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登录/注册
开通会员
下载APP
我要投稿
新闻
族谱
开始寻根
2020
09-01
新闻动态
分享

满族丑氏谱书

前言

侴氏自清朝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起源,至今已360年整。历尽沧桑演变,现已分布全国各地,尤以辽宁省海城市、普兰店市、辽阳县、本溪市,吉林省榆树市、白城市、吉林市、乾安县,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五常市、双城市、望奎县、绥化市、铁力市、拜泉县、海伦市等地人口密集。扶余、永吉、辉南、东丰、辽源、梅河口、镇赉、靖宇、木兰、绥宾、青冈、穆陵、龙江、嫩江、齐齐哈尔、方正等地,也有少数侴氏族人居住。

历史上,由于政治原因,侴氏始祖为了后人免受,只好改名换姓,自称汉人。雍正王朝以后,虽然再无危险,但经过几代人的演变,族人对族史也逐渐淡忘了。清朝灭亡后,先人又害怕被汉人讽刺和歧视,只好对族史秘而不宣。故,很少有人知道侴氏源于何处,更极少有人知道侴氏源于爱新觉罗氏,是大名鼎鼎的努尔哈赤、皇太极的后裔,甚至有一部分人不知道侴氏是真正的满族人。

侴氏家族发展很快,搬迁频繁,分布较广,年久日深,互不通气。特别是各地侴氏排辈序都比较晚。于是就出现了三年前族人相见,只能以肩膀头齐为兄弟,无法论辈分的现象。

如今社会进步,政通人和,真是否极泰来。各种担心随之而逝,族史再无保密的必要。树有根水有源,广大族人强烈要求撰写族史。本人应族人的要求,于2005年8月到2006年8月,根据自己掌握的资料,写出了第一部侴氏族史,记载了几个县的系谱。又经过三年的时间,调查了全东北各县,对族史中本人的记载谬误的地方做了修正,并收集了35个县市56个侴氏族人居住区的系谱。正式印制《满族丑氏谱书》。

本谱书只供族人参考,对社会不承担任何责任。谱书发出的数量有限,居住在城市的族人很少看见,故在网上发表,仅供看不见谱书而又能上网的族人阅览。

在纂写本族史时,没有查阅其它任何文献资料,而且编写时间又太短。因此,本史肯定会出现一些错误,请族人谅解。

侴氏第13代  侴保宁

               2008年8月于黑龙江省方正县

 

 

侴公保宁叔纂修的谱书即将正式出版,嘱我为谱书作个序。东明实感身微识浅、不具撰序的资望。然而,叔公所嘱,不敢违命,依嘱所从,应为本份。这里草书几笔抒己所感,仅为对保宁叔公所修的谱书正式出版的祝语。


重本笃宗,纂修谱书是满族人的一种历史传统。满族人历来有尊奉宗谱的传统习惯。每逢祭日,都将宗谱敬陈于室内,设案祭祀,缅怀祖宗恩育,传承先人美德,勖勉世人,奋发上进,成就事业,兴家报国。


中国是世界上使用姓氏最早的国家。自古以来,姓氏就被定为世袭。姓氏有着重要内涵,标志着人们的血缘关系,是一种重要文化传承标记。在中华民族的发展中起着凝聚和认同的作用,它以其特殊的血缘文化记录和反映着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满族的姓氏传流已久,它是与满族发展变化的历史相联系着的。随着满族的发展变化,满族人的姓氏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形成了不同于其它民族的特点:有以满语音译为姓的;有以满语词义为姓的;有以先人名字为姓的;有以官名为姓的。这种特点,造成了同宗不同支的人,常有不同的姓氏,或同姓不同宗的状况。血缘关系上和辈分上极容易发生紊乱,给宗族的发展带来不利。因此,修立宗谱,叙世代源流,明宗系,别支派,序辈分,正常伦,就成为必要的了。谱谍不修,无以昭慎终追远;名字不纂,难以序长幼尊卑。修立谱书,上可以追述先人,明世代宗亲,下可以流传后世,晓以世代常论。


侴公保宁叔正是基于上述这种客观需要,经多方走访、调查,搜集了大量相关资料,潜心整理,研究了侴氏家族变迁的历史,修就了这部侴氏谱书,这无疑是一件有益之举。该谱书的特点是,详细考证了侴氏家族的源流及其变迁的历史,线索清楚,使人了然,祖宗世系支派分明,昭穆辈分清晰。特别是谱书中着意编辑了族中资深望高者和事业有成者的事迹,他们为侴氏家族增添了光彩,是侴氏家族的骄傲。诸公的高尚品格和昭著功业,卓尔不群,为世人钦仰,颇具训迪力和昭示作用。这是一部具有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的谱书,它的出版,对于传承祖宗世代伦理美德,宏扬先人优良传统,训育后代,不辱常伦,立人、立德、立业,成为振兴民族、奉献祖国,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必将产生积极有益的影响。


祝贺谱书的出版,劲展其内涵价值的魅力。 


侴守法

2006年2月于呼和浩特

(侴守法,海城黑金寨人,退休前任内蒙古自治区党校教授。)

 


 一、  祖迹追溯

 

满族侴姓在中国历史上是形成最晚,人口最少,字义最简,经过多次变革,但有确切形成年代的一个姓氏。它形成于清朝顺治五年,即公元1648年,至今360年。目前大约有1000多户5000余人。在字典上,“侴”字只有一个字的解释:姓。它历经两个阶段的变革,由女真人喀奥固氏的一支,演变成爱新觉罗氏,又由爱新觉罗氏的一支演变为侴氏。

侴氏的源头要追溯到500多年以前,甚至更远。喀奥固氏的取姓,是一个神话故事:古代,天神共有三个女儿,分别叫恩库伦、正库伦、佛库伦。三个仙女久居天宫,感到厌烦郁闷,想看看外面世界。一日,晴空万里,三姊妹飘然下界,观看人世间的山山水水,真是美景如画,鸟语花香,顿感心旷神怡。行至长白山上空,看到山顶有一个大湖,水清如镜。水中成对的鸳鸯戏耍,丹顶鹤在岸边翩翩起舞,成群的彩蝶在花丛中翻飞追逐,大队的天鹅在湖面上翱翔,耳边传来百灵鸟清脆悦耳的山歌。姐妹们被这人间胜景吸引住了,飘然降落湖畔。恩库伦说:“妹妹们,你们看,这湖水比天河水还要清亮,咱们洗个澡吧。”说着,就跳进湖中。正库伦跟着也跳入湖中。

佛库伦想看看山中景色,她没有下水,独自一人向树林中走去。不知不觉走过两道山梁。忽然,一棵大梨树出现在眼前,梨树上只结了一个碗大的梨。这梨黄中透白,梨皮生津,非同一般的野果。佛库伦不觉流出口水。她飞上梨树,摘下梨子,咬了一口,又脆又甜,满口喷香,于是,干脆将整个梨吃了。

一晃儿过了半年,佛库伦的身子发生了变化,肚子一天天大了起来。到了十个月时,一个小男孩呱呱落地。天神告诉她:“你吃的梨子是一颗长了一千年的仙果,那颗仙果男人吃了可以长生不老,女人吃了便会不婚而孕。”天神又说:“此子乃天赐之童,将来要主宰乾坤。就赐他姓喀奥固吧,名叫布库里雍顺。”喀奥固在女真语中的意思是天赐之童,译成汉语则是知觉罗汉降世,简称觉罗,汉语称做“童”。按照天神的旨意,布库里雍顺被放到那颗大梨树下。喀奥固的哭声唤来山中鸟兽。百鸟拔下羽毛为他铺被,天鹅用翅膀为他挡风遮雨,百兽来为他哺乳。一个上山采棒槌的老汉将他抱回家中。不知不觉中,布库里雍顺长大成人。他天生神力,勇猛过人,而且为人善良。部落人公推他为酋长。布库里雍顺威名远扬,附近部落纷纷依附,数年后,布库里雍顺成为建州(现在的吉林省临江市一带)大酋长。又经过不知多少年代,传至孟特木。

长城修成后,汉人不断东迁至辽东。山海关至沈阳、抚顺、丹东一线修了一道土边墙,即亚长城。边墙南称里城,边墙北称边外。明朝,汉人居住在里城,女真人居住在边外。里城长白山山脊及以东为汉、女真、朝鲜三族混居。

元朝末年,女真人分为四部:建州、长白山、渤海、扈伦。建州最强,位于鸭绿江流域。

孟特木与其姐夫石家奴所统部落人多势众,二人为建州部最大的两位大酋长。明朝永乐年间,朝庭敕封他俩为建州卫左、右都督。

石家奴,阿易西恩姓,汉语连读为爱新,汉语称做“金”,女真语的意思是夹谷,生子叫满柱。孟特木的儿子叫充善。二人为表兄弟。明朝皇帝敕充善名曰童山,其义是长白山之童。敕满柱曰满珠,其义是富贵。童山和满珠同继都督职。童山娶满珠爱女为次妻。女真人习俗:男人有辈份之分,女人在结婚前无辈份之分,故童山娶了表侄女为次妻。童山与次妻生子,名叫西保西篇古,简称西保。西保全名则是女真语:喀奥固西保西篇古,汉名称童西保。

爱屋及乌,满珠疼爱西保胜于已子。与童山商量,让西保同姓两家姓,母姓在先,父姓在后,待西保长大,将建州卫统交西保一人统领,建州卫就不能分裂。童山当然不会反对。于是西保全名叫阿易西恩喀奥固西保西篇古。

女真人非常崇拜汉人文化。明朝末期,凡是有头脸的都有一个相应的汉姓。因此,西保的汉姓应叫金童。但女真人的自尊心又很强。于是将阿易西恩a,i,xi,en,连读成ai,xin,即爱新。喀奥固之意是天赐之童,译成汉语则是知觉罗汉降世,简称觉罗。于是爱新觉罗一姓就形成了。它既有女真音,又有汉义,两全齐美。

喀奥固氏的一支就演变为爱新觉罗氏。西保则是爱新觉罗氏的始祖。

明朝景泰年间,朝廷批准建州卫总部迁到赫图阿拉(现今的辽宁省新宾县)。因为掠夺奴隶,满珠得罪了朝庭。“朝庭剿之,几无完卵。童山战死,满珠降。”满珠为实现建州女真人定要超过完颜氏(金国完颜阿骨打)的宏愿,派瓦子、山日成、哈达、辛等部族五十多人保护西保到近汉人区隐居,学习汉人的政治、经济,特别是学习汉人的文化。

西保当时只有十六岁,一切都由瓦子负责。瓦子选择了海城南端,岫岩、海州(海城)、盖州(现今分离为大石桥市)交界处,向北伸出的五条大川,各居一川,成一掌五指之势,相呼应。这很有战略思想,尤如红军选择井冈山和陕甘宁边区作根据地一样。西保居中(二道沟)。东有山日成(三道沟)、瓦子(瓦子沟)保护,西有哈达(拉木房)、辛(辛沟)保护。

西保居地因为是爱新觉罗氏,称爱觉沟。生子福满。福满生六子。福满在四十多岁时不知去向。“其四子叫昌安聪颖过人,令主家。”

叫昌安能文能武,精通汉语和汉人的政治、军事、经济、风俗习惯。西保去世,他请来了著名的风水先生为西保选择茔地。风水先生选择了“线梁”,曰:背靠山脊,面朝阔地,犹如皇帝坐在龙椅上接受群臣朝拜,后人必定飞黄腾达。立了石碑:

 

    馬

    法  

    西  

叫  保  

昌  之  

安` 墓

 

西保归天后,“叫昌安立鸿志,带勇悍之氏潜回赫图阿拉(新宾县)……日渐盛,朝庭允袭都督职,亦允于赫图阿拉建造都督府。”

叫昌安生五子,年过六十,传位于第四子塔克士。

塔克士生五子,长子努尔哈赤。“吾年十八,不堪继母暴虐,亡抚顺,入赘抚顺汉人大户佟家,妻春秀。妻祖故,吾执佟氏业。”

万历年间,叫昌安为营救孙女,同塔克士一起带兵去古埒城,战败,全军覆没,爷俩战死。努尔哈赤为报仇,“点兵八千,同三伯一叔,灭图伦,逼抚顺”朝庭被迫敕封其为建州卫都督。“妻甚贤,倾家资,助吾业,更盛。编八旗,创满文,完颜之势近矣。”

万厉四十年,努尔哈赤称帝。边外女真四部统一,统称满州(女真音manzhu),用以纪念满珠。满族形成。

万历四十四年,满州建大金国,努尔哈赤称“大汗”,年号天命。

天命三年,努尔哈赤兴兵伐明,占领辽河以东。移都沈阳,继续进攻辽西。

天命十一年,努尔哈赤在进攻宁远(现今的兴城市)战役中,受重伤而亡。第八子皇太极被推选作皇帝,年号天聪。天聪八年,沈阳改为盛京,天聪九年征服蒙古,获得元朝玉玺。天聪十年,皇太极称帝,国号大清。改天聪十年为崇德元年。

注:文中“楷书”中的语句是先人记载的原句,下同。觉,辽宁方言读作jiao 音脚,二道沟是爱觉够的谐音。

 

二、侴氏之始

 

皇太极的妻妾很多,所生的儿子也很多,有记载的是豪格、洛格、洛博会、叶部苏、硕塞、高塞、常苏、八子夭亡、福临、韬塞、博木博果尔共十一人。豪格是长子,乌拉那拉氏所生。

豪格在众皇子中鹤立鸡群。在天命年代,他就在铁血的政治、军事舞台上崭露头角。青春少年就跟随长辈戎马出征,并在征讨蒙古察哈尔、鄂尔多斯等部战役中屡立战功,荣晋贝勒。天命十年,在征服蒙古扎尔特部战斗中,一马当先。亲手斩杀该部首领鄂斋图。天聪元年他率兵围攻明军于锦州,大败明军。翌年与济尔哈朗一起征讨蒙古固特塔布囊,将其诛杀,俘获其部民。由于战功显赫,堪与叔伯辈同论英雄。天聪六年晋封和硕贝勒,掌正蓝旗。崇德元年,皇太极称帝,他被封为和硕肃亲王,掌户部,犹如现在的财政部长。

崇德八年,皇太极去世。继承皇位的人选便成了宫廷的焦点。按照努尔哈赤的贵族共议制,皇太极的十四弟多尔衮与皇太极长子豪格都有资格当选,他们俩都是六个和硕亲王之一。多尔衮是和硕睿亲王,豪格是和硕肃亲王。两人都是英勇善战之英雄。但多尔衮是长辈,年龄又小,因此当皇帝的可能性超过了豪格。如果仿汉人的皇子继承制,豪格是理所当然的皇帝。众大臣也是两派竞争。会议是剑拨弩张,极有火并之势。这时,豪格按奈不住,他想:自己难占上风,何不仿效皇太极以退为进之策?于是说自己福小德薄,难以充当此重任。竟拂袖退席,悻悻而去,企图激励他的支持者们发作,逼这些亲王、贝勒、大臣作出立他做皇帝的决定。一场的肉搏战即将发生。礼亲王代善和英亲王阿济格见状溜之大吉。豫亲王多铎圆睁两眼,郑亲王济尔哈朗一言不发。多尔衮见势不妙,大清江山可能象完颜氏的金国一样,一下子崩溃。他也不敢再坚持众议制了,急中生智说:“既然大家都赞成皇子继承皇位,我不反对,但豪格自己说不愿意当皇帝,咱们就另选一位皇子当皇帝吧。”议来议去,由五岁的福临当选。这真是两虎相斗,孩童得利。

豪格的这一险棋,虽然没输,但也没赢。他与皇位擦肩而过,逾越了执政的机会,这就是他的儿子阿达侴改名侴逾政的原因。

福临当了皇帝。年号顺治,多尔衮是皇叔,当了摄政王。事态缓和了,进军关里,很快占领了大半个中国,迁都北京。

多尔衮深知豪格不除,权力难稳,找个差错命豪格闭门思过。

顺治三年,派豪格去四川攻打张献忠。豪格明知是叔父整他,欲借刀杀人,不得不去。他深思自己斗不过叔父,只有浴血疆场,立功杀敌才能有一个好结果。于是勇猛作战,打败了拥有几十万大军的张献忠部,亲手射杀张献忠,占领四川。战功显赫,顺治五年正月班师凯旋,返回北京。多尔衮一看不行,就鼓动他的亲信给豪格编织了不少罪名。三月初六,豪格被捕入狱。豪格在狱中,知难免一死,为了不被灭族,匆忙于狱中将爱新觉罗氏始祖西保西篇古的遗言笔录下来。西保遗言是每个和硕亲王必须用汉语一字不差的背诵下来的。又将努尔哈赤的满文记载和代善用满文记载的族谱翻译成汉语,交由岳父索尼处理后事。豪格遭此毒手,万般怨愤,再加上多尔衮爪牙的蓄意,很快死于狱中。

豪格之子阿达侴,于年十五岁,是大臣索尼的外孙子,与镶黄旗部将獒拜之女古达明订了亲。古达明当年十八岁。索尼和獒拜各拿出一万两白银,索尼派最能干的家奴达尔罕夫妇及一男两女三个仆人,护卫阿达侴远遁至爱新觉罗氏始祖原居住地隐居。按照索尼的嘱咐,阿达侴到了爱觉沟后(现今的海城市孤山镇叶家隈村二道沟)改名换姓,为纪念豪格,改为侴逾政,古达明改为龙梅,达尔罕改名侴元,另一名男仆改名为侴吉。并编造了一个神话故事,来掩饰事实的真相(见侴逾政记载记载)。侴氏自此开始,侴逾政为侴氏始祖。

 

三、定居金州

 

逾政回到爱觉沟时,爱觉沟已经改为二道沟,为叶家隈村的一部分。叶家隈有一条成之字形的小河贯穿整个屯落。屯落南端小河向西分支,横向约二里长为峡谷,再向南是约五里长的南北向呈Γ形的开阔地,从小河分岔处到小河源头,叫二道沟。小河分岔处以下约三里长左右为平原,形成一个T型小盆地,为叶家隈村本部。二道沟的南部,又分出四条小沟,中间是较平坦的坡地。

当时,叶氏有三个佃户在二道沟耕种。侴逾政年龄太小,一切家务都由侴元执掌。“祖居之地已为叶氏所占,易名二道沟,有三佃户业之。幸喜始祖墓碑之碑文尚可辩认:马法西保之墓,左下小字叫昌安。侴元与叶氏商,以一千两赎回二道沟产业。小河纵向界之,东叶西侴。侴元从海州召丐者男女各十人,作为家奴。令其成家。”

马蹄岭西原来是哈达部落居住,现叫拉木房。叫昌安返北时留下一支,逐渐繁盛,改汉姓为赵。侴元常去海州办事,拉木房是必经之路,日久与赵氏越来越相近,赵氏知道了侴氏的来源,也知道了两氏祖先的渊源关系。因此两氏交厚。

拉木房北叫做何金寨,是汉人何金建立的村落,赵氏也有人居此。何金有钱,但后人不会守业,逐渐衰落。于是,何金的产业完全归了侴氏。

顺治十一年,逾政举家迁居何金寨。原来的佃户和新招的家奴一律改成佃户,经营二道沟产业。

侴元在东山脚盖了一所四合院海青房。上屋五间,一明两暗,东西厢房各三间,也都是一明两暗。上屋东间主人居住,西屋二女仆住。东厢是仓库,西厢南屋侴元夫妻居住,北屋侴吉居住。长工住在门房。当年,逾政生子志信。可谓双喜临门。

顺治实在是厌烦当皇帝,一心想出家当和尚,虽然身居皇位,但已剃了发,取法号“行痴”。索尼是顺治皇帝的心腹大臣,在顺治十八年正月,索尼按顺治“回辽东出家”的愿望,派心腹家人将福临秘密送到何金寨。逾政看了外公的信,又亲自将福临送到摩天岭以东一个很出名的寺庙出家参修。为了保密。逾政记载中没写寺名。不过,后人如有兴趣的话可到岫岩和凤凰城一带去考察,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逾政将外公送的一万两白银交给主持,命其善待行痴和尚。现在的电视剧说福临出家五台山,也有说得暴病而死亡,都是在不得要领的情况下,望风扑影,以讹传讹之作;皇帝没影了,朝廷为了顾及脸面,不得不编造一个病死的说法,这只不过是朝廷实在无奈,不得已而为之罢了。按着外公旨意,为避祸,必须迁居。

逾政已可以自作主张了。他翻过哈达岭向南走去,四处考查寻找栖息之地。一日到了金洲北部,现在的普兰店市丰荣办事处谷泡村,看到一泡如珠,四周群山环抱,山清水秀,有大片荒地无人开垦,遂决定在此定居。留侴元在何金寨执掌家业,并给他的两个儿子各一份产业。全家迁至金洲。侴吉此时当了金州管家。他从金州和复州招来一些丐者作为长工,令其开荒。六十余年,开荒达三百多垧地。可谓多地大户。

康熙二年,侴吉到孤山收租时,发现海州西南二十多里的柳公屯有大量的荒地。建议主人购买。逾政用二千两白银买下来三百多垧荒地,派侴吉前去经营。

康熙八年,獒拜下世,其子布尔其拉逃到金州。他是逾政的妻兄,曾在豪格的正蓝旗作将领。叙说了原由。逾政派人将他送到黑金寨。这时的何金寨已将何字改写成了黑字。辽宁方言,黑字又读何音。何金寨已为侴赵二氏所有,再叫何金寨有失大雅,应叫侴家寨,或赵家寨。但何金寨已广为人知,不易改名。恰巧黑字有两音,故口语为“何”音,书写为黑字,直至1958年推广普通话,废除黑字的“何音”,这才逐渐地改成了黑金寨。至今,老人们在口语中仍称何金寨。命侴元将涝浦沟产业归布尔其拉经营,并主张改名为獒琪。

 

四、分居海城

 

逾政只有一个儿子志信。志信十六岁娶妻于氏,四年来无有生育,又娶次妻赵氏,生克安、克宽、克官三子。赵氏不幸亡故,三个孩子由于氏抚养,于氏对待三个孩子视如己出。不幸于氏又染病身亡。志信又继娶刘氏,生子克寿、克宁、克奎。

长子克安娶妻房氏,生子泽儒和泽勉。泽儒娶妻黄氏,终生不育,过继泽勉长子良佐为继子。泽勉娶蒋氏,生五子,良佐、良栋、良福、良安、良秀。.

次子克宽,娶妻唐氏和次妻张氏。生子泽喜、泽武、泽奎。泽喜一独子良金。泽武生二子,良富、良龙。泽奎生四子,良荣、良华、良富、良贵。

三子克官娶妻胡氏,生子泽深,泽璞,泽周。泽深生二子,良臣,良宏。泽璞生二子,良奎,良玉。泽周生三子,良功,良弼,良珍。

四子克寿,娶妻于氏,次妻扬氏。生子泽文、泽斌、泽孝、泽宽、泽敬、泽惠、泽仁。泽文独子良能。泽斌三子,良智、良学、良善。泽孝生五子,良志、良德、良信、良有、良升,良信过继给泽惠。泽宽生三子,良正、良兴、良旺。泽敬生四子,良相、良美、良君、良义。泽惠无子,过继泽孝第三子良信为继子。泽仁生三子,良金、良银、良财。

克宁娶妻赵氏。生三子,泽仕,泽广,泽常。泽仕娶妻霍氏,生三子,良沛、良随、良启。泽广娶妻赵氏,生良永、良贵,泽常娶妻宓氏,生三子,良永、良惠、良敬。良贵娶妻房氏,生子有义,暮年迁回海城黑金寨,为黑金寨侴氏始祖。

至此金州侴氏第三代克字辈共六人。第四代泽字辈共二十人,第五代良子辈共五十一人(包括克奎支第四代二人,第五代五人)。

康熙四十二年,家产分析时,克奎尚未出世。东柳有土地三百垧,金州有土地三百垧,按五股分。黑金寨土地为养老地。东柳和金州共六百垧。五子平分。海城东柳,克安、克宽各一百二十垧,克官六十垧。金州克官六十垧,可寿、克宁各一百二十垧。克宽和克安两支迁往海城东柳公屯接收产业。同时照管克官之产业。后来克官次子泽璞分到海城产业,全家迁居东柳公屯。

分家时,克宁只有十三岁,不能自立,同父亲和爷爷在一起生活。

侴氏开始分居,日后可能再分居。为了后人宗谱不断,逾政制定了侴氏辈序:志可泽良有,国土文连万。作述纯善远,宏昌庆吉祥。

能为者可另立,允许后人以前人的辈字为姓。这就是导致了海城侴氏到了第八代以后重新排字的现象。黑金寨一地就形成两种排法,普兰店亦是如此。造成辈序混乱。黑金寨侴氏的启字辈在社会上有了一定的名望,启字辈的后代就有很多人改姓启,如,十二代的启常荣、启震宇、十三代的启建华、十四代的启东明等。

康熙六十年,二世祖志信公去世。葬于普兰店南侴屯,享年六十八岁。雍正元年,始祖传史于侴克宁。

雍正二年,逾政公立族规,建族长、宗族长制。宗族长持族史、水晶镇纸(朝鲜的贡品),并享有养老产业,就是黑金寨和二道沟的.产业。

雍正五年,侴氏始祖逾政公去世,葬侴家屯,享年九十二岁。道光元年迁葬于海城市孤山镇马蹄沟。

乾隆二年,獒琪之子从黑龙江捎来信,告之,他们已加入了达翰尔籍,松花江流域水美土肥,邀请去松花江流域落业。克奎年少气盛,一人独往,于黑龙江省嫩江县落业。

乾隆三十一年,泽常故,葬金场沟,享年五十五岁。

乾隆四十一年,克宁公次子,有义之祖父泽广公去世,享年六十九岁,葬于金场沟。

乾隆五十年,克宁公去世,享年九十五岁,是记载中的侴氏在世年龄最大的。

乾隆五十七年,有义之父良贵去世,享年六十三岁,葬金场沟。

侴克宁是第二位持侴氏族史之人,侴有义是第三位持史之人。

嘉庆六年,编写侴氏第一代族谱。(1——6代)

道光元年,有义将金州财产交给了直系族人,带领家小和逾政公骨殖回到海城黑金寨定居。

从此,侴氏形成三处定居点。从这三个定居点向全满州甚至全中华扩散。使满族侴氏遍及全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下载族谱网app,找到“圈子”加入姓氏圈

丑氏家族圈

全网第800大家族
已有3000多万位宗亲
99+

丑氏家族圈

全网第800 大家族
已有3000多 万位宗亲

下载族谱网APP,找到“圈子”加入姓氏圈

{{memberTotal}}名宗亲正在热聊 快来加入
{{t.username}}:{{t.content}}

丑氏人脉

{{item.username}}
{{item.userAddress || ''}}
{{item.userCompany || ''}} {{item.userJob || ''}}
下载APP寻找您的宗亲人脉

丑氏族谱

    关于炎黄丑氏网
    炎黄丑氏网(niu2.zupu.cn)是族谱网旗下姓氏网站,这里汇集丑氏新闻,丑氏话题,丑氏名人,丑氏源流,丑氏文化,丑氏企业,丑氏族谱,丑氏寻根等内容,汇聚各地丑氏宗亲联谊会,打造权威的丑氏宗亲网站。
    炎黄丑氏网以弘扬丑氏文化,传承丑氏文明,促进丑氏宗亲和谐为宗旨,是目前国内涵盖丰富丑氏资讯的姓氏网站,是一个综合性的、公益性的丑氏文化交流平台。
    族谱网APP二维码
    族谱网官方公众号
    百家姓新闻
    霍氏新闻滕氏新闻裴氏新闻欧氏新闻舒氏新闻凌氏新闻盛氏新闻欧阳氏新闻冼氏新闻鲍氏新闻屈氏新闻房氏新闻饶氏新闻喻氏新闻艾氏新闻卫氏新闻解氏新闻时氏新闻冉氏新闻宫氏新闻项氏新闻闵氏新闻阮氏新闻宁氏新闻应氏新闻
    热门姓氏
    炎黄王氏网炎黄刘氏网炎黄李氏网炎黄张氏网炎黄陈氏网炎黄周氏网炎黄杨氏网炎黄黄氏网炎黄赵氏网炎黄侯氏网
    族谱网(说明:不良信息举报有奖,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非法信息发布者移交公安机关处理,友情链接合作或举报请添加QQ3683158972)
    客户服务热线:400-990-3919 Copyright 2023 zupu.cn浙ICP备18024415号联网备案号: 33010802010815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01008
    微信登录
    手机号登录
    +86
      获取验证码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验证码登录
      注册表示您已阅读并同意《族谱网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您的密码过于简单,请用手机验证码方式登录,并及时前往族谱app修改密码
      点击查看详情
      扫描二维码下载族谱APP
      手机验证码登录
      下载族谱APP
      置顶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