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天津之武清,黑龙江之嫩江县,山东之东平,山西之太原、大同、运城,陕西之韩城,湖北之老河口,湖南之芷江等地均有分布,朝鲜族多此姓。《续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归“入声”部。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注云:“板楯七姓蛮有朴氏。”
2、《三国志·魏志》:“建安二十年,巴夷王朴胡,举巴夷来附。”是巴夷亦有朴姓。
3、朝鲜族之朴姓,亦非同源:其一,来源古代传说。朝鲜《三国史记》载:“朝鲜遗民分居山谷之间,为六村:一曰阏川杨山村;二曰突山高墟村;三曰觜山珍支村(或云‘干珍村’);四曰茂山大树村;五曰金山加利村;六曰明活山高耶村,是为辰朝六部。高墟村长苏伐公,望杨山麓萝井旁林间,有马跪而嘶,则往观之。忽不见马,只有大卵。剖之,有婴儿出焉,则收而养之。及年十余岁,岐嶷然夙成。六部人以其生神异推尊之。至是立为君焉。辰人谓瓠为‘朴’,以初大卵为瓠,故以朴为姓。”其二,清代为高丽族姓氏,世居易州、平壤等地方。其三,或为王姓所改。《姓氏考略》载:“元顺帝时宦官朴不花,高丽人,其先姓王。”一音fú,又音pó,皆为姓。宋代有朴忠,潮州通判;明代有朴淳,卫指挥;又有朴素,新安卫左所镇抚,以孝闻。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辽宁之清源、昌图,河北之围场,安徽之泾县,四川之通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朴),亦作‘樸’,普木切。《后汉书》巴郡蛮酋七姓:罗、朴、督、鄂、度、龚。”
2、今或为樸姓简化而得。
罕见姓氏。《姓氏考略》收载。其注引《魏志·裴注》:“朴,音浮。”《姓氏词典》引《希姓录》亦载。并注此音。其注云:“賨人七姓之一。”三国时蜀有巴东太守朴胡。《汉语大字典》音pú,其注引《集韵》云:“朴,夷姓也,魏有巴夷王朴胡。”引《通志》云:“朴氏,亦作樸。《后汉书》巴郡蛮酋七姓:罗、朴、督、鄂、度、夕、龚。”
《姓氏词典》引《姓苑》收载。按:今简化为“朴”,仍音pǔ,为现行姓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下载族谱网APP,找到“圈子”加入姓氏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