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登录/注册
开通会员
下载APP
我要投稿
新闻
族谱
开始寻根
2019
08-14
新闻动态
分享

彭祖是四川彭山人

彭祖是四川彭山县人  

作者:河南彭氏网    发布于:2015-08-11

    

彭祖者―彭山人也  

徐  谦

      彭祖乃中华养生文化的先驱,东方第一长寿老人。今人研究彭祖对于探索古老的长寿文化无不具有重要意义。

  彭祖出身年代久远,当时的中华文化尚不发达,文字尚未形成。据出土文物考,公元前1O世纪我国才有少量甲骨文字出现,且这些文字主要用于记述战争、祭祀等重大事宜,在更远的彭祖时代是不可能有真实文字记述当时生活史实的。故而彭祖的史事在最初只能是传说,现在有关于彭祖的文字记载是后来距离彭祖不远时期的古人在文字形成以后再对他进行的追记。由于是追记,就难免存在遗漏与谬误,这就要求今人研究彭祖不能片面地摘取于一简一词,必须全面地、系统地收多方史料,并把它加以有机整理,使之上下贯穿于一脉,方能对历史的彭祖予以尽可能真实地展现。

  

(一) 彭祖―――黄帝轩辕的后裔

  

  在中华文字形成以后,我国最早的一部史地经书《山海经》就对炎黄子孙的起源作了及时的追记。经曰:“黄帝娶嫘祖(氏),生昌意,昌意取淖子日阿女,生帝颛顼”。接下来《大荒》又继载曰:“颛顼生老童、老童生重、黎”。此处显然漏记了重和黎的弟弟吴回(祝融),于是后有《史记・楚世家》这样补记:“其弟吴回为重及黎之后,复居火正为祝融”。又记曰:“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坼剖而产焉。其长一昆吾;二曰参胡;三曰彭祖;四曰会人;五曰曹姓;六曰季连。”把以上诸藉贯于一脉,则不难把彭祖家族的演译发展勾划得清晰明了:

  一世-黄帝(名轩辕、姓公孙、娶螺祖,居轩辕丘)

  二世-昌意(居岩水,娶蜀山氏之女昌仆为妻)

  三世-颛顼(号高阳氏,生于岩水、居于帝丘)

  四世-老童(又名卷章)

  五世-重、黎、吴回(又名祝融)

  

  六世-陆终(彭祖之父)

  七世-昆吾、参胡、彭祖、会人、曹姓、季连

  这就是彭氏家族的族谱-彭祖乃轩辕黄帝的后裔,颛顼帝之玄孙,祝融之孙子、陆终之儿子。

  

(二) 颛顼在彭山留下一脉后人

  

  据《史记・吴帝本纪》载: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因居于轩辕丘(今河南省新郑市)而得名轩辕。其子昌意因“德力不行,不足以继承大位,降至若水任诸候” (《帝系世本》)。昌意娶蜀山氏之女昌仆为妻,在若水生下了帝颛顼。故而我国《辞海》收载:颛顼“生于若水,居于帝丘”。若水指今西昌雅磐江一带,帝丘是今河南省濮阳市。

  颛顼自幼生在西昌一带的深山密林,他是怎样到达中原称帝的呢?在比彭祖更远的年代,不仅没有发达的文字,且地球上多数地方处于蛮荒。投有方向、没有地图、更没有陆路交通。人们的运行、征作只能依山而就,沿江而行。彭祖之曾祖父颛顼在当时应该就是这样沿雅磐江进入岷江,沿岷江上行,经彭山入川,尔后进入中原称帝的。

  当颛顼路经彭山(古武阳)之时,此处因于特殊地理环境的造就,古时已相对早期繁荣、且看当今考古在江口镇一带所发现的大量石器时代的文物和居于世界上最多最密集的汉墓群,足可证实古彭山之发达。古镇江口依山傍水,进可入平原大川,退可归深山安营扎寨,水运交通便捷,物资十分丰富,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颛顼路经此地,留恋难舍,最终只带领了他的两个孙子重和黎奔赴中原,留下了他的儿子老童、孙子吴回等人在彭山安居。今见《辞海》介绍:颛顼在中原称帝时“任命重任南正之官,掌管祭祀天神;任命黎任火正之官,掌管民事”。根本没有谈到三孙儿吴回的事。吴回在那里呢?他正是留在了四川彭山江口镇。

  古巴蜀境内巫文化盛行,祝融活动流贯于大江上下,那就是吴回为首的巫人之作。由于吴回行巫事、居正火,颇有影响,人们便习惯地称他叫“祝融”。今在川内留下的巫山、巫水、巫峡、巫溪、巫县等与“巫”相关之名,正是那当年吴回等人的足迹。说明颛顼在川留下了吴回等人后,并自然支生了一脉烟火,即老童-吴回-陆终-彭祖。

  按:本文为彭祖文化及源流研究的一系列文章之一,原文甚长,特分三期刊登,其内容及观点并不代表世彭会及永久秘书处的意见,仅供参阅及研究。

  

(三) 彭祖彭山起渊源

  

  彭山之何为叫彭山?彭祖之何为称彭祖?彭祖、彭山、彭字究竟有关?“彭”字在起源时本写着“”((见《古字新论》)。《说文解字》译它为象形字。其左半部份“”,象征着盛装食物的器皿。而今彭山江口镇出土的大量的新、旧石器时代的文物,就有不少石壶正是“”这样的器皿,与古彭字的左半部近乎一模二样。这绝对并非巧合,正是历史的写照,是彭字起源的左半部份之“根”。右半部份的四点“”,象征一脉江水,恰是江口镇岷江河流的形象描述。二者相合,实在是把一个“    彭山之何为叫彭山?彭祖之何为称彭祖?彭祖、彭山、彭字究竟有关?“彭”字在起源时本写着“”字的起源展示得活灵活现。好一个“”字,那简直就是四川彭山江口镇全貌的缩影。

  我们再来看发音,《说文解字》又译:“彭,鼓声也”。在彭山江口镇的背后有一座风光秀丽的名山,最古就叫“彭蒙山”。山上常驻扎有带兵打仗的人群,他们时常燃起篝火,擂响战鼓,一则御防豺狼袭击,二则抗击外来侵略。鼓声常年不绝,频频而作,这就是因鼓声而引出的彭字之发声“peng”。综合而论,说“peng”字起源于彭山,毫不意造,毫不夸张,完全是非常客观地、历史地对于中华文字的剖析。正因为彭字起源于彭山,所以那江口镇后面的山才叫彭蒙山,这江口镇前面的水就称彭溪水(镇),从古至今亦然,足见历史遗迹。

  颛顼帝在彭山江口镇留下的一脉后人,其玄生辈的六人中有一位名叫彭祖。这彭祖在初生坠地时,也并不叫彭祖,而名叫铿。由于他出身在彭蒙山下,以当时取名的习惯,总与地名、山名、水名、职业相关,所以彭祖一身便曾有过三个与“彭”字相关的名称,这就是巫彭、彭伯与彭祖。

  少年的铿跟随其祖父祝融在川内普行巫事,人称“巫彭”。“巫”为行其巫事,“彭”为生在彭蒙山下,故而得名。《山海经・海内》载:“开明东有巫彭”,指的是少年的彭祖。中年应征,带兵作战,为部族首领,累立战功,人们又尊称他叫“彭伯”。有《竹书记年》载:“(商)河甲三年,彭伯克邳”。彭伯即指彭祖,克邳指攻打徐州。晚年的铿,隐居在彭蒙山下行导引之术,创长寿养生之道,成了一代寿星,这时人们才给他冠以美名叫“彭祖”。由此可见,彭祖之得名原来与“彭蒙山”有关,彭蒙得名与彭字的起源有关,彭字的起源又与那彭山江口镇固有的地形地貌人文环境有关。

  

(四) 彭祖生于彭山卒于彭山,年寿800载

  

  

  彭祖,名铿,黄帝轩辕之后裔,颛顼之玄孙,陆终氏之第三子,约于公元前1900年的6月6日出生在四川省彭山县江口镇彭蒙山(今彭祖山)。公元前约1100年6月3日因病卒于彭蒙山,享年800余岁(相当于今139岁),死后亦安葬在彭蒙山上,实乃地地道道的彭山人。

  得出上述结论,是本着历史的、科学的态度进行客观考证、判断与分析。

  以彭祖的出身地而言,首先从《山海经》、《大荒》、《史记・楚世家》、《竹书记年》等历史古籍中寻找彭祖的血缘关系,看看彭祖的祖辈们都是哪些人?这些人的活动范围在哪里?因为只有确定了彭祖的祖辈,特别是父辈是哪里人,才能确定彭祖是哪里人。其次,我们根据彭山的地理、历史、人文环境,如:山名、地名、水名、石文化、陶文化、崖墓文化、巫文化等等,找出他们与彭祖渊缘关系。无数大量的历史古籍与四川文化遗迹,彭山文化遗迹,无不支持彭祖就是地地道道的彭山人。

  从彭祖的年岁而言,说他活了800岁,这似乎令人难以置信。因此多以“仙话”与“神话”谈彭祖,把一个真真实实的彭祖说成了虚无缥渺的人物。其实,这完全是记年、记岁法上产生的误差。早在公元2000年前后,中国没有发达的文化,更没有统一的历法,部落之间各自为阵,以姓氏为国,自拟历法。据史载我国古代较有代表性的古历法就有六种,其中有一种就是彭氏家族颛顼所兴的历法,名叫《颛顼历》(见《辞海》)。该历法以365X1/4日为一回归年,即一个季度就相当于一年。该历法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颁布为全国历法。照该历法计算,彭祖的年龄相当于现在的200岁。另在四川彭山江口镇一带,还普遍流传有一种“小花甲”记年法,即以60花甲日(共60天)为一年。这也许就是彭族从老童起在彭山江口镇自成体系后,所兴的又一种古历法。如是这样彭祖就活了139岁。不论彭祖究竟活了多少岁,这个确切数的争议,恐怕并不重要。重要的应该是彭祖高寿无疑及其彭祖高寿的养生之道。

  在彭祖的准确生、卒时间上,已有明确记载的是他出身的“月”和“日”,如:《路史》载:“女攀狭月六日,启胁生六子、三曰彭祖”。《太平记钞・彭祖》载:“彭祖卒于夏六月三日,葬於西山(今彭山县彭祖山)下,号曰彭山。举柩日,社儿六十人皆冻死………”。

  对于彭祖生于何年,卒于何年?目前尚未见有专门记述,但据诸多古籍对彭祖生世的记述,还是基本上可以求得彭祖的出生与死亡年代的。我国商代起源于公元前1711年,而大彭氏国灭于武丁43年(公元前1270年)。彭祖则生于商代以远,卒于大彭氏国灭之后。若前后误差100年,计已足有800年岁。故而彭祖在世,时间应在公元前1900年及公元前1100年之间是较贴切的。

  

  

(五) 彭祖,祖籍在彭山,彭城去做官

  

  

  我们讲彭祖祖籍在彭山,彭城(今徐州)去做官,彭山是老家,徐州乃彭祖的第二故乡,这样的评述是比较历史及客观的。但现有一些资料,却把彭氏家族的根源介绍到“彭城”即告终了,不再追根,把彭祖的第二故乡认成了彭祖的老家。这给后人对长寿老人的纪念及其彭氏宗亲的寻根访祖,难免会产生一些迷疑、困惑和不尽圆满的遗憾。

  为什么说彭城是彭祖的第二故乡,并不是他真正的老家呢?

  首先,从整个彭氏家族的迁徙行踪来看,历史上无法找到彭祖以远的彭族祖宗与徐州的关系。彭祖之父陆终、祖父吴回、高祖老童及其曾祖颛顼都没有过在徐州的座居及其周边的活动,整个彭族的祖辈们都不曾在徐州。那么,怎么又能无端地突然降临一个彭祖呢?这里显然是不合情理的。我们唯有找到了彭祖的父辈,祖辈在哪里,才能断定其他的老家在那里。在四川彭山的情况则与徐州不大一样,不仅有彭氏家族起源之根,还有彭祖之曾祖父颛顼的行径,也有其祖父吴回的足迹,更有那彭祖出身地及其彭祖名称由来与彭山的渊缘。说彭祖老家在彭山,有传说支持、历史支持、追记支持、地理环境支持、出土文物支持及逻辑推理支持,彭山是老家,徐州为封地(做官之地,第二故乡),这的的确确就是彭祖历史的。

  其次,我们再从历史上看什么叫着“受封”?封地与出身地有何关系?应该说“受封”就相当于“封官”、“任命”、“委派”或受予一方土地为其管辖。只不过古代的“封地”要比今天的“管辖”权利大得多,他可类似于自己的独立王国,如命“大彭”、“大彭氏国”等号称。彭祖受封于彭城之后,确也威震一方。在此建立了庞大的家业,并进而把老家彭蒙山的根源延伸到了彭城。在这里正式启用了“彭姓”,发展了“彭姓”,完善了“彭姓”,繁衍了“彭姓”的子子孙孙,把彭氏家族的历史推向了辉煌。在彭祖以后的年代里,人们为纪念他,便为之建造厂“彭祖祠”、“彭祖墓”等。然而所有这一切,都是彭祖受封于彭城之后或彭祖逝世以后的后人所为,这与彭祖的出生地、老家并无任何直接关系。

  再说,彭祖与彭城发生关系的年代,历史地看应该是在(商)河甲三年以后。因为有《竹书记年》非常明确地记载:“河甲三年,彭伯克邳”,说的是彭祖带兵攻打了徐州。试想,此时的“邳”,假若早就是彭祖的封地―――大彭氏国,那怎么又会自己带兵来打自己的家呢?彭祖受封于彭城,显然是在他攻克了彭城之后而绝不会在此之前。是他攻克了邳,立下了赫赫战功,于是受到了殷王的嘉奖,便顺意把他攻占的地盘划规他管辖,作为他的“封地”。当然,历史上也有书载彭祖在尧时就受封了,这应该照司马迁那样理解;尧时被“举用”,被“封官”,还没有封地,是彭祖在当官以后,带兵打仗,立下了战功,才获得“邳”作为自己的封地。从那时起,彭祖这才以“邳”为家建立了他的“大彭氏国”为第二故乡。

  商・武丁四十三年,大彭氏国灭(《竹书记年》载),彭氏家族流离失所,绝大部分子孙都逃往福建、广东、台湾及东南亚一带。唯有彭祖的思绪是落叶归根,决定回到那生他养他的彭蒙山隐居。于是历经甘肃辗转回到了四川彭山。故后人在流沙河之西(今甘肃省毛井、彭阳附近)看见过彭祖。这就是后有少数人也称彭祖乃甘肃人、福建人的缘故。

【摘自:据《世彭会讯》创刊号(2001年6月30日)第14-15页、2期               (2001年12月30日)第6-7页】

  

  来函照登:有关会讯创刊号第十四页《彭祖者―彭山人也》一文,  本人看了多本家谱,  从黄帝到彭祖是八世,  不是七世.  漏掉了第四世“称”(一作“大称”),老童(又名卷章)是五世,六世世是是吴回.  重黎是吴回兄,  官居祝融,又名火正(是管火的官),重黎死后由弟吴回接任祝融,  应把重黎(旁系)删掉。从黄帝到彭祖的直系传承应如下:

黄帝―→昌意―→颛顼―→称―→老童―→吴回―→陆终―→彭祖

一世    二世    三世   四世   五世    六世    七世    八世

  

         福建   高衡

    

     【摘自:据《世彭会讯》2期(2001年12月30日)第7页】

  

  

附件:对该文的讨论文章

  

  

  拜读《彭祖者――彭山人也》

                                  

――有感与徐谦先生商榷(以下简称彭祖者)  

  

  

  (一)《彭祖者》第一部分:“老童生重、黎”。第二部分:“任命重任南正之官,掌管祭祀天神,任命黎任火正之官,掌管民事”。帝喾时任命重黎为火正曰祝融,帝命伐共工氏未克被杀,命其弟吴回接任祝融 ,以此重黎是一个人,而不是二个人。

  (二)《彭祖者》第一部分:彭祖在未立姓之前]铿是黄帝七世孙。根据《史记楚世家》云:“高阳生称”(高阳即颛顼)。《苏明九族谱》后录云:“高阳之子曰称,称之子曰老童(老童即卷章)”。《四书人物备考》云:“高阳生称,称生卷章”。为此颛顼之后应加入称,彭祖为黄帝八世孙。

  (三)《彭祖者》第三部分:“商河甲三年,彭伯克邳,彭伯即指彭祖,克邳指攻打徐州”。大彭与邳都是商的附属国,邳反商,帝命彭伯伐邳。这位彭伯是彭氏二十一世祖名彭伯,字锡候,河甲三年(已丑公元前1532年)伐邳,河甲五年(辛卯公元前1530年)率子钦保又奉命伐班方。邳是古国名《左传定亢年》奚仲迁于邳,邳国在汤左相仲虺所封,在鲁薛城。《左传》殷注:“薛城在今兖州府藤县”。又邳为春秋薛池。今江苏邳县西南,古邳为秦下邳县,张良刺杀始皇未遂逃到下邳(今江苏雎宁西北)。从这二点,邳就不是徐州,是在徐州东方邳州与雎宁之间。

  (四)《彭祖者》第四部分:“彭祖生于彭山”。据《路史》所记:“女攀仙子这天是六月六日,生地即祝融之墟――郑”。查彭祖未出生时就死了父亲陆终。年轻的女攀鲜去丈夫,又是孕妇,其生活自然而然是在公公吴回身边。陆终能娶鬼方氏之女,当然与其父祝融有关。彭祖三岁失母,五、六岁时又迁犬戎之乱留离西域。从这几方面上看彭祖的出生地应在祝融治所――郑。即今陕西华县较为合理。

  (五)《彭祖者》第四部分:“彭祖卒于彭山葬於彭山”。彭山原名武扬,唐玄宗时改名为彭山县。由于在县境内埋下了彭氏有名望人物,而改名彭山也是在情理之中。据《神仙通鉴》云:“周康王36年,中原有彭祖者,据云年近千岁,入蜀家武扬。周昭王三年辛卯夏六月三日病卒,葬于象耳山,又名仙女山。今彭山,举柩日天忽飞冰雹冻死社儿60人”等话。彭祖三岁失母,五、六岁留离犬戎,中年返回。尧封大彭时已180岁,武丁43年(公元前1282年)殷灭大彭时祖707岁,体尚不衰。据道光《武夷山志》说:“彭祖商贤大夫,隐居是山,善养生,寿770岁。子二曰武曰夷同居于此山,山因得名”。又据《神仙传》云:“彭祖出走后70年后,在西域又有人看到他骑着骆驼在沙漠上行走。到周康王36年,入蜀定居,卒葬彭山,似较合理。但也有人提不同看法《淮海文汇》“漫说彭祖”一文云:“据古今史学家考证,浙江临安彭祖冢和四川彭山彭祖冢,均属商武丁灭大彭后,彭祖后裔南迁、西迁时所留。彭城彭祖冢应是彭祖真身土葬”。又据: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何光岳研究员在《古代彭氏部落的繁衍与迁徙》一文中称:“彭山彭祖冢并非尧帝时彭氏始祖彭祖之墓,而是彭祖后裔仍以彭祖氏命名的部落首领的坟墓”。在中国大地上,江苏徐州、四川彭山和浙江省临安东百江岭下共有三座彭祖坟墓,到底那一座是彭祖真身仙居尚待查考。

  (六)《彭祖者》第四部分:彭祖的真实年龄尚是一个迷。如果以60天为一年的小花甲来折算彭祖只有139岁。我认为不妥,也折得太少些。在彭祖当时周围的人,人均寿多在60―80岁之间,难道他们也都只有10来岁? (以小花甲算)《彭祖者》文中又说:“约于公元前1900年的六月六日出生,在四川省彭山县江口镇彭蒙山,公元前约1100年六月三日,因病卒于彭蒙山,享年800余岁(相当于今139岁)”。西元公历也要按小花甲折扣吗?那么彭祖历尧、舜、夏、商到周昭王三年那么多朝代也只有139年么? (历史年代要改写)彭祖800岁,是有人争议,到底实际年龄尚需历史文献发现时落实。

  (七)《彭祖者》第五部分:“彭祖与彭城的关系年代,历史地看,应该是在商河甲三年以后。因为有《竹书纪年》非常明确地记载“河甲三年,彭伯克邳”说的就是彭祖带兵攻打徐州,殷给封地,才建立了“大彭氏国”。前已说过,邳不是彭城,也不是徐州。彭祖与徐州的关系应在尧时开始。尧封大彭氏国,国之都城叫彭城,比徐州还早。徐州是在禹时按全国水系设29州,才设徐州,是彭氏之姓的发源地,距今有4300年左右的彭氏族史。

  (八)《彭祖者》最后部分:“商武丁43年大彭氏国灭,彭氏家族流离失所,绝大部分子孙都逃往福建、广东、台湾及东南亚一带”。这其中“都逃往”三字也有出入,查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彭氏第一支人闽祖是隋末彭迁公人,兴唐有功,李世民时官封“建州提督”今建瓯市,年老雇工开发武夷山市,子孙分衙霰备飨厥泻徒西、浙江等地。第二支人闽是彭思邈五代时随闽王入闽。再谈彭延年公是宋时官授广东潮州刺史,年老藉揭阳,是广东省的始祖。福建与广东都是做官分配落藉而繁衍。到明末清初后,才分散到东南亚各国和台湾等地。

  关于彭祖不但长寿著称,也是德高望重的商贤大夫,是气功烹调养生学的创始人。也可概括为:“实有其人,确有其事,史有所藉,地有遗迹,诗人入诗,画家入画,孔圣窃比,千古哲贤”。

                                                            

              福建   高衡

                                                                        

                18―5―2002

                      

    【摘自:世界彭氏会讯3期(2002年6月30日)第18页】

  

                  

   彭祖、彭山人也的历史差误

  

昔加末彭氏联宗会  彭光挽

  (一)在《彭祖、彭山人也》里的疑点很多。其中之一是:徐谦提到《竹书纪年》记载“河甲三年,彭伯克邳”的事时,说彭伯是壮年时(应是四十岁上下吧)的]铿(读Jian Keng,并非读钱坚)。他因为有此功而受封於彭城。其实,这里的“彭”是国,“伯”是爵。“彭伯克邳”的历史是:在公元前1549年(即商外壬元年),彭国辖下的邳人与婉(该字右边为“先”)人开始叛乱,经历十多年,而且越来越嚣张。直到公元前1532年(河甲三年),才由当时彭国的领袖“彭伯”平定下来。但这彭伯并非]铿,而是]铿的后裔。从尧至商河甲,已经是七百多年了。那时候,即使]铿还在世上,最少也有已经七、八百岁了。试想,他怎么还能打战呢?即使他还能打,其后裔也不会让此“国宝”上战场。

     (二)  不能以颛顼(读专蓄)历解释彭祖的年龄。尧、舜时代或许还用颛顼历;但至夏禹之后,其所编的夏历已经是以十二月为一年。如果用四来除以八百岁,以便“合理化”]铿的年龄,那么,夏、商的历史不是要改写了?这是不可能的。尤其於清末在河南安阳殷墟的甲骨文被发掘后,由於这是殷商时人自记,更加证实殷商历史的可靠性。

     (三)  不能以“彭字”的发原地来证明当地人开始以彭为姓。(据徐谦的意思只有]铿一人以彭为姓)。据说彭字是惊涛拍岸的声音。可是中国却有数处相隔千里外,也用彭字的地名。再说,古时的彭字,各国的写法不一。直到秦始皇统一文字之后才渐渐演变成现在的写法。其实,]铿那时并没有彭姓,而是先有]铿受封於彭城的彭国而后有彭姓(以国为姓)。]铿则被其后裔尊为彭祖。

     彭山的彭祖应是大彭国於公元前1282年(殷商武丁四十三年)被灭后,开始以国为姓的]铿后裔。这批较强且有组织的族人,经历千山万水,来到四川重建彭国 ,并把中原文化带来此路途难如登天的荒夷之地。因为是开始以彭为姓,所以其领袖死后就被当地后裔称为彭祖。而此彭祖更加和]铿时期扳不上,因为此时距尧时已超过一千年以上了。此彭国更於公元前1143年和西、南诸国:庸、蜀、羌、、微、卢、濮等(见《周书》《牧誓》)一同支持姬发推翻商纣,建立周朝。周朝的版图也由此扩展至四川、湖南等地,把西南诸国列为附庸。

                        

       昔加末彭氏联宗会 彭光挽

     【摘自:《世彭会讯》第3期(2002年6月30日)第19页】

                                                        

                                        彭祖寿800

                                            

                                             广东兴宁   彭锦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文章来源:中华彭氏网
下载族谱网app,找到“圈子”加入姓氏圈

彭氏家族圈

全网第33大家族
已有790万位宗亲
99+

彭氏家族圈

全网第33 大家族
已有790 万位宗亲

下载族谱网APP,找到“圈子”加入姓氏圈

{{memberTotal}}名宗亲正在热聊 快来加入
{{t.username}}:{{t.content}}

彭氏人脉

{{item.username}}
{{item.userAddress || ''}}
{{item.userCompany || ''}} {{item.userJob || ''}}
下载APP寻找您的宗亲人脉
关于炎黄彭氏网
炎黄彭氏网(peng.zupu.cn)是族谱网旗下姓氏网站,这里汇集彭氏新闻,彭氏话题,彭氏名人,彭氏源流,彭氏文化,彭氏企业,彭氏族谱,彭氏寻根等内容,汇聚各地彭氏宗亲联谊会,打造权威的彭氏宗亲网站。
炎黄彭氏网以弘扬彭氏文化,传承彭氏文明,促进彭氏宗亲和谐为宗旨,是目前国内涵盖丰富彭氏资讯的姓氏网站,是一个综合性的、公益性的彭氏文化交流平台。
族谱网APP二维码
族谱网官方公众号
百家姓文化
仉氏文化福氏文化笪氏文化郅氏文化禚氏文化归氏文化藤氏文化肇氏文化焉氏文化弋氏文化淦氏文化底氏文化颉氏文化力氏文化绳氏文化喜氏文化虢氏文化申屠氏文化补氏文化爱氏文化丑氏文化钭氏文化见氏文化墨氏文化犹氏文化
热门姓氏
炎黄王氏网炎黄刘氏网炎黄李氏网炎黄张氏网炎黄陈氏网炎黄周氏网炎黄杨氏网炎黄黄氏网炎黄赵氏网炎黄侯氏网
族谱网(说明:不良信息举报有奖,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非法信息发布者移交公安机关处理,友情链接合作或举报请添加QQ3683158972)
客户服务热线:400-990-3919 Copyright 2023 zupu.cn浙ICP备18024415号联网备案号: 33010802010815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01008
微信登录
手机号登录
+86
    获取验证码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验证码登录
    注册表示您已阅读并同意《族谱网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您的密码过于简单,请用手机验证码方式登录,并及时前往族谱app修改密码
    点击查看详情
    扫描二维码下载族谱APP
    手机验证码登录
    下载族谱APP
    置顶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