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注: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有人说又称老聃。中国古代伟大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其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认为,“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道德经》第70章)。也就是说,理解我的人很少,能效法我的人就很可贵。所以,有道的圣人虽然穿着粗衣,却怀揣着美玉。
从上述观点可见,老子是一位看透世间万象的哲人,他的想法总是高屋建瓴,具有常人所没有的超前性和预见性,也正因为如此,他的想法也不为一般人所理解和接受,仿佛是“曲高和寡”,这恰恰像今天人们常说的一句话:“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在老子看来,圣人掌握了真理,但是并不到处炫耀,而是把真理像美玉一样藏在怀中,身上却穿着粗布的衣服。正如俗话所说:“深水不响,响水不深”,在现实社会中,一些有才能的人并不卖弄自己的才能,而喜欢卖弄才能的人,往往并没有多少真才实学,而有才能、有真知灼见的人还常常受到世俗社会的误解,甚至招来杀身之祸。
著名科学家哥白尼[注: 尼古拉·尼古拉?哥白尼(拉丁语名字:Nicolaus Copernicus,波兰语名字:Miko?aj Kopernik,]提出日心说的过程和遭遇,就说明了这一点。欧洲中世纪的教会一直统治着整个科学界,那时,托勒密[注: 克罗狄斯·克罗狄斯·托勒密(古希腊语:Κλα?διο?Πτολεμα?ο?;拉丁语:ClaudiusPtolemaeus,]提出的“地心说”占据了主导地位,教会用自己的权威宣布,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这个观点一直统治了一千多年。1499年,毕业于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的哥白尼担任天主教士,后来他回到波兰与叔父一块工作。哥白尼住在教堂的顶楼,可以很方便地观测天文。
在观测期间,哥白尼认为托勒密的学说并不正确,他发现太阳的周期变化不明显,而地球则有明显的四重轮回等周期性的变化,因此,地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而太阳则是宇宙的中心。1543年,哥白尼发表了这个学说,教会以及其他大学机构甚至天文学家[注: 天文学家是研究天文学、宇宙学、天体物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科学家。因为有些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对天文理论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所以下面的列表中也包括这些人。]纷纷蔑视嘲笑他,但是哥白尼不为所动。直到60年后,开普勒通过观察[注: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活动。观察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下载族谱网APP,找到“圈子”加入姓氏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