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登录/注册
开通会员
下载APP
我要投稿
新闻
族谱
开始寻根
2022
11-22
新闻动态
分享

南安吕姓溯源

一、渊源

1、姓源


吕姓之源者三。 


其一,据《族谱》记载,吕姓出自炎帝神农。炎帝神农育于姜水(姜水是渭水的支流,在今 陕西岐山县),以地为姓,故姓姜氏。起于烈山,又称烈山氏。烈山在今湖北隋州,隋州神 农架相传是神农尝百草之原始林区,神农氏子孙数十代皆称首领为炎帝,何代神农氏活动于 隋州,史无明载。烈山即连山,以九峰相连,山连山,故古称连山、烈山、列山、厉山等, 取其音。炎帝之后共工氏,帝尧时其从孙伯夷掌礼、编掌四岳,号太岳。伯夷曾佐禹治水, 因功封赐于吕,遂以国为姓。吕者,膂(脊骨)也,谓能为股肱心膂也。吕国封在蔡州(今河 南南阳市西部),这个古老诸候国历夏、商、周三朝,世有国土,至春秋初为楚所灭。


商末,有吕尚字牙,其先姓姜,伯夷之裔,河南汲县人。韬略雄才,避世而垂钓渭水之滨( 遗址在今陕西宝鸡县东南秦岭山脚下),周文王往聘,曰,吾太公望子久矣,故子平又称太 公望。吕尚佐周灭纣,封於齐,都营丘(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北)。西周穆王时,吕侯入为司寇 ,宣王时改吕为甫。吕齐二十传至康公贷,逊齐于田氏,失国后,吕氏宗室族人或散处海滨 ,或散居韩、魏、鲁、秦、楚之间。


秦末,有令户吕青,从汉高祖有功,封信阳侯,遂居河东郡(今山西永济县),其子吕臣者, 为司徒,吕氏郡望"河东"始于此。河东人吕湮者,于唐乾元二年(759年)拜相,地以人重 ,郡望生辉。河东吕后来成为吕姓主干。


其二,据《姓源》载,春秋时晋国有吕氏,系从魏氏分化而来。晋大夫吕奇、吕相,皆出自 魏氏,其子孙为吕氏。 


其三,据《魏书·官氏志》等书载,南北朝时北魏迁都洛阳后,鲜卑族复姓叱吕氏、比丘氏 ,及后周三字姓俟吕陵氏,皆改为吕氏。 


2、吕氏分支姓氏


出自姜吕之后,有齐、南、申、纪、许、向、芮、卢、高、柴、崔、丁、封、龚、国、丘、 骆等等四十多个姓氏。 


后世聚居南安石井港湾滨海一带的居民,为了生存和发展,结成了吕、卢、高、纪、许五个 姓氏的宗族联盟,这联盟称之为"烈山五姓会",至今在东南亚,"烈山五姓金"活动依然 频繁。


3、郡望、堂号、门额


郡望:河东郡(公元前221年秦朝初置,辖相当于今山西黄河以东地区)。此外,还有淮南郡 、东平郡、金华县、晋江县、南安县。 


堂号:渭滨堂、东莱堂。 


门额:渭水流芳、河东衍派、中原文献。 


("中原文献"门额来由:吕季玉长子惠卿著《老子道德真经》4卷、《庄子义》10卷盛行于 世,宋神宗赐札曰"性与道契、文为词宗",其与王安石父子合编之《三经新义》,成为从 熙宁八年至元礻右二年前后12年间全国所有学宫的唯一教科 书,精熟者辄上第;又,据族谱载,吕季玉曾孙吕之才,号洪溪,崇宁五年(1106年)丙戌科 探花,年二十一岁,官资善大夫、崇伯学士,故老相传,帝称其家学渊源为"中原文献"。族谱摘泉州旧《郡志》:"甄西山曰,公所所'中原文献'也,其所阐绎洛之淑言也,扶持 绝学有千载之功,教育英才有数世之泽"。


其后,吕氏祠堂有副与此门额相配的楹联:"四 世六登元辅;十子八捷南宫。"上联指吕氏宗族,四世中有六人在宋朝拜相,这六人为:吕 蒙正、吕端、吕夷简、吕公著、吕惠卿、吕大防。下联指吕季玉的十位成丁儿子有八个中进 士,这八人为:惠卿、德卿、温卿、和卿、虞卿、康卿、谅卿、升卿。) 


二、入闽


吕侯太岳之后人南迁始于汉末,先徙浙江,再徙入闽。 


吕癏后裔竞茂,讳占,唐光启元年岁次乙己(885年),由河南光州固始县佐王潮兄弟入闽 ,居泉州晋江七都曾埭吴坑(今晋江安海西安村)。吕占为福建吕氏始祖。 


三、肇基


吕占六传至天申,讳晏,荐为泉州府助教,任泉州相公巷。七传至季玉,讳癵,号心节,宋 景礻〖KG-*3〗右元年(1034年)进士,历官,终授光禄寺卿,赠镇 国公。吕癵时而侨寓西安,旋而移居泉州相公巷,后因姻亲曾公亮之母欲求吕府侨寓西安地 归一,重新为曾府,乃听地师黄应钟言,再择南安朴乡(今南安水头朴里)而家。朴乡与安海 相距仅数华里,隔海相望,北临瀛溪水,南纳小昆仑(亦称太湖山、大丰山,今名塔仔山), 旁官道而近大盈港口,地势宽阔,水陆交通便利。吕癵择居于此,奠定吕氏望族的千年基业 ,使朴乡成为闽省吕姓的发祥地。

 

四、蕃衍、外迁


吕占生启、发、达。启生成、立。成传雨滂、雨均,立传雨沛。雨沛生文卫、武卫、仁卫。文卫传日高、 昂,仁卫传晏、暹、言。晏以贤德见聘于宋君,官至工部侍郎。子二:长癵 、次钅监,俱进士。癵生二十九子,登进士者八人(见 上述)。惠卿生七子:渊、汴、游、潍、淮、河、汉,德卿子:法、洵,温卿子:液、洞, 康卿子:浚,谅卿子:洌,升卿子:源;暹字天德,子三:明、昭、杰,杰子二:修卿、仁 卿;言字天恩,子二:信、造,信子三:明卿、荣卿、裕卿,造子二:乔卿、夏卿。赵宋王 朝时,吕氏儿孙昌炽,衣冠盈门,簪缨奕世。


随着时间的推移,显而仕者,各随寓而家,偃而避难者,则散居各地。康卿及渊居毗陵(今 江苏常州),虞卿居衡湘(今湖南衡阳一带),仁卿居成都,修卿居浯州(今金门岛),淮、河 迁漳郡,夏卿及汴、游、汉、潍等留居泉郡之晋江安海及南安朴乡、杨山。游(惠卿第三子) 居朴乡,游生秉文,秉文生克广,克广生大奎、大贤。大奎生四子:温、和、正、直。


宋季,吕大奎(字圭叔)因念诗书甲第着代谊,拒署蒲寿庚降檄而彼杀于浯江(今金门岛),蒲 氏同时捕杀在泉之赵宋宗室及士大夫族人,史称这事件为"圭叔之难"。时吕氏族人星散四 方,有隐姓埋名者,有易他姓者,亦有遁僧者。今南安石井许氏,石井溪东部分李氏及晋江 内坑吕厝蔡姓等,皆吕姓胤裔,元初易姓者。


斗转星移,清初朝廷的迁界令,强迫闽浙粤沿海居民内迁30-50里,安海、朴乡、扬山是迁 界之重点范围,自是被夷为废墟。二十三年后,迁界令解除,原籍人丁或就迁地繁衍生息, 或另择他处居住、或返故土。今江西九江、浙江温州、平阳、苍南、广东揭阳及三明、宁德 等处的吕姓居民,即这段期间从朴乡迁出。


现朴乡吕氏居民为大奎派下:二甲为温之裔,称使舍房;九甲为和之裔,称宗千房;一甲为 正之裔,称侯舍房。大奎弟四子直之裔称解元房,现居东田南坑,今眉山境内吕氏,则为南 坑迁入。


现诗山衢门吕氏居民,系惠卿第二子汴之派下,汴生庭坚,庭坚生克导,克导生大方,大方 次子甫,甫避难逃往衢门,为衢门吕姓始祖。 


南安其他处族居吕姓,皆从朴乡衍出。

 

五、昭 穆


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进士吕日登、举人吕廷仪等邀请竞茂、文穆(蒙正)派下诸族亲在 泉州府甲第巷上邦巷,编出福建吕氏统一字辈。有名行诗六十字,字行诗六十字以明辈份。从二十六世始使用六十字辈(吕占为一世始祖)


名行诗


肇启原悠裕,承基尚振荣。

联辉培吉士,济美树芳声。

惠迪仁为质,因心义以行。

礼真谦则益,智远静斯清。

广业宜修德,光前在显名。

嗣徽余庆集,永序自观成。


字行诗


尔甫希贤哲,于兹毓俊良。

子孙敦本实,伯仲炳文章。

若汝忠惟允,如余孝有常。

立廉存素志,秉节植宏网。

登仕才猷著,经邦体用彰。

云眜循组法,奕世锡嘉样。


谱 牒


吕姓自唐末竞茂入闽肇基,数传而家族兴旺,门庭生辉,人才济济,尤其吕夏 卿是《新唐书》宗室、宰相世系表的编撰者,故谱牒本应齐全。但历宋元更迭之"圭叔之难 "、明中叶倭乱、清初之迁界,族众星散,致使谱牒残缺不全,舛误颇多。明万历间,吕大 楠修《浯江吕氏家乘》、吕震夏修吕氏族谱(称《震夏谱》)、吕古林修吕氏族谱(称《古林 谱》)、厦门吕姓宗贤所修族谱称《嘉禾谱》,以上谱牒至今仅存谱名而已。


现存族谱有两种版本,为《吕氏大宗谱》、《吕氏族谱》。


《吕氏大宗谱》又称《丙午刻本》,系吕日登、吕廷仪、吕观我、吕天芹等人修编,清乾隆 丙午年(1786年)付梓。此谱科目参照郡书,世系考证较详(见上述),但由于条件限制,难臻 完善。今朴里新修吕氏小宗族谱则以此本为依据,参照出土墓志铭整理而成。


《吕氏族谱》应是《震夏谱》之翻版,该谱将吕占世系与河北幽州吕端家族及河南洛阳吕蒙 正家族并混,似有借光之嫌,丙午刻本对此早已提出异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下载族谱网app,找到“圈子”加入姓氏圈

南氏家族圈

全网第275大家族
已有27万位宗亲
99+

南氏家族圈

全网第275 大家族
已有27 万位宗亲

下载族谱网APP,找到“圈子”加入姓氏圈

{{memberTotal}}名宗亲正在热聊 快来加入
{{t.username}}:{{t.content}}

南氏人脉

{{item.username}}
{{item.userAddress || ''}}
{{item.userCompany || ''}} {{item.userJob || ''}}
下载APP寻找您的宗亲人脉
关于炎黄南氏网
炎黄南氏网(nan.zupu.cn)是族谱网旗下姓氏网站,这里汇集南氏新闻,南氏话题,南氏名人,南氏源流,南氏文化,南氏企业,南氏族谱,南氏寻根等内容,汇聚各地南氏宗亲联谊会,打造权威的南氏宗亲网站。
炎黄南氏网以弘扬南氏文化,传承南氏文明,促进南氏宗亲和谐为宗旨,是目前国内涵盖丰富南氏资讯的姓氏网站,是一个综合性的、公益性的南氏文化交流平台。
族谱网APP二维码
族谱网官方公众号
百家姓源流
朱氏源流胡氏源流郭氏源流何氏源流林氏源流高氏源流罗氏源流郑氏源流宋氏源流梁氏源流谢氏源流唐氏源流萧氏源流邓氏源流许氏源流韩氏源流冯氏源流潘氏源流曹氏源流彭氏源流薛氏源流叶氏源流吕氏源流曾氏源流董氏源流
热门姓氏
炎黄王氏网炎黄刘氏网炎黄李氏网炎黄张氏网炎黄陈氏网炎黄周氏网炎黄杨氏网炎黄黄氏网炎黄赵氏网炎黄侯氏网
族谱网(说明:不良信息举报有奖,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非法信息发布者移交公安机关处理,友情链接合作或举报请添加QQ3683158972)
客户服务热线:400-990-3919 Copyright 2023 zupu.cn浙ICP备18024415号联网备案号: 33010802010815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01008
微信登录
手机号登录
+86
    获取验证码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验证码登录
    注册表示您已阅读并同意《族谱网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您的密码过于简单,请用手机验证码方式登录,并及时前往族谱app修改密码
    点击查看详情
    扫描二维码下载族谱APP
    手机验证码登录
    下载族谱APP
    置顶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