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期浙江嵊州《崇仁义门裘氏宗谱》的编辑(一~4)
改变四大不平等
时代在变换,社会在进步。旧谱形成在封建社会,其思想观点、道德信念都明显体现了封建传统。如果按现代的思想观点来审视以往二十一期宗谱,则有四大不平等,需在以后的宗谱中给予改变。
一、旧谱提倡宗法制度,兄弟不平等。探花朱兰在道光谱的序言中写道:“谱法与宗法相为表里。”明确指出宗谱是宗法的表现形式。封建宗法制度是封建统治的支柱。宗法制度确定了宗族内政治地位、权力和财产的分配。如帝王的太子继承皇位,诸候的诰封只能由世子继承。寻常百姓家也是“长兄大如父”。封建道德提倡既要尊祖又要敬(大)宗。裘氏宗谱采用探臂式世系图。嫡长子直书为大宗,是主脉。其他弟辈横书为小宗,是旁支。它序世系,别昭穆,井井有条,直观形象地表现了宗法等级观念。新谱的世系图应采用宝塔式,适应民主社会兄弟平等的血统关系的表现形式。
二、旧谱维系男尊女卑,男女不平等。在宗谱上,只有男性后裔才能排入世系图,列行传。女子一不入表,二不列传,三不冠名。妻子只写“某地某某之女”、“某某之妻”或“某氏”,不能直书其名。新谱中女子应该与男子平等,一样入图、列传、冠名。
三、在旧谱中,职业分高低,人分贵贱。旧谱明定,僧道尼姑不入谱藉,奴仆妾婢宗谱不录,与“下贱人”联姻者宗谱不录。新谱应该是各行各业人人平等,不论从事何种职业都按实记录。
四、旧谱将非婚子女与领养子女的世系行传另列闰谱,不入正册。新谱不应再设闰谱,无论巳婚子女、非婚子女、领养子女平等对待,都列入宗谱。
《崇仁义门裘氏宗谱》从首期咸淳谱到第二十一期民国廿五年谱,经历六百六十二年漫长的封建社会,内容不断扩充,形式不断修正,宗谱日臻完美,成为一部适应封建理念的美仑美焕的崇仁义门裘氏宗族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文章来源:中华裘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