁,明初山西曲姓更是被迁往全国各地。此后,曲姓族人继续向东北、内蒙、南方等地迁徙,为当地经济文化发展作出贡献...
曲姓在莱州人口中排名大约为11位,属于比较靠前的,人口主要分布在驿道镇朱汉村、沙河镇郑村等地。关于莱州曲姓的来历,据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编修的曲氏家谱(曲际清主笔)中的“曲氏世系考”记载:旧相传为宫保世裔,鞠姓,始祖元英,作元朝宰相,本贯黄县,……,独是掖邑曲姓甚多,惟沙河与朱汉行辈秩然,世有往来。在驿道镇朱汉村,一世祖是“文忠”,谱中记载:兄弟流寓兹土,在西乡者居沙河郑村,编入灶籍。公居东乡朱汉,入民籍。(注:灶籍:从事盐业生产的灶丁的户籍)据谱载,从五世祖“纯”开始,朱汉的曲姓科第甚盛,其中有太学生、进士、拔贡、乡贡、举人、庠生等多种学位,有的还取得了官任,如都事、教授、教谕、郡丞、学正等,曲氏可谓“掖邑望族”。在历史上,曲姓其实并不姓曲,而是姓鞠,族谱中仅寥寥数语叙其缘由:“缘遭难,族姓多隐名易姓,流寓兹土。……,”然而,人们的代代口传还是保留了一些实情。笔者在小的时候,曾听......
null...
...
...
...
2022-12-05
据传,明永乐年间,云南一曲姓人家迁徙至此,因有一片菜园,故取名曲家园。后经数代繁衍,人口越来越多,又有外姓人家迁来居住,渐渐形成了一个不小的村子。曲家园村的人以农业、渔业为主,靠海上养殖及种地为生。村南村北各有一棵大枣树,有一年夏季,北边枣树下的曲姓人家生了一个男孩,长得天庭饱满,地阁方圆,哭了几声,家中夫人赶紧喂奶,奶水充盈,男孩吃饱奶水后,咧嘴就笑,很讨人喜爱。南边枣树下的韩姓人家生了一个女儿,长得双眼瞪眉,细皮嫩肉,哭得声嘶力竭,但家中夫人没有奶水,熬了鱼鳔喝了水,奶水仍然不旺,一家人急得团团转。接生婆建议老韩家,安排一个女性长辈前往曲家,把多余的奶水要过来,喂养韩姓女孩。俗话说,闺女是娘身上掉下来的肉,看着孩子饿得直哭,韩家大嫂甚是心疼。就听从接生婆的建议,让婆婆带着一罐子熬好的鸡汤和一筐鹅蛋去曲家说明来意。曲姓人家为人忠厚,在不耽搁自家孩子吃饱的情况下,把多余的奶水挤出来,送给韩......
曲家炉村位于胶州市洋河镇西部,距镇驻地一公里,东邻冷家村,西邻芍药洼村,村南是“九顶莲花山”,村西是营里公路和洋河,全村面积3000亩,耕地面积2000余亩。全村540户,1574人,有冷、孟、朱、赵、刘、张、曹、薛、王等姓氏,冷、孟、朱姓人口较多,各有630人、394人。157人,分别占40﹪、25﹪、10﹪。相传原有一曲姓在该村开铁匠炉,人口繁衍聚集,形成村落,故取村名为曲家炉村。后来曲姓人丁稀少,现在曲家炉村无曲姓人家。冷姓从临洋村分家落户到此,部分孟姓从胶西茔子村迁徙至此落户,其余各姓均无从考究。曲家芦村清代属胶州济实乡;清宣统三年(1911年)到民国初期属宝华区;1929至1944年书胶县第四区;1948年属胶县临洋区;1950年属胶县第十三区;1955年属胶县临洋区;1958年属胶县先锋人民公社;1959年属胶县洋河人民公社;1984年属胶县冷家村乡;1993年起属胶州市洋河镇......
地处胶东半岛最东端的荣成,颇以天鹅而闻名。每逢冬春两季,来自西伯利亚等地的大天鹅就南下荣成,在此越冬(虽然胶东半岛的冬季也不算太暖和,但总比西伯利亚要好很多)。天鹅的南下,也吸引了游客的东来,每到天鹅越冬季,荣成的海边就满是拍客,尤其是俚岛镇的烟墩角村。不过,由于这里的天鹅名气太大,使得大家都把目光投到了这种大鸟身上,却鲜有人研究这里的村民。大家都知道,天鹅来自西伯利亚;但如果问烟墩角的村民有什么来历,知道的人恐怕不会太多。当然,也有不少游客在拍照的时候,留意了烟墩角村头的村碑。上面的石刻碑文简单的记叙了烟墩角村的历史:烟墩角村民大都姓曲,其先祖是明朝崇祯年间,从港西的巍巍村,迁徙至此,建立了烟墩角村。可说到这里,问题又来了?巍巍村的曲姓,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关于巍巍村的历史,荣成史志资料只有比较简要的记载:元大德年间建村,因村位于风草顶山北麓,以山势巍峨命名巍巍(很文雅)。总体而言,曲姓在......
今日从各地赶过来的家人是曲三元支脉后裔,祭奠始祖曲三元。其支脉在云南约有近万人左右。...
曲,是胶东半岛的常见姓氏,在很多县市区都有聚居。其中,烟台市的牟平区就是一个曲姓人口较多的地方。根据民国版《牟平县志》的统计,上世纪三十年代牟平县境内曲姓人口约在三千户以上,属当地的大姓之一。不过,当时的牟平县辖区较大,除现在的牟平区之外,还包括乳山市的北部、东部以及烟台市的莱山区、高新区等地。牟平曲姓不仅规模大,而且人才辈出。有清一代,当地曲姓曾出过六位文进士(还有武进士,本文暂时不列举),可谓风光。接下来就以史料为依据,对这六位曲姓进士做个简要介绍。按照区划,这六位进士的籍贯都在如今烟台市牟平区的范围内,并且集中在高陵、武宁这两个镇街。具体而言,高陵镇范围内有四人,武宁街道有二人。若以时间来排序的话,清代牟平(当时称宁海州)六位曲姓进士分别是:曲圣凝(原籍上武宁村,后迁居赵格庄)、曲橚(高陵村人)、曲廷谏(上潘家庄人,该村现属高陵镇)、曲永文(高陵村人,曲橚之孙)、曲芝圃(上潘家庄人)......
每个家族都有不同的族规家训。家谱中较为常见者,大致包括了以下内容:(一)注重家法、国法(二)和睦宗族、乡里(三)孝顺父母、敬长辈(四)合乎礼教、正名分(五)祖宗祭祀、墓祭程序(六)修身齐家曲氏家训,虽有传本,但传本不一,参考各种流传版本,取其精华,去其过时。重新归纳修编。在主体保持原有内涵基础之上,在言语修辞上做了推敲修改,同时增添与时俱进内容,既有传承与亦有发扬与发展,形成新版本《曲氏家训》与曲氏族人共勉!三字规约孝父母尊长上睦邻里教子孙安生计毋非为明尊卑别内外严坐立谨言行敦族好端家风守妇德励孤恤谨婚聘戒暴行禁赌毒戒淫邪四字家训在家尽孝,从政守廉;取财重德,处世齐贤;耕读为本,诗礼承传;尊老携幼,睦邻善缘;品端身正,谨行慎言;诚信公道,勤奋节俭;待人宽厚,律己紧严;济困助穷,爱国戍关;包容团结,村鼎族欢。五字守则饮水必思源数典不忘宗品行求端正操守须廉洁孝敬父母亲和睦亲兄弟谋生以正道经营勿......
我们以前说到“桐叶封弟”的故事,周成王开个玩笑封弟弟叔虞唐国。唐叔虞的儿子姬燮北迁改晋,这个姬姓国家以后以霸主地位傲立在春秋诸侯之列,这是后话。姬燮-晋武侯姬宁族-晋成侯姬服人-晋厉侯姬福-晋靖侯姬宜臼-晋厘侯姬司徒-晋献侯姬籍-晋穆侯姬费王。这样代代相传,一不小心就到了晋穆侯时代,已经是公元前811年。晋穆侯四年(公元前808年),晋穆侯迎娶姜氏为夫人。晋穆侯七年(公元前805年),姜氏生下第一个儿子。恰逢晋穆侯攻打条戎失败,就给长子起名“仇”,并立为太子,以示报仇雪耻。晋穆侯十年(公元前802年),姜氏生下第二个儿子。恰逢晋穆侯攻打北戎,大获全胜。于是为儿子起名为“成师”,以庆祝胜利。晋穆侯二十七年(公元前785年),晋穆侯去世。晋穆侯去世后,晋穆侯的弟弟殇叔自立为君,太子仇出国逃亡。晋殇叔四年(公元前781年),太子仇率领其徒众袭击晋殇叔,夺取君位,就是晋文侯。晋文侯三十五年(公元前......
“曲”,是胶东大姓;“家沟”,是地名常用后缀;相应的,半岛范围内叫做“曲家沟”的地方有很多。仅在烟台下属的县市区内,就至少有三个“曲家沟”,一个在福山,一个在龙口,还有一个在栖霞。本文的主角,就是栖霞的曲家沟。按照区划,这个曲家沟,属于栖霞市苏家店镇的辖区。但这种描述多少有点抽象,倘若换一种说法——这是一个地处“蚕山”脚下的村庄,相信不少朋友可能就会有直观的感觉。因为,蚕山是一座很有地标意义的名山。就海拔高度来说,蚕山并不算太突出(标高494米)。但这座山的形状奇特,从很远处就能看到它高耸的主峰。不但栖霞苏家店、寺口一带的人们对此十分熟悉,就连邻县招远、龙口的很多村落也久闻蚕山的大名。在方圆数十里以内,提“曲家沟”的话,或许有人不知道,但提“蚕山”,人们就马上会知道大概位置了。蚕山周边有很多村庄,就方位而言,曲家沟位于蚕山的阳面(正南面)。得益于这种特殊的地理方位,曲家沟的自然风光也相当不......
...
...
...
...
1.曲家屯曲氏家谱, 1, 1414-2011
曲氏(曲有)家谱
曲氏族谙
曲氏族谱
1.曲氏族谱
1.古晋世家曲氏族谱
2.河边村曲氏家谱 [上下册], 2, 1377-1998
河边村曲氏家谱 [上下册]
河边村曲氏家谱 [上下册]
1.河边村曲氏家谱 [上下册], 1, 1377-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